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源于孩子的游戏

时间:2022-08-24 11:06:49

探寻源于孩子的游戏

儿童有着游戏的天性,“为游戏而游戏”这是幼儿游戏的典型特征,也是与的显著区别,幼儿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的自主性活动。在平时的游戏活动笔者也注重让孩子按自己的意愿进行自由选择、自由展开、自发交流。是否能让孩子自己规划(我要玩什么、选择什么样的玩伴)、设计(按照我的能力建构区域)、开展(我的游规则)自己的游戏活动。让这种自主更加开放,让孩子有发展潜能的空间。基于此,笔者所在幼儿园开展了开放式户外自主游戏的尝试。

源于尝试的不断创新

园内研讨中根据省厅的游戏精神,提出了游戏的新想法:只提供非结构的材料,让孩子自主构建游戏材料,让幼儿自主规划、设计、发展游戏。完全的开放式环境、丰富多样的支持材料、自由的活动和空间。这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完全颠覆了以往的经验。尝试从中班开始,中班的孩子有了一定的游戏经验和初步的规划意识,潜意识的认为他们会比小班的孩子更容易去尝试。借此来摸底一下本园孩子在完全开放的方式下游戏活动的状态。尝试开始前,教师给予孩子充裕规划的时间和空间。规划内容包括和谁一起玩,玩什么?怎么玩?游戏结束如何整理?

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必然不能过多干预和询问。因此第一次游戏处于完全的放手状态,教师只是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存在于游戏中。虽然有了规划的基础,可现实是:绝大部分的孩子最沉迷的是搬东西。从搬的情况来看,孩子选择大型的材料偏多:大型纸盒、原木积木、泡沫。新奇的、颜色鲜艳的也不放过。每个规划点基本看不出什么区域,看上去都是一堆一堆。面对这样的现象教师提出疑问:为什么孩子热衷于搬材料呢?是这个班的个例吗?于是其他班和小班也进行了尝试。摆放区域时几乎所有的孩子就像蚂蚁一样,不断地把各种材料搬到自己选择好的地点。看来“搬”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所有教师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通过讨论逐渐厘清了思路:一、这些材料虽然是全园孩子收集的,但是材料的摆放和归类基本是老师在进行。也就是说孩子对有哪些材料?这些材料摆放的位置和分类?材料的用途?都没有相关的经验,“搬”的过程,也就是孩子熟悉材料的过程。二、提供了足够多和丰富的材料,给孩子足够选择并操作的空间,而孩子并没有具备有针对性选择的能力。在活动中提高孩子甄选材料的能力。于是,以后的游戏中教师不再干预孩子的“搬”,给孩子一个操作、尝试、选择的过程,

游戏意图渐渐有序

经过多次尝试后,孩子无意识的搬就变为有意识的选择。渐渐地出现了富有游戏意义的材料建构:盒子和积木组合的小马桶、纸箱四周凹陷变成的小床,软泡沫变成的被子,吸管组合变成的筷子。随之丰富的是游戏的情节。游戏实录:晟睿(爸爸)在用废旧的地板拼娃娃家的地板,上面装上了小马桶。他指指对妈妈说:“宝宝拉粑粑在这里。”妈妈樊宝把买了一大堆的东西全部堆在地上,晟睿:“说你别把东西都堆在这里,放在那里的桌子(用两个盒子的简易组合),我们马上要请客人来。”樊宝说:“爸爸,你去整理。”爸爸说:“今天是我的生日,我要把地板装修。”妈妈想了想就把东西一样一样分类整理到原来存放材料的地方。全家开始做生日宴会的准备并成功地邀请了客人来参加派对。这是一段小班开放式自主游戏的简单记录。从记录中发现通过一段时间的自由游戏,孩子们开始尝试建立自己的游戏规则。孩子在共同游戏过程中能尝试解决问题、分享交换、维护规则。幼儿之间有时会命令、指挥,有时会说理解释进行协商。已经逐渐形成新的秩序感。

观察分析后的指导

随着游戏区角、情节雏型的构建,教师们从开始的无所适从到恍然大悟。开始的无序让教师摸不着头脑根本没有经验可循,只能在孩子们富有游戏意义的一些材料出现时,孩子原有的游戏经验进行呈现时,教师发现自己可以运用以往的游戏指导经验进行指导。

游戏是教师了解幼儿的窗口,看懂了游戏,也就读懂了幼儿。教师边观看自己的指导行为边进行反思:这个娃娃家可以搭大一点,这里还缺一个门呢!她在搬东西了,你就在这里搭,要试着一起玩。再观察孩子的状态,没有被指导的孩子在这样的自主游戏中神情也是专注的,显少有孩子游离在游戏之外,说明孩子对这样的活动是投入和喜欢的。教师对幼儿的支持尊重并鼓励幼儿实现了自己的意图,主动学习的核心精神就是意图,主动等于意图等于选择,尊重了幼儿的意图,就尊重了幼儿的主动性。真正的支持需要对幼儿的观察和了解作为基础,真正的支持不是完成教师心中既定的目标,而是顺应孩子的发展。这样的认识让我们逐渐看清真实、主动、有想法的孩子们,让我们坚信孩子有能力、有自信去主动学习、建构游戏、有个性地积极发展。

角色游戏是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自己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和想象开展的创造性活动。这些只是开展开放式自主游戏的初次尝试。幼儿掌握和积累的知识经验愈丰富,游戏的内容会充实新颖,主题极易得到深化。在活动中,孩子们逐渐发现了问题,每次的游戏结束材料会全部整理回原来的地方,是否可能保留在场地中间,下次在此基础上进行丰富。疑则思,思则变,尝试在继续,发展也在继续。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福前实验幼儿园)

上一篇:浅谈翻转课堂的“翻转” 下一篇:“学讲方式”生成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