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的探讨

时间:2022-08-24 12:07:45

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的探讨

摘 要:学生是教师教学的对象,教师不了解教学对象就无法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教师通过教学和学生的互动后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获得了应有的知识,形成应有的学习能力,从而形成高效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理论;学习氛围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种基础性的知识学习和能力锻炼,因此,新课改后提倡的培养能力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高效的数学课堂是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的实施而获得最大化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知识目标掌握、能力目标掌握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等等。怎样才能实现高效教学呢?

一、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

学生是教师教学的对象,教师不了解教学对象就无法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情、认知能力等都需要教师充分而细致地了解,知己知彼才能获得高效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首先是了解他们的认知基础和认知能力。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已经具备了怎样的学识水平?具备了怎样的学习基础?哪些方面是他们学习的难点?这些都应该是教师在教学前充分理解的内容。只有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掌握好,才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实践。

二、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目的,也是学生学习的目的。教师通过教学和学生的互动后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获得了应有的知识,形成应有的学习能力,这就算教师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要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实现,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精通,对教学内容的有效把握,都可以帮助教师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对教学环节的设计、对教学手段的应用以及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教学理念等,都是影响教学目标实现的关键要素。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小学生的学习是带有严重情绪化的行为,他们的学习没有明确的目的,是凭兴趣而为的。所以保持他们情绪的亢奋,延长他们的有意注意时间,是高效教学的前提。同时学生对老师的个人感情也是影响教学的一个因素。学生喜欢一个老师就喜欢他教学的课程,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会有效果。所以,教师要善于用语言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以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

小学数学高效教学还有许多应该注意的内容,也有许多有效的措施,要看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专业能力,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能力努力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魏雪峰,崔光佐.小学数学高效教学启示:以“异分母相加”问题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3(11).

上一篇: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下一篇: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