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运营成本管理问题与对策分析

时间:2022-08-24 06:30:00

污水处理厂运营成本管理问题与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的排放量越来越多,污水处理厂所面临的工作越来越严峻。污水处理厂在处理污水时,必须要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当前污水处理厂运营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以降低污水处理的成本。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运营成本;成本管理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污水处理率已超过75%,但由于污水处理长在运行上的各种问题,导致污水处理厂未能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甚至有些处理厂还出现不能正常运转、停产等情况。而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运行成本高、技术设备陈旧、集污网建设不全面等。这就要求必须加强对污水处理厂运营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便提出有效的处理措施,从而降低污水处理的成本,促进污水处理厂的健康发展。

1 污水处理厂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成本管理意识不强

污水处理厂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其资金主要来自地方政府财政。因此在运行过程中,对其运营成本管理的意识不强,错误地认为只要提高对污水的处理率即可。造成污水处理厂的成本无法实现有效管理,导致污水处理的成本大大提高。

1.2成本控制利益的分配不合理

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的污水厂引进了BOT、TOT 等模式,已成为已建成、新建污水处理厂主流的市场化投资模式,先由个人或企业投资、建设、运营,在满合同期后再移交给政府。对于个人或企业而言,其经营污水处理厂就是为了盈利。在运行过程中过分追求利益,导致成本控制利益的分配不合理,从而导致以政府牺牲部分利益为代价,不利于污水处理厂长期稳定发展。

1.3污水处理技术落后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的排放量越来越多。污水处理厂由于不重视对处理技术设备的更新与优化,导致技术设备落后,不会无法满足污水处理厂对污水处理的需求,也会大大增多污水处理的成本。

2 提高运营成本管理质量的有效对策

2.1提高对成本管理的重视

首先,要从意识上改变管理者对成本管理重视不足的观念,要求管理者必须要充分考虑污水处理厂成本与效益的比重,以求降低处理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只有通过转变传统的成本管理观念,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运行成本的管理,才能有效提高污水处理厂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2.2生产成本核算方式的创新

在污水处理厂运营过程中,为了能提高成本核算的时效性与科学性,这就要求在成本核算中对要加强对生产成本核算方式的创新与探索。目前,在我国会计成本费用核算中,人员薪酬、管理费用及固定资产折旧等数值基本是固定的,并不会随着污水处理量的变化而变化,而其决定性作用的就是投资额与设计规模等。另外,动力电费、污泥清运费及药剂费等费用则是随着污水处理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即污水处理厂需要处理的污水量越大,其产生的费用就越大。在污水处理运营成本管理中,不仅要将具体的成本支出额准确的核算出来,还要加强对产生这些费用的生产、能耗等指标的重视,并在成本核算体系中纳入污泥产量、每月的耗电量、药剂耗用量及污泥运输耗油量等指标,以直观反映出各单项的成本指标,从而为运营成本管理奠定好基础。

2.3污水处理技术的改良

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设备已无法满足现代污水处理厂对污水处理的需求,不仅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还会对污水处理的效率造成影响。因此,管理者必须要探索新的运营模式,通过引进与优化污水处理设备及技术,以提高污水的处理效率,且有利于降水污水处理的成本。

2.4建立成本考核激励机制

污水处理在进行成本管理中,必须要建立健全的目标成本管理工作,切实做好原始记录、定额管理、计量管理及验收管理等工作,并采取科学的制定与方法,以建立起成本目标考核指标。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对于电费、维修费、药剂费及运输燃料费等主要变动成本指标必须要重点、细化分析。电费考核必须必须要充分考虑污水处理量,对单位的电耗指标进行考核。对于设备维修费用的考核,应避免因短期行为降低成本而不及时维护设备;且要加强对身边的日常检查及考核,定期对设备完好率进行考核,以检查维修与保养记录,在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加强对成本的考核。药剂费的管理则要考虑药剂的单价及出泥量,以对污泥单耗成本进行考核。而运输燃料费则应结合运输距离、泥量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对其每公里运输成本进行考核。另外,还要制定科学的考核制度与方法,污水处理厂的成本考核应由生产、设备、财务等部门共同组成考核组,并制定与落实完善的考核制度,严格按照制度及方法对企业运行过程中的各项内容进行检查、考核等,以提高成本管理的水平。

2.5加强成本管理执行力度

在污水处理厂成本管理中,规范成本管理就是提高成本管理机制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一方面,要建立明确的成本目标,以保证的费用都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只有明确成本目标,才能合理分配各个项目的成本,通过优化配置,以实现最优化的效果。另一方面,还要建立考核及奖励机制。必须要设置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对于奖励与惩罚也必须公开透明,只有给予完善的考核与奖惩制度,才能有效激励污水处理厂对成本管理的合理规划,从而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另外,企业在运营管理中还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物资采购、质量管理、出入库管理等制度,其要制定科学的工作流程,以落实各个岗位、人员的职责,并积极参与到成本管理工作中。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流程开展工作,以使成本管理工作落实到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从而实现对成本的全过程管理,有利于提高成本管理的水平。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污水处理厂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要求污水处理厂在运营成本管理过程中必须要结合自身的特点与条件,通过提高对成本管理的重视、创新生产成本核算方式、优化技术、建立考核激励机制以及加强成本管理执行力度等措施,以提高成本管理水平与降低成本,最终提高污水处理厂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 浅析污水处理厂责任成本的控制要求[J]. 现代商业,2013,31(29):172-173.

[2]马洪玲. 关于污水处理厂运营成本管理对策模块的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6(7):222.

[3]邵巍,钱仁清. 浅谈如何做好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以苏州市QY水处理公司为例[J]. 价值工程,2013,20(10):116-117.

[4]梁展星. 污水处理厂运营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24(7):213.

上一篇:新型水固化聚氨酯防水涂料在建筑防水工程中的... 下一篇:分析城市园林景观造景中落叶植物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