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信:“冬天”里的收获

时间:2022-08-24 05:11:39

2009年12月14,天空下着小雨,给冬天增加了几分寒意,而总部设在武汉的奥信创投培训中心却是一片春色――多媒体教室正热播着关于创投新闻,一位年轻的培训师热情洋溢地给新来的员工介绍着全球金融形势。一块写有“打造湖北省本土高成长性生态农业”的宣传牌格外醒目。

在这里,奥信创投总经理陈勇接受了《鄂商》的采访。

投资养殖:一年收益40%

湖北奥信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奥信创投)成立于2008年9月,隶属奥信投资集团。是一家专注于高新领域风险投资、产业投资和创投基金管理的专业机构,也是国家发改委成功备案的湖北地区第一家民营创投企业。

2008年,孝感十大杰出青年彦资刚引起了中信银行的注意,他创办的湖北久顺畜禽养殖与深加工项目得到国家出台的各项对农业产业化项目优惠措施的支持。

奥信投资集团从2003年创建起就与中信银行有合作关系,中信银行也一直与创业投资公司合作。作为中小企业融资打造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平台,中信银行把湖北久顺蓄禽实业有限公司推介给奥信创投。据奥信创投了解到,湖北久顺畜禽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彦资刚为了做这一项目在外地考察5年。湖北省肉鸭养殖一直以来发展的规模都很小,比较分散,没有专业化的企业,跟其它省份比起来较弱。而且本省的肉鸭养殖企业不能够满足需求,每年要从河南、山东等省份进口,湖北省缺少的是把相关产业串起来,走上规模,达到自己的优势。

湖北久顺蓄禽实业公司主要做肉鸭养殖深加工,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因为一个公司的养殖基地是有限的,需要充分利用周边农户的养殖,公司从银行获取贷款购买鸭苗,无偿提供给农户,农户再用贷款购买鸭苗,且把鸭苗养大再提供给公司。湖北久顺畜禽实业公司年屠宰规模2亿只,日屠宰规模近6万只。“如果养殖规模上去,日屠宰量也会上去,那么将会带动一个产业链的发展。比如鸭肉可以加工做成熟食,羽毛可以做成羽绒服,鸭血可以从中提取鸭血蛋白,做成高纯度生物保健药品等等”。奥信创投看到这个项目的发展前景,但考虑到奥信创投处于成立之初,还处在探索阶段,对创投没有多少经验,为了避免资金风险,奥信创投前期投入1600万。

让奥信创投没想到的是,湖北久顺蓄禽有限公司进口的鸭苗是从英国引进的樱桃谷肉鸭新品种,从鸭苗到屠宰只需要38天,周期短、见效快,经过一年的时间,成本已经收回,剩余收益转化成股份。陈勇告诉《鄂商》,最保守的收益是40%。

2009年12月1日,湖北奥信创投与中信银行签订资产托管仪式,奥信创司将1亿元奥信创投基金交由中信银行托管,以增加基金运行的透明性和安全性。将重点支持湖北省生态农业和高科技成长型企业。

运作模式:创投资金先进,担保资金跟进

一个企业从起步到发展壮大,其间需要大量的资本,在企业的起步阶段需要一笔资金投入,来帮助公司建立项目但在项目的发展中还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如果只靠投资公司的投资远远不够,因而奥信创投利用集团的优势,在公司后期发展遇到资金困难的时候,奥信集团的担保公司可为被投资方提供担保,来确保公司的发展,为公司提供后期发展所需要资金,来帮助企业做大做强。但只靠从银行贷款或者企业的闲散资金,显然是不够的。

2008年12月,国家相续推出金融“三十条”和“国九条”,都明确指出创新融资模式,通过创业投资基金和规范发展民间融资等多种形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奥信创投也正抓住了这一条主线。

2009年6月,奥信创投以公司制形式发起设立了省内第一只阳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湖北信诚阳光创投基金,进行定向募集。

诚信阳光基金引进了全权委托管理和银行托管,以及基金投资人全程参与的阳光运作模式,基金资产由托管银行进行事先监督和管理,来保障了投资人的投资安全。在投资的项目上银行参与项目的审核,来保证投资人的资金安全。投资人具有决策权和知情权,在没有获得投资人允许的情况下,任何一方不得单方面动用基金账户资金进行项目投资;另一方面奥信创投通过这种方式,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到创投领域,运用财务投资、战略投资等策略把闲散的资金通过银行的高端理财,让投资者获得更高的资本增值收益。这样以来保证了投资人的资金安全,也吸纳了更多的资金。

融资是创司不可缺少的环节,但还需要一个优秀的团队,一个规范的制度来做支撑。

“做高风险的投资必须要有一个规范的制度,只有规范了才可能避免一定的风险”。奥信创投的运作模式跟其它创司模式不同的是:采取公司制和合伙制混合的运作模式。通过这两种机制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来推动公司的项目投资运作。即公司的总裁牵头合伙人,设一个执行合伙人,下面再设业务合伙人等等。一个执行合伙人就是一个单独的团队,相当于一些小的基金公司。这个团队既要负责融资,也要负责投资。而业务合伙人不负责团队管理,只有操作项目上的权利。各项分工明确,这样以来调动了整个团队的积极性,也因此扩大了融资渠道。

发展方向:把小农业做成大农业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而目前正处在农业产业升级的阶段,从以前分散的小农业向集中的大农业转变。特别是政府在资金与技术方面的大量集约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资源和劳动的粗放投入,农业已呈现出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形式由最初的“公司+农户”来解决最初农产品卖难问题,逐渐发展为“公司+基地+农户”来稳定企业与农民对农畜产品的供求关系,又将发展为“公司+合作组织+农户”来规范了企业与农户生产、经营和销售等合理的经济利益。而国家在农业方面的税收、政策支持力度又是最大的。

2008根据国家财政部关于《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若干投入比例的规定》(财发[2008]59号)的有关规定,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农发办)决定2009年对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分别实行财政补贴和贷款贴息(另行发文)扶持政策。重点扶持: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设施种植和设施养殖项目;与项目区农民主要农副产品生产、流通设施改扩建项目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9年国务院关于当前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重点是加大支持农产品加工和龙头企业发展,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据统计,目前湖北省创投投资项目总数183个,总投资额达83540万元,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169个,投资额为76356万元。关于生态农业的投资,像华工创投、光谷创投等投资企业都有所涉及生态农业,但投入的比重都是微乎其微。

据专家介绍:“如果创司充分的利用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为企业发展解决资金难的问题,将会加速我国把小农业做成大农业的步伐,也将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上一篇:盘点湖北2009 下一篇:数据/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