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以柔养气,以气敌人

时间:2022-08-24 01:40:48

柔则生存,刚则易折

采访刘应文时,他刚从陈氏太极的发源地河南陈家沟交流太极回来。他发现许多人练太极脚跺在地上崩崩响。刘应文认为太极拳本是柔拳、绵拳,过刚会伤身,也背离了太极拳原有的本质。

但其实,刘应文是硬功夫出身。三十多年前,正是十几二十岁的年纪,学习湖南传统的巫家拳、八拳,加入长沙市工人摔跤队,并成为主力队员,后到湖南省专业队去训练。他觉得硬拳拼的是体力,他想学习既可保命,又可防身御敌的功夫。听人说最好的武术叫“四两拨千斤”,于是他第一次了解到太极拳,经人介绍,开始跟彭东圃老先生学习吴氏太极,那是1983年。

这样学习十几年后,一次刘应文代表湖南参加迎亚运的太极拳比赛,认识了杨氏秘传魏树人老师,开始跟从魏树人学习杨氏太极老六路,据说,这是杨家秘不外传的拳法,刘应文拜魏树人为师,并将这套拳法传到湖南。

“真正的太极拳就叫柔拳、绵拳。这套杨氏老六路,讲究以意领气,以气摧形。不拘于拳法,而是以意领在先,以意为主的训练方法。形是心意的呈现,动作就随意自然,身心自如。随意到像天上飘的云,地下流淌的水。身心舒适。”刘应文说。

从硬功到柔拳,刘应文总结“柔则生存,刚则易折”。硬功损伤身体和寿命,柔拳可以调养身心,延年益寿。习练太极拳后,刘应文的身体自然而然调整变化,脾气性情变了。原来脾气不好,一见不顺眼、说的不对的就跟人争论,有点个性,现在能够随曲就伸了,遇见问题、看到问题,能多方面思考,客观看问题,不是自己说得算。同时对人的身体状况、内心的变化,也有更细微地体察。

柔可涵养元气

武术界称太极拳为拳中之王。而太极也是最柔的拳法,用刘应文的话说,“柔是最好的,刚一分就错一分,刚两分就错两分”。刘应文说,习练太极柔下来后,可涵养元气。元气越足气场越大,以气敌人。人的气场不同,气势、面貌就不同。元气聚合就可延年益寿。硬拳伤元气,两强相遇,杀人一万自损三千。

刘应文认为,太极拳就是老子《道德经》的身体版,老子讲到的柔能克刚、柔性似水,水利万物不争,但是能身体力行做到就不容易了。“柔下来后,就培养意气,行拳,由上往下,由下往上,通体舒服,冬天一身暖融融,夏天一身凉悠悠的。”

揉手(推手),是太极的,对方的力过来,将之化掉,同时再还给对方,对方发力越大,得到回来的力也越大。刘应文认为,练太极就是练心静,“因敌变化示神奇”,静下心来,感受对方内心的变化,就知道对方哪里没有静,就知道他的虚实。“人不知我而我独知人,因之所向无敌。”但是绝对不会伤人,也不伤自己。刘应文率领的队伍,自2012年开始,八次获得太极揉手冠军。

太极拳处处可见阴阳变化。“从形体上说是阳,看得清的就是阳,看不清的但是可以体会得到的,叫阴,也叫意,形意结合,功夫就会越来越好,意气走向是看不见的,但是可以感觉到,手搭在身上,能感受到一种能量,但是看不到。此外,形开意合,意开形合,前开后合,都有阴阳。”刘应文认为,练武要运用到工作生活中,给有生之年带来愉悦,带来后援之力。

上一篇:课堂教学艺术性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