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音乐教学的旋律

时间:2022-08-25 02:15:35

营造音乐教学的旋律

营造音乐教学的旋律

每当我走进课堂响起雷鸣般掌声,学生们那红扑扑的脸与我引吭高歌的时候;因为耽误一节音乐课,与我喋喋不休的时候;当学生手捧金灿灿的证书,在我身边雀跃欢呼的时候……,我深深地体会到了音乐美得旋律,美的情感,美的行为所创造出美得硕果。对此,通过几年的教学我的感受颇深。

一、引子

如果把一堂成功的音乐课比作一曲乐章,那么一个精妙的导入就是乐章引人入胜的引子。也是学生体验活动的音乐和参与音乐活动的一个重要步骤,就如一扇美丽的门。在设计导入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入:是否有一定的新意识;是否相得益彰,浑然一体;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层次与欣赏水平;是否能好地表现主题;是否显得自然而生动。如《欢乐颂》一课,在学生进入教室后播放理查德演奏的《献给艾丽丝》,学生对此曲熟悉喜欢知道它的名字及演奏者,但对曲作者却无人知晓。从此曲着手,引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出曲作者是贝多芬,随之让学生讨论贝多芬的生平和作品,进而进入他的音乐与文化和历史关系,再引出贝多芬所作的《第九交响曲(合唱)》的第四乐章第二部分的《欢乐颂》。又如欣赏《母亲》一课时,我利用大屏幕,以声情茂的方式展现歌曲《母亲》后,我启发同学:“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什么爱?”从而导出课题《母亲》。

为了呼唤学生保护环境意识,我还播放了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从而导入《环保之歌》,课堂上使学生情绪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感情特别投入地歌唱。这不仅激发了学生掌握美的旋律,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珍禽益鸟的行为意识。

二、想象

1.试。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是乐理知识,对于这点我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有利于进行思维训练思维练习曲让学生大胆地发挥想象力,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创造不同形式的新曲子,常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我还向学生出示一条简单短小的曲子片段,学生通过识谱进而使发声曲唱的连贯、圆润。我有时还试着添加以前学过的音乐符号,让学生联想试唱,这样一唱,情绪高昂。学生试着唱出活波的感觉,并把曲谱上的连线抹去换上活跃的顿音记号。通过这个小小的创造性尝试,学生们个个兴致勃勃,因为他们创造出了两条不同情绪,不同唱法的练习曲,从而产生了成功成功的喜悦。

2.想。歌唱本身就是“二度创作”,我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背景,题材内容,作者情感等有关内容进行分析、想象来处理歌曲。我并突发奇想,常常会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如:《太阳出来喜洋洋》中的第一句“太阳出来喜洋洋”,有学生说:“到山上看到太阳出来了,我的心情特别高兴,一高兴我就对着高山喊:哎——(这位学生当场表演了这声长长的“哎”,其他同学都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因此,我认为这一句应该唱得慢,“喂”要拖得长些才更好听。又如《驾着马车上市场》后半部分为衬词嘀滴嗒嗒的声部合唱,表现少年儿童驾着马车上市场十分欢快,兴奋的心情。学生认为,这一段好似模仿马蹄声,可以分出一组用舌头打响来模仿马蹄声会更增添活波欢快的气氛,这样三声部歌曲取得了惊人的效果。课堂上我对学生提出的建议,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见来演唱一遍,效果果然还不错,学生对于自己“二度创作”出来的作品,唱得十分投入。课堂效果十分理想。

3.赏。欣赏教学使让学生感知,体验和理解艺术的一项实践活动,欣赏教学除了培养学生感受和鉴赏美得能力之外,还要学生将感受到的美,用表情动作进一步表现出来。如:《小步舞曲》一课中,在学生欣赏后,让学生从旋律、节奏、速度等方面总结其音乐特点,并结合小步舞曲起源于19世纪法国宫廷的环境,让学生发挥想象,使其自编小步舞曲。从形式上美化了课堂结构,渲染了课堂气氛,陶冶了学生情怀,增强了欣赏能力。有意识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又使

学生对音乐欣赏的敏捷性和乐曲节奏,旋律、和声、配器的感知,从感性升华到理性。

三、尾声

1.转换角色

一般我们总是习惯教师在即将结束的一堂课进行洋洋洒洒的高谈阔论,学生却听得满头雾水。其实,在教师启发和引导下,完全可以让学生来扮演教师的角色进行总结。

2.造休止符

在小结过程中,提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不要急于回答,而是静静地思考一会再回答。这个思考过程是学生回味和体验音乐的良好空间,学生从一个深层次上思考和自我领悟音乐过程。可以说,此时无声胜有声。

3.升华主题及延伸主题

已本课学习为基础,向学生推荐相关的音乐作品。介绍相关的音像资料及音乐电视节目给学生,让其在课外学以致用。

我们可能担心学生代替教师所作的概括能力怎样、领悟能力如何等等,其实都是杞人忧天。在一次欣赏过女高音独唱《我爱你,中国》和《铁蹄下的歌女》后,我请同学静静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聆听过这两首歌曲后,你们有什么不同感受?”沉寂了一会,有的学生说:“这两只百灵的歌声完全不一样,一个歌声是自由而自豪的,而且富有激情。而另一个歌声却是悲惨而可伶的。”我对同学说:“这位同学说得真好。可你们思考过吗,她们的歌声为什么会截然不同呢?”同学们纷纷议论,有一同学说:“这是因为一个在旧社会而另一个在新社会”。我说:“对了,这是因为历史的原因。那么,你们在知道原因后,又会有什么的想法呢?”一位同学站起来说:“对比这两首歌曲的感受,我们觉得是多么的幸福,更加热爱现在的幸福生活”。

几年的教学生涯虽不算长,但这里孕育着我的心血、汗水,我不断地辛勤努力与耕耘,虽没有骄人的战绩,但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学生曾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大奖,有送入四川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继续努力让我的音乐教学美旋律激发出更加辉煌的乐章,为国家、社会培养更多的音乐之才。

上一篇:浅析塞尚的静物画 下一篇:试析陕北民歌的功能性在当代社会衰微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