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十年来古代汉语中“焉”的研究综述

时间:2022-08-24 09:03:36

近三十年来古代汉语中“焉”的研究综述

摘 要:古代汉语中对“焉”的词性和用法的一般观点是“焉”可作代词、兼词、助词、语气词、副词、连词。位置可在句中,在句末的居多。有的研究者是通过传世文献或出土文献对其词性和用法进行研究,有的则是将先秦至汉的典籍进行分析计量研究其词性和用法的演变。同时在近30年的研究过程中有的研究者对“焉”是否是兼词也有不同的看法。

关键词:焉;词性;用法;兼词

“焉”经历一个由实词到虚词的演化过程,研究者多是通过对文献中“焉”的词性和用法进行计量分析,然后归纳出“焉”的词性和用法,并且得出其历时演变。另外一些研究者也对该领域中的一些普遍观点提出质疑。其中最为热点的是“焉”是否是兼词,以及对兼词这一概念的异议。这些到目前也没有明确的定论,所以还需要研究者更加深入的研究。

一、“焉”的词性

(一)“焉”字兼词说。连元通过对《史记》中“焉”的研究,认为“焉”作兼词 ,相当于“於(于)”加上代词,表示与谓语中心成分有关的处所、对象等。

张玉金通过对战国出土文献中“焉”的研究,认为“焉”作兼词,有“焉、安”两种写法。将兼词“焉(安)”的用法分为七种,分别是施事、受事、表示对象、与事、伴随、比较、范围、时间。

(二)“焉”字语气词说。连元认为“焉”作语气词时可分为三种:①谓语中心成分后有补语、宾语。②谓语中心成分之前有表示对象的状语。③不及物动词、形容词、体词性词组作谓语中心成分,并且不需要补出处所或对象。

张玉金提出“焉”作语气词时只在表陈述语气词,并不表示疑问、测度、感叹等语气。并且有“焉、安、言”三种写法。

(三)“焉”字其他词性。连元认为“焉”作代词,可分别作人称代词和疑问代词。也可作助词。

张玉金认为“焉”可作顺承连词,有 “焉、安、按、案”四种写法,表示时间的前后关系。

许家璐则在认为“焉”有指示代词,疑问词、语气词的同时,提出“焉”具有连词的性质。且其认为语气词“焉”是由指示代词“焉”演化而来的。

二、“焉”的用法演变考略

(一)“焉”在句中位置的演变。张归壁通过对先秦至汉的传世经典中的“焉”分别进行计量分析,得出:①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没有出现“焉”字。②春秋以前的作品中“焉”字一般不单独用于谓语之前。③春秋末及战国时期的典籍中“焉”字被大量用于谓语之前。④汉以后,一般的叙述性语言极少在谓语前用“焉”。

(二)“焉”的词性演变。连元认为“焉”的演变主要是作语气词增多。从先秦到西汉,“焉”明显虚化。

李小军认为主观性对语气词的发展演变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并指出由于主观移情的作用,“焉”的句法地位逐渐下降,最终语法化为语气词。

三、对“焉”是否是兼词的研究

(一)介词兼代词说。马建忠的《马氏文通》提到“‘焉’代‘于是’者,指事也,代‘于此’者,指地也。”【1】其中“于”是介词,“是”、“此”是代词。

董希谦认为兼词“焉”常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作补语。并认为“焉”的代词性消失的用法是由兼词“焉”演变而来的。

何乐士、洪成玉、荆贵生、连元、张玉金也持同样的看法。

(二)指示代词兼语气词。王力提出“焉”是一个指示代词兼语气词,指示代词指的是某一范围和方面,经常用于叙述句的句尾表示停顿。

(三)决断词说。李佐丰认为“焉”是一个兼有指代作用的决断词。依据有二:一是“于之”在古书中很少见;二是将“焉”理解为“于是”等,已经取消了其决断作用。

(四)否认兼词说。关树法认为“焉”不是兼词。①从形成兼词的语音条件来看,“焉”不具有合音的条件。②从形成兼词的构词条件来看,“焉”不是“于”和“是”(或“之”、或“此”)的结合体。③他认为“焉”只是一个代词。④按语法学的要求把“焉”定为兼词,则是一种误解。

王世华持同样的看法。

王立军和王永安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论证焉不是兼词:①兼者与被兼者理应处在同一历史平面上,而训释词和被释词则大多居于不同时代。②从兼词的定义来看,不存在合音词,也不存在兼词,只有合音字。③从兼词的印证来看,“焉”可以作为指示代词、疑问代词、承接副词、语气词这四种主要用法,但不能用这四种用法来解释兼词“焉”。

根据对前面研究者所做研究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1.对“焉”的词性和用法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对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中“焉”进行计量分析,并做出归纳,以达到分析全面的目的。

2.通过以往的研究,“焉”的词性种类的范围已基本确定,主要有代词、兼词、助词、语气词、连词这些分类。

3.在考略“焉”的历时演变的研究中,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焉”在谓语成分前后位置的变化,二是“焉”的词性演变过程。

4.对于“焉”是否是兼词有不同的看法。何乐士、董希谦、洪城玉等人认为“焉”是兼词,而关树法、王世华、王立军和王永安则认为“焉”不是兼词。他们分别从合音条件,构词条件,时代性特征等多个角度对自己的观点提供依据。但是目前尚未形成定论,所以在这方面可以深入研究。

注释:

【1】马建忠. 《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第54页,2007.

参考文献:

[1]董希谦,《古汉语简明读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

[2]关树法,焉并非兼词――兼论兼词形成的条件,辽宁大学学报,1986 (1).

[3]王世华,破 “兼词”说一一兼谈古代汉语研究中的两个问题,古汉语研究,1989 (2).

[4]洪成玉,《古汉语教程》,中华书局,1990年.

[5]张归壁,“爰”“焉”用法演变考略一一兼谈《天问》的作者,古汉语研究,1990 (4).

[6]王立军,王永安,“焉”字兼词说质疑,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1(4).

[7]连元,《史记》中“焉”字用法研究,北方论丛,1997 (2).

[8]荆贵生,句尾 “焉” 字的词性及辨别方法,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 (1).

[9]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99年.

[10]何乐士,《〈左传〉虚词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

[11]李佐丰,《古代汉语语法学》,商务印书馆2004年.

[12]许家璐,《古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13]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2007年.

[14]李小军,从指代到语气,从句法到语用――以“者”“焉”为例试论主观性对语气词形成的影响,汉语史学报,2008 (1).

[15]张玉金,出土战国文献中“焉”的研究,语言科学,2008 (4).

作者介绍:陈姗姗(1995―),女,籍贯:河南商丘,河南大学2012级汉语言文学本科,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上一篇:论《巾帼枭雄之义海豪情》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下一篇:浅析人本管理在小学教师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