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言语训练点,提升学生言语能力

时间:2022-08-24 09:24:11

巧设言语训练点,提升学生言语能力

言语是指人们说话(或写作)的行为和所讲的话(包括写下来的话),可以分为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发展儿童的口头言语、书面言语和内部言语。教师应该努力练就一双慧眼,去发掘教材中的言语训练点,设计有效、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

一、 在课文的字里行间中去捕捉言语训练点

多年的教学中,我们发现苏教版小语教材的选文在语言方面的取向――平实、准确、规范,学生似乎一读就懂。那么,教师就要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一语言优势,在教材的字里行间去寻找言语训练点,培养学生平实、准确、规范、易懂的言语表达习惯。如苏教版小语六上《学与问》一文,作为一篇说理性的文章,全文层次分明,思路清晰,语言平实简洁,流畅易懂。文中说:“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围绕这句话,可以让学生具体谈谈,怎样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句话可以作为中心论点,围绕着论点,去分层表达:在学中,怎样去问;在问中,又怎样去进一步学习,鼓励学生清楚地表达。为了让听众听得懂,还可以像课文那样,举生活中的例子,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坦率、真诚地和同学交流,表达得自然、流畅,延续课文的文气,使得课文语言得以内化、吸收、运用。

二、 在课文的留白处去捕捉言语训练点

课文中的留白,指的是课文中某些内容有意不写,或写得简略,叙述、描写留有发挥余地的地方。如果教师能发掘出那些有丰富内涵的留白之处,捕捉这样的训练点来对学生进行言语训练,也会有效提升学生言语能力。

苏教版小语五上《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写道:“新写的《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围绕着“打不垮”这一中心词,透过一系列的场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烈日炎炎下,谈迁( );滴水成冰时,谈迁( );病痛折磨时,谈迁( );夜深人静时,谈迁( )。学生感慨万千,用生动的语言,深情地表达出在不同的场景下,谈迁打不垮的形象,有力地诠释了“打不垮”这一文眼。

又如,在教《姥姥的剪纸》这课时,当读到这句话:“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接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我知道,这是姥姥对我的期待。”我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姥姥对我有哪些期待呢?”这一问题一抛出,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说得头头是道,句句在情理之中,大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于是,我乘机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笔把姥姥的期待写出来,看谁写得最精彩、最传神。教学进行到这一步,学生说到这种程度,祖孙间的亲情早已融入到每个学生的心田。抓住此契机,我让所有的学生给姥姥回一封信,写下你最想说的话。这样巧用文本的留白,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三、 在课文的插图中去捕捉言语训练点

苏教版小语课文中的图片和绘画,都集中反映了编委们的一片苦心,他们采集的图片,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绘画作品贴近生活,紧密联系教材内容,通俗易懂,富有情趣,是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地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巧妙地从中捕捉言语训练点,既可以训练学生的言语能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如苏教版小语六上《古诗两首》中《冬夜读书示子聿》的插图,是一个温馨的父子促膝谈心的画面。在冬夜,伴着温暖的烛光,父子在聊什么呢?学生通过对诗文的初步了解,加上画面的直观呈现,很自然的演绎出一段充满亲情的对话来。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只要把插图和课文语言文字的训练结合起来,就能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得到发展。

作为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不要一味地关注自己讲了什么,怎样去讲,更要有意识地创设言语训练点,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积极动起来,去思考、去想象、去表达。

(作者单位:徐州市云龙区教研室)

上一篇:点拨:催生、引领、拓宽 下一篇:自治区自治立法现状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