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悬念,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时间:2022-08-10 06:09:26

巧设悬念,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摘 要: 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最大的弊端在于“灌输性”、“接受性”,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本文立足新课程理念和学生的终身发展,论述了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通过在导入新课时、讲授新课时、课堂小结时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悬念 探究能力

一、引言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它主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巧设悬念,使学生在焦急渴望的心理状态下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学习知识,从而提高能力。

下面我就如何在一堂课的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等环节设置“悬念”谈谈体会。

二、“悬念”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导入新课时:巧置悬念,激发探究意识。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好课要有一个好的开头,“导入新课”在一节课中虽只是短短几分钟,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事实证明,精彩的导入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探究历史的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导入新课时,可以巧置悬念,提出一些耐人寻味又有创新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其情绪高涨,步入求知兴奋状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必修三《第21课新文化运动》一课时,我先在幻灯片上展示“袁世凯复辟期间到天坛拜祭”图片,接着巧设悬念:“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什么还会发生这样的闹剧?这说明什么问题?”学生的探究欲望立即被激发,急于知道答案。我告诉学生:“民主共和的观念虽然深入人心,但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仍没有改变。说明封建统治思想还根深蒂固地影响着多数中国人,这对中国革命的进一步发展是一个极大的阻碍。因此,必须在思想领域开展反封建的斗争。那么,思想领域如何反封建?”接下来引出这课的课题――新文化运动。通过巧设悬念,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上课一开始就牢牢扣住学生心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

(二)讲授新课中:巧设悬念,培养探究能力。

一节课45分钟的教学,要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确实有点难度。“研究表明,经过10―20分钟的注意起伏,便会导致注意不随意地离开客体,教师讲课时每隔10―15分钟使学生转换一下不同种类的活动,这样有助于学生注意的稳定”。因此,在讲授新课中,教师要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内容巧设悬念,布下迷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探究能力。我认为讲授新课时,可以在以下环节中设置悬念。

1.于教材过渡处设置悬念

新课程背景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整体史观、全球史观,能够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历史教材各章、节、目之间都有一定的知识内在联系。教学中要注意揭示这种联系,以有利于整体知识体系的形成。因此,在教材过渡处设置悬念,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理顺知识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讲必修一《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时,讲完第一目“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从《大》到《权利法案》”后,教师提问学生:“《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确立了议会,但国王仍然掌握着行政权。国王会主动把权力交出来吗?”这是设置的第一重悬念。教师接着提问:“行政权又是如何从国王手中移到内阁?”这是设置的第二重悬念。通过设置悬念,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意识,使学生明白《权利法案》还有局限性,君主立宪制还有不完善的地方,还须进一步完善。由此过渡到下一目“君主立宪制的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此处设置悬念,有利于完善知识体系,使学生对“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发展”有较完整的认识。

2.于教材重难点处设置悬念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确定教材重点、难点。在教材重难点处设置悬念,既可引起学生的重视,又可避免学生由于被动思维而带来的疲惫感,振奋精神,集中注意力,强化教学效果。

如在讲必修三《第21课新文化运动》时,讲完“打倒孔家店与批判旧礼教”一目时,针对它是教材重点,在此设置悬念:新文化运动猛烈批判旧道德,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如何理解这个口号?这是设置的第一重悬念,让学生认识这个口号具有进步意义,又带有一定的偏激和片面性。接着布下第二重悬念:这个口号还适不适用于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这样层层设置悬念,使学生的思维紧跟着“悬念”走,拓展探究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课堂小结时:巧留悬念,延伸探究空间。

从教学原理来说,一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活动的停止和教学内容的终结。正好相反,它应是教学活动的延伸。讲授完新课即课堂小结时,教师巧布悬念,在学生心理上留点“余味”,激励他们进一步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这样设置悬念,既总结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又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了铺垫,激发了学生兴趣,让学生延伸探究空间,探索新的知识,扩大视野。

如讲完必修一《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时,可以设置悬念:这节课主要学习了古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古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古希腊城邦实行的公民政治,使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尤其是雅典的民主制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雅典的民主制究竟是在怎样的条件下产生的?它是怎样具体实施的?对当时和后世来说,它有什么利弊得失值得我们借鉴与深思?为了解决这些疑问,学生会亲自阅读课本及课外材料,查找相关的内容,解决悬念。

有这样一句名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基于此,在课堂小结时要巧布悬念,激发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兴趣,使学生既体会自我探究知识的乐趣,又培养自我探究的能力。

三、结语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课堂教学并不是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移植到学生的头脑里。实践证明: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悬念,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较强的自学能力,而且能加强课文前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拓展思维空间,培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当然,悬念的设置要严谨、周密,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适时适地提出一些既有价值又力所能及的问题,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不断增强教育教学效果。

上一篇:深化课改,变被动课堂为主动求知课堂 下一篇:坚持有效课堂,努力提高45分钟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