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与解决策略探究

时间:2022-08-25 01:01:5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与解决策略探究

摘要: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忽视对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不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不能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对文本解读不够透彻,不能很好地运用探究式教学法。所以,教师一定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方法策略,提高问题的有效性,让学生在透彻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有利于学生理解的情境,多方面评价学生使其产生成就感。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感悟文本;创设情境;小组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5-0236-02

所谓阅读,就是读文章。在读中吸收,读中明意,读中提升。它可以帮助人们获取信息,学习新的知识;可以让人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品德上的陶冶。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理解语言、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吸取知识、提高认识、发展思维、丰富情感思想的重要过程。随着小学语文阅读重要性的不断挖掘,对于阅读能力考察的重视,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法也在不断创新。但往往教师的想法是好的,但在形式上出现了只图课堂形式,而不能根据教学的需要让学生真正学会阅读方法,得到能力上的提升。

一、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小学语文教师忽视了对于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小学的语文教学,一直把重点放在对于文章的分析上,教师会带着学生阅读文本,总结中心思想、写作特色,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感知,忽视了对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几乎很少有运用语言的能力训练。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误以为带领学生进行了阅读、理解,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其实不然,只有让学生理解并积累下来,学会运用了,才算完成了教学任务。由此可见,学生的阅读能力没有培养出来。

2.小学语文教学不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教师往往用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与想法代替学生的理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其实,对于学生来说,无论其年龄大小,都对文章有自己的理解。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允许学生用自己的眼光来读文章、认识世界,对课文内容进行自身的体验,从而达到个性化的情感熏陶,启示深思,享受自己学习的乐趣。

3.小学语文教师对课文的理解深度不够。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没有深度理解文本的情况下,硬灌输给学生阅读知识。有的教师就是按照教学参考书来阅读文本,不能够兼顾学生的需求,做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有的教师只是参照同组教师的课件、教学设计,一味模仿,忽视了自己的观点。教师在授课之前,要先以读者的身份进入课文,潜心研读,深刻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再跳出来,以授课者的角色站在不同程度学生的立场上备课,设计教学重难点,结合课本练习找到语言训练的重点,找到阅读文本的突破口。教师一定不能在自己没有吃透文本的情况下,就参考许多教学资料,在众多的资料中迷失自我。

4.小学语语文教师对于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很好地运用。随着新课改的纵深发展,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新课改提倡的主要学习方式。所以,在一些教师的眼中,教学过程中无论需要与否都必须要有小组讨论环节。不管教师提出的问题有没有讨论的价值,也不管时机成熟与否,教师总是会随时随地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当讨论结束后,学生就简单作一下汇报,看起来热热闹闹,却什么都没学到。

二、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方法策略

小学生天性好动,专注力不够,好奇心强,喜欢一些新鲜、生动的事物,不喜欢枯燥无趣、抽象的概念理论。所以,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提高学生综合阅读能力方面进行研究。

1.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到课堂提问有效性,让学生透彻感悟文本。教师在课堂上适时而有效的提问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只有问题提得合适,教师才能够牢牢抓住课堂教学的节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学生在阅读中要学会从破题入手,题目是文章的文眼,教师可以通过对于题目的解读来引导学生更好地读文。语文教学一定要在学生充分理解了文本之后,所以,教师一定要教给学生阅读文章的方法。课文中往往有一些关键性词句,教师可以让学生从重点的词句入手来感知文中主人公的高尚品质,以小见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词义理解得更透彻,教学质量更高效。

2.小学语文教学的导入要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情境为辅。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兴趣尤为重要,因为此阶段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多少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和鼓励学生进行知识探究,体会学习的乐趣。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如在《开学第一天》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中去转转,找找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这样既让学生熟悉了学校的环境,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自豪感。

3.小学语文教师要运用多方面评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没有合理的评价就无以进步。教师一定要紧紧抓住对学生的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更加积极地探索。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后,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赞赏,让学生得到学习成功的满足,提高其学习兴趣,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尤其是一些表现突出的学生,教师可以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评价。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师一定要注重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有效学习。让学生学会透彻感悟文本,多创设一些有利于学生理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大胆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上一篇:基于安卓“微平台”的人文教育随身课堂初探 下一篇:高职高专软件技术专业《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