试论强化医院的财务管理

时间:2022-08-25 03:08:07

试论强化医院的财务管理

摘要:本文就如何做好内部财务预算,理顺财务报销审批程序,加强财务监管,财务人员参与大笔支出全过程,建立财务公开制度,抓好财务动态管理,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强化内部控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看法,以期借鉴。

关键词:医院财务管理 强化对策 内部控制

随着医院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医院由过去的单纯计划经济正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以前“靠财政吃饭”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医院管理也由过去的“不算账”朝着“精算账”转变。近年来,在国家的重视下,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和《会计法》赋予财会人员的职能正在逐步落实。会计人员的职能由单纯的“记账报账”转为“记账报账和核算管理”双重职能,他们的监督管理职能就凸现出来。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就医院如何强化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进行探讨。

■一、做好内部财务预算

(一)了解医疗市场行情,正确预测各项收入

收入是支出的保证,“量入为出”是预算的基本原则。要想把预算搞得科学、准确、切合实际,就要对医疗市场行情进行了解、预测。特别是对国家的方针、政策精神要吃透、弄清。正确估计市场形势。除国家方针政策对医院有影响外,市场行情还应包括:过去的经验、医院开展的新项目、新技术、设备增加带来的效益等,尽量把各项收入算准、算细。只有可靠的收入来源,才能保证支出的落实,否则,所谓的预算将成为一张空纸,甚至因为预算的失误而影响医院整个工作计划的落实。

(二)建立预算经费使用账簿

内部预算通过后,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预算得到执行。根据我们的经验,建立预算经费使用账簿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也就是说,预算按部门分类和归口管理,每个口的预算经费都要建立预算经费使用账簿,并将账簿交给执行的职能科室或主管领导,执行的职能科室或主管领导在办理报账手续时必须持账簿由财会人员销账。一旦预算经费用完,财会人员有权拒绝办理报账手续,实行预算经费使用账簿制度,不仅使经费使用人对经费使用情况一目了然,而且减少了财会人员与使用者甚至领导之间的误会。

(三)实行财务监督是财会人员的工作职责

财务预算本身是一项很严肃的工作,但在过去,因领导对预算的重视程度不够,财会人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做出的预算往往流于一种形式,预算通过后,谁也不再过问预算的执行情况,财会人员更是无能为力。财务科不仅要对经费实行总额管理,而且还要对预算经费的用途进行监管。如果预算经费用途改变,必须在使用前通过一定形式通知财务科;对追加的预算外支出,也要事先通知财务科,以便财务科及时调整预算方案,安排资金,对事先不通知的,财务科可拒绝办理。

■二、理顺财务报销审批程序,加强财务监管

财务监管是建立在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基础上的,内部制度好比法规,人人都要遵守。其中最重要的措施是使费用与科室、个人利益挂钩,促使各部门转变观念,制定出合理的会议交流及培训计划,以便督促各部门自觉地节约资金。

在诸多的制度中,财务报销的审批制度无疑是最敏感、最关键的问题。历史上各单位根据不同情况曾有“一支笔”审批制度、“会签”审批制度、“限额”或“分块”审批制度。上述办法各有所长但同时又存在不足。比如说“一支笔”容易造成权力过于集中;“会签”制容易引起领导之间的矛盾;“限额”审批容易钻空子;“分块”批报摆脱不了人情味。

■三、财务人员对大笔支出应全过程参与

内部预算是医院年度收支的基本依据,在执行中除一些零星、小笔支出可由有关科室直接办理外。对于一些大笔支出计划还应加强论证和考察,确保投资万无一失。如医院要购置一台大型设备,首先应了解市场行情,经济效益论证等有关事宜,毫无疑问,财务科作为财务监管部门应全过程参与其中。这样做不仅可保证资金得到落实,而且对投资项目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并可从经济管理的角度参考一些意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参与事前的论证工作只是第一步,财会人员在投资后还应参与投资项目的管理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领导往往忽视财会人员参与管理的作用,特别是项目投入后根本不考虑财会人员参与其管理,错误地认为那是使用科室的事,至于投资后达没达到预期效果,根本无人过问。

加强购进药品材料和设备的价格管理。医院正常购进药品材料与设备,其支出约占每年总支出的50%,药品材料和设备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院的药品采购成本和设备的使用效益。因此合理使用采购资金、降低采购费用是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应设立采购小组专司药品、材料和设备采购的具体业务,明确采购成员的采购权限和采购程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货比三家。

积极利用国家现有优惠政策,增收节支。国家在价格等方面给予了医院一定的优惠政策,财务人员要运用好这些政策,给医院领导层提供适合医院经营环境的经营策划和方案。对于医院资金的使用,可以进行多方位投资策划,如建立医院自己的制剂室,提取科研经费用于扶持本医院承担的研究课题,成立医院配套的卫生材料服务社。这样可以节约购买成本,增收节支。

强化内部银行结算功能。首先,为了保证医院正常运行。医院必须把有限资金进行合理分配、使用。应实行财务统一管理,统一安排资金,严格用款计划,定期召开资金平衡调度会,根据预算情况,着重安排重点项目、紧急项目的资金落实工作。其次,各业务部门每月必须向财务部门呈报月用款计划,由财务部门根据轻重缓急安排资金。再次,为了适应医院成本核算的需要,各核算科室应实行独立核算,可按内部银行结算办法,归口管理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发挥内部银行的控制、监督、结算等职能,按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加强资金的核算和管理。

积极处理沉淀资金,盘活闲置资产,加快资金流动性。医院存货资金闲置现象较为普遍,许多医院一方面资金不足问题严重,一方面存货中又有不少多年不用的材料与设备占用了大量资金,资金运用状况不良,把这部分呆滞资金灵活运用起来是医院需要解决的问题。每个年度,财务部门应和物资设备部门共同进行调查摸底,提出积压清单,明确处理积压物资的意见和审批手续,办理报废手续或变卖为货币资金。对库存物资,财务部门应下达库存资金定额,超过或降低部分按银行同期利率奖罚,对闲置不用的设备应提出处理意见,加速医院资金周转,使闲置的设备给医院带来新的效益。

■四、抓好财务动态管理,建立财务公开制度

(一)抓好财务动态管理

财务动态管理是一个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是对计划经济条件下旧的财务管理模式的突破。动态财务管理的内容、范围及方法包括:资产管理,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主要有医疗设备、药品、库存物资、债权和银行存款,这些资产是医院开展医疗服务所必需的、变化较大且易于流失资产,对医疗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有直接的影响;负债管理,包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预收医疗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等,由于国家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不足,医院可按企业化管理模式推行负债经营,以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因此负债管理的重点应是借款、应付账款、预收医疗款、其他应付款的管理;净资产(基金)管理,包括事业基金、专用基金和收支结余,净资产的多少反映了一定时期医院的盈利能力、积累水平、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对医院的持续发展影响较大。因此,必须加强管理,提高各种基金的使用效率,促进医院的发展。

(二)建立财务公开制度

财务公开制度有利于增强医院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有利于凝聚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推进医院管理的民主化、规范化、科学化,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增强医院的竞争力;有利于维护医院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保证医院职工依法对医院重大财务事项行使审议权、决定权和监督权。第一,财务公开的内容。凡是与医院管理、发展密切相关及直接涉及职工切身利益、患者利益的财务事项,都要在一定范围内采取适当的方式予以公开。第二,财务公开的形式。一是会议报告制,二是专栏公布制,三是民主评议制。

■五、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强化内部控制

财务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形势。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医院的经营效益,财务管理处于医院管理核心地位,财务人员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及新政策,定期进行培训,与其他医院进行业务交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素质,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建立健全会计账簿,细划会计核算明细科目。医院财务必须按照财政部和卫生部颁布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设置会计账簿,根据医院的行业特点和单位具体的业务流程设置核算科目;必须细划核算科目,日清月结,账账相符,账实相符,清晰准确地反映医院业务经营状况。加强财务内部控制是财务管理的关键措施,财务人员必须熟悉医院业务流程,设定控制目标,鉴别控制点,确定控制措施,使医院的经济运行有一个好的发展。

上一篇:浅析企业纳税筹划的风险 下一篇:构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