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从小说到电影

时间:2022-08-24 01:23:55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从小说到电影

摘 要: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名作。小说讲述了一个女人的内心世界,书写了她痴情的一生。2004年徐静蕾把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其中,许多对白直接来源于小说,整体忠实于原著。本文从影视改编的角度对小说和电影进行比较,挖掘两者之间更深层次的关系和影视改编后的女性主义思想。

关键词: 影视改编 女性主义 叙述视角

一、小说

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讲述了男主人公在41岁的时候收到了一封来信,接着便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描述了一个痴情了一辈子的女性形象,在她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对男主人公表达了绵延了一生的痴情。

作者茨威格是著名的小说家、传记作家,他的作品以描写人物内心和塑造性格冲动见长,因此有着独特的文字魅力,也为文学史塑造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他的小说先后被翻g成四十多种文字,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电影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第一次影视改编是由美国导演执导的,但这部改编的电影和原著的故事情节发展有很多不同之处。影片处理太过商业化,情节经过改编变得相当世俗化。在添加了婚姻的背叛与战斗的情节后,影片满足了部分观众在现实世界无法获取的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理。

徐静蕾版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从对白的数量和音乐使用的程度上来看,都属于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艺术电影。整个故事发生的背景设置在20世纪40年代的北平,作为外国作品的中国式改编,徐静蕾的电影作品整体上呈现一种传统、保守的风格,电影中的人物设定与原著是一致的。她从女性思维的角度出发,自编自导自演,用细腻的内心与茨威格笔下的人物产生了共鸣;利用画面所产生的视觉效果,揭发沉浸在心底的声音。电影情节和小说一样,甚至有许多对白都完全来源于小说,电影以女子在信中的自述“你,从来没有认识过我的你”把时间轴拉到从前,又通过不断穿插的作家读信这一情节拉回到当下的时间,时空的交错和回忆的重演,都在电影中营造了许多小说中没有的意境。

三、小说与电影

(一)叙述视角

从小说和电影的故事内容来看,两者并没有多大差别,然而徐静蕾利用叙述视角上的灵活变动,使电影产生了和小说相一致又不一样的效果,直接改变了受众观看的角度和接受心理。

1.小说的角度

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倒叙的手法切入主题,男主人公从山上回家之后,管家把这三天内收到的信放在托盘中端出来交给他,就在此时,他被其中一封厚厚的信件上陌生的字迹及信件的开头“你,与我素昧平生的你”吸引住了,这就挖掘出作家和读者想要探个究竟的心理,也由此展开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小说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同男主人公一样的,虽然这个故事没有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但随着主人公的情绪牵引,我们也能感受并理解他的心情。“这样死心塌地的爱情飘忽不定、若隐若现,他感受到一些无法斩断的情感,但又想不出来,他感觉在梦中似乎见过这所有的形象,经常在沉沉的梦中呈现,但是那只不过是梦而已”。

这就是小说所站的立场,从男主人公的视角纵观整个故事,想必,此时的读者与男主人公一样在回忆着、冥想着这份爱,回忆过去的日子里,他给她带来的绝望与苍凉,而此时,笔锋一转,于是,这个陌生女人所写的爱情故事成为了主要叙事,故事也开始契合小说的题目。

2.电影的角度

电影的故事结构基本上符合小说的脉络,但经过徐静蕾灵活的衔接和变通,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电影情节是通过邮递员盖邮戳、送信的过程展开的,男主人公在影片开头给观众的印象始终是模糊不清的,电影捕捉的都是他的背影、声音,甚至采用背光的拍摄,使镜头里的人物仅仅出现一个轮廓。

从视觉上看,这样的开头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和小说一样,电影在整个拍摄过程中,忽略了男主人公情感的表达,而是采用“陌生女人”自叙的方式来对整个故事进行阐述,将女主人公的情感表现与心理活动更加凸显。因此,从视觉方面看,徐静蕾的电影结构和茨威格小说的构成的确存在一些区别。

(二)叙述效果

小说和电影有着相似的故事结构,但是由于运用了不同的叙述视角,从而达到了不一样的叙事效果。

1.小说的叙述效果:男性主义

茨威格作为一名男性作家,很细腻地把握了女性的心理和思想,但是仍然没有卸掉男性主义的包袱,依旧从男主人公的视角切入,使得整篇小说变成男主人公读信的过程,直至最后结尾“他的手颤抖起来,放下信后,仍然久久地沉思着”,“他的心头又泛起了某些回忆,其中有一个邻家的孩子,是一位姑娘,他又记起了一个夜总会的女人”,“他感受到了一些无法斩断的情感,但又想不出来,他感觉在梦里似乎见过这所有的形象”,“他又看见了那只蓝色花瓶――在他前面的桌子上”,“他全身打了个寒战,他仿佛看到一扇无形的门突然打开了……他感受到了一种死亡……他心中一时间悲喜交集,他想念那个无法看见的女人”。文章自始至终都以“他”作为主导,他的情感、他的动作,男性主义被彰显到了极致。

2.电影的叙述效果:女性主义

徐静蕾作为一名典型的中国女性,将整个故事移植到四十年代中国的大环境下,开篇弱化男主人公的形象,直接由女主人公的独白,也就是信的开头“你,从来都没有认识过我的你”将观众带入故事的情境之中,整部电影在女主人公读信的情绪带动下,成了她情感的倾诉,直至结尾,男主人公回忆往事时,依然有她沧桑、绝望的声音悠悠传来,镜头从男主人公的身上慢慢转换到了那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花瓶,继而是那扇曾经被她凝望过无数次的窗,这次,终于能够换他来望着她。最后在一个长长的移动的空镜头之后,当年那个小女孩专注认真的脸又出现在窗前,依旧那么单纯,像是女主人公一直保持爱他的初心一样,如果此时命运可以重来,那么她肯定仍然会选择这条道路。

整部影片,从开头和结尾来看,徐静蕾都强化了女主人公为爱情奉献一生的形象,大量表现女主人公的镜头更加凸显了无私热忱的女性主义。

3.小说男性主义倾向和电影女性主义倾向之比较

从小说和电影的内容上来看,为了表现各自所要彰显的不同精神内涵,徐静蕾在进行影视改编的过程中,对于茨威格小说的某些情节还是作了许多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的改动。

(1)幼年的自我改变

小说在写到幼年时的女主人公为男作家做的改变时,极具夸张性,“在我的生命中,凡与你有关的才有意义,连这世界也因为你而万物复苏。你完全改变了我的人生,以前在学校里我学习马虎,成绩一般,如今忽然跃到第一。我每天晚上读书至深夜,因为你喜欢书,我也能读近千本;后来因为得知你是喜欢音乐的,我又开始投入地学习钢琴演奏,态度之坚定,劲头之旺盛令母亲都倍感震惊”。而在电影中,则相对弱化了对女主人公这一改变的描写,只有她在看到男作家伏案写作的场景之后,整日端坐于桌前练习书法的描写,以及和小说中一样的遮挡补丁的情节。

我认为徐静蕾对于这个细节的删减,不管有意无意,都表现了女主人公独立的个性精神,这是一种由崇拜衍生的正常的行为,而不是女性对男性魅力的屈就,为之后女主人公形象的塑造及发展起到了铺垫作用,并以此彰显了其女性主x的基本思想。

(2)关于分离期间的描述

小说中,作者对女主人公在斯布鲁克待的六年作了长达两页半的描述,亲情、友情甚至是朦胧的爱情都不能减轻一分女主人公对男作家的痴迷。而在电影中,徐静蕾运用了七句独白、三组镜头(不断变化的群山和夕阳、低机位的空镜头、车夫拉女主人公回到北平住处的镜头)和一条“六年后”的字幕,就完成了女主人公从北平到山东再到北平相隔六年的历程,没有将女主人公在山东的孤独、不易与艰辛直接表现出来,却在给观众自行想象空间的同时,也将电影中女主人公的心理、性格和小说中人物的卑微、委屈作出了区别。女主人公的形象在此时得到了一个自由的展示空间,不再拘泥于小说中对人物设定的孤僻、腼腆的性格,从特定的角度上表现了导演要向观众展示的趋向于女性主义的剧本和人物的设定。

(3)不同的社会地位

六年后,女主人公怀着对男作家深沉思念的六年后,“我找到了维也纳的亲戚,成为了一家服装店的职员。终于,在一个雾气蒙蒙的秋日里,我终于到了维也纳!……在火车站,我存好行李包,便跑上一辆电车,直奔你的住处――”;“终于,那一年,我考上了北平的女子师范”。

两个不同的身份将女主人公的社会地位十分彻底地描写了出来,一个是托关系找到的服装店工作,另一个是考上的北平女子师范,社会地位的差异显而易见。女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影响她在其他方面的地位,尤其是在爱情方面。自古以来,爱情从来就不是童话故事里描绘的一般美好,门当户对的爱情在中国永远都占有主导地位。因此,徐静蕾对于女主人公社会地位的抬高在主观上表现了其独特的女性思维,也同时彰显了徐静蕾对于女性主义的推崇。

(4)怀孕分娩过程的不同侧重

在小说中,还有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女主人公怀孕分娩的过程。可以说,茨威格非常善于描述女性细腻的心理,当然,也在不自觉中强化了女主人公在爱情里遭受的伤痛和苦难,当然,徐静蕾在电影中不是刻意弱化这一段细节的。我认为,对于一部艺术电影来说,情感的表现不应该是大起大落的,而是应该带着一些不经意的、浅浅的描写,让观众能够体悟其中的精神与内涵。这就是徐静蕾在影片中呈现给我们的镜头所传达的信息,(独白、女主人公坐着火车离开、女主人公独自在江边行走、女主人公为了生下孩子独自乘着船逃亡内地)女主人公怀孕分娩过程的艰辛被弱化,尽管原著中的阶级矛盾被日军侵华战争所掩盖,但这是由之前的社会地位造成的。

这里又可以谈到小说中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情节,也就是女主人公不愿意告诉男作家自己怀孕的原因。除了电影中表述的原因以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有一次从门孔上看到一个乞丐在按你的门铃,你给了一点钱。是在他开口索取时,你便匆忙地塞给他的,而且钱不算少,但你给他钱时,看起来有些害怕,是神色慌张的,想立即打发他走,以免再看见他的眼睛一样。我永远也忘不掉你帮助人时的神情:局促不安,遮遮掩掩,怕人家感激。所以我始终不肯上门求你。”小说中女主人公这样的心理说到底也是由社会地位的差异造成的,她甚至觉得在她爱的人面前,自己是在以一种乞丐的身份和他交往,索取便是乞讨。然而,在电影中,徐静蕾所表述的原因不在于阶级,而在于爱的怀疑和企图,脱离了阶级地位的束缚,爱情显得自由起来,但又不是完全的无遮掩,这又是一个关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爱情的说法,在此暂且不做讨论。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徐静蕾在影片中作了一番关于女性主义的强调与思考。

(5)最后一次见面时的形象

最后一点,也是关于小说和电影比较后的一个细节:女主人公在和男作家最后一次接触时,是否穿了外套。从整体上来看,这一细节似乎并不对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结构产生影响,但是,小说的首次影视改编――美国版《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这一细节忠实于了原著,然而在徐静蕾的影片中,却被删改了。无论改编者刻意与否,我认为,根据前面一连串对于原著的改动,这一细节也是可以作为证明徐静蕾女性主义思维的证据。

小说中,“我的存衣单放在了朋友那里,如果回去向他们要,得要许多理由才行,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我又不愿意放弃这个与你在一起的时刻。因此,我没有犹豫一秒钟,在晚礼服的外面披了一条围巾,便走进雾气迷蒙的沉沉夜色中,我没有去顾及那件大衣”。女主人公就这样狼狈地跟着男作家离开了现场,带着一种不顾一切的、悲观的英雄主义情感。在这一刻,在男作家面前,女主人公的人格、自尊又一次放了下来,低到了尘埃里。

相对于随意披了一条围巾就跟着作家离开的小说女主人公,电影中的女主人公穿的是一件华贵的皮草大衣。围巾和皮草,女职工和女学生,我想,一切情节发展都是由当初编者对人物设定的不同而引起的,而编者的人物设定又是根据头脑中固有的想法自然而然生成的。茨威格虽然能对女性的心理性格描述得十分贴切,但是由于其阶级思想的局限,切入的视角不自觉地男性化了;而导演徐静蕾作为一名年轻的中国女性,其所要彰显的女性主义在这部影片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四、结语

从整体上看徐静蕾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其对于小说的改编是一种忠实于原著的改编:首先,在情节上做到了保留小说的基本风貌,情节安排、人物性格等方面都没有很大的改动;其次,电影基本上继承了小说的思想内涵及精髓,表现了男性对女性的滥情、不专,女性对男性执著、坚毅的美好品德。小说和电影在女主人公女孩、少女、母亲的各个阶段,女主人公都对男性投入着仰慕和依恋,她一生都在为心爱的男子而活,对男性投入了崇拜的目光而无法获得与之平等的地位。徐静蕾作为女性导演,片中在没有正面描写男人的心理活动,男人的形象全是女主人公眼中的形象,对于男性形象的表现非常淡漠而女主人公的特征却相当明显,电影中多处细节同时彰显了女性主义。小说的写作背景是西方,人们更加重视“人”的价值的体现,女主人公在其中为男作家付出的一切,都是可以被人们所理解的,因为这是她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但是在电影中,故事的背景是四十年代的中国,电影展示了在抗战的大背景下,战争的爆发对女主人公带来的伤害,电影中杂糅进了许多社会、时代、环境的外部因素,使得电影在男性对女性的压抑,女性对男性的依赖、附庸的主题上有了创新。

参考文献:

[1]马丽芬.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从小说到电影.电影文学,2012,17(07).

[2]孟晓辉.电影中女性主义的现实矛盾――以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为例.开封大学学报,2009,23(03).

[3]戴四春.女性电影的误识和突围――《人鬼情》《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无穷动》的文本分析.东京文学,2009(01).

[4]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上一篇:浅谈钢筋混凝土构筑物的裂缝控制 下一篇:浅谈中小型城市防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