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文化渗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时间:2022-08-24 10:34:40

新时期文化渗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作者简介:

杨思(1987—11)性别:男 民族:苗,籍贯:贵州台江 学历:本科 单位:凯里学院 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摘 要:对于中学生来说,在进行英语学习的过程也是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过程。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的必然性,说明了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能够有助于克服文化差异引起的交际障碍等问题,接着从几个方面阐述了新时期文化渗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文化渗透;英语教学;应用

在英语新课标中提出,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目标就是能够培养学生进行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就是语言知识、技能以及文化意识等。在这几项技能中,文化意识的逐步增强是进行语言表达的保障。所以。在新时期,要重视文化渗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的必然性

(一)有助于克服文化差异引起的交际障碍

。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不同的国度之间的历史背景,社会文化,民族风情等均有很大的差异。每一种语言都有一定的语法规则,如果语言学习没有结合具体的文化,就可能出现错误,这种错误就是规则泛化类型。所以,通过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能够让学生了解中方文化跟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让学生对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以及人文因素有所了解,减少因为文化之间的差异而引发的交际障碍。

(二)是实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关键

。基础英语学习的重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具备基本的语言技能,获取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其中,交际能力是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最终目标。文化背景不同,就会导致交际过程中交流的内容不同,方式也不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员在交际的时候涉及的内容也有所不同,语言表达的行为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学生只有具备了丰富的文化沉淀,才能减少在交际过程中使用“中国式英语”。

(三)是将文化知识学习与语言知识学习相结合的关键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文化的渗透与学习能够促进英语知识的掌握。比如,在学习星期与月份的使用方法的时候,面对这样一个问题“Which is the first day of the week?”,假如英语老师不在事前给学生灌输西方文化知识,很多学生都会选择的星期一,因为在中国人眼中,星期一是每个星期的第一天。但是在英语国家中,一个周的第一天却是星期天,因为这一天是耶稣的复活之日。所以,只有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的渗透,才能了解语言的内涵,方便语言知识的掌握。

二、新时期文化渗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让学生明确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文化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几乎包括了世界上所有的事物。语言是文化重要载体,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事实上,不同语言体现的是不同的文化语境。比如,龙在中国文化中是权威的意识,暗含着富贵,中国的帝王都称自己为真龙天子,他们穿龙袍,做的是龙椅,但是在英语中,龙在西方文化中代表的是邪恶跟暴力,为dragon。英语中A dragon通常表现的是一个非常嚣张的人,一个让人不舒服的人。再比如,在中国文化中,猫头鹰是倒霉的意思,也是厄运的先兆,被人们看做一个不祥之物,但是在英语语境正,猫头鹰被他们看做是智慧的代表,所以,西方有as wise as an owl,也就是非常聪明的意思。再比如,对于西方人来说,比较重视自己的隐私空间,对别人问及自己的年龄和婚姻等问题会比较反感,他们觉得这是在侵犯他们的隐私,自己的事情没必要让别人知道,更不愿意别人干涉自己的隐私。所以,在人与人见面打招呼的时候,中国人见面通常就会问道:“Have you eaten yet?”,这些对外国人来说,他们会觉得十分不能理解,他们甚至会觉得你是在认为他已经穷的吃不起饭了,会因此受到情感上的伤害。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文化,让学生明确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是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

(二)利用各种资源获获取对英语文化的感性认识

。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学生观看一些涉及到文化内涵的英语原声电影或者记录片,让学生明白一些相对地道的英语表达句子。比如,可以选择《走遍美国》,这就是一个体现美国的社会与文化,展现美国风土人情的原声教材。在这个教材中包含了很多居民的日常生活片段,设计了恋爱、结婚、宴席以及节日等知识点,这就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西方文化的氛围,展示给学生的是地地道道的西方生活。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接触一些中英文对照的世界文学名著,向哈代《苔丝》、勃朗特的《呼啸山庄》等等,这样能够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获取对于英语国家文化的一些感性认识。

(三)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

1、在词汇教学中彰显文化

词汇教学也蕴含了比较丰富的文化教学空间,词汇本身也代表了文化的信息,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要表达的意思也不相同。例如:小梅长的很漂亮,有一美国男孩追了她很久。有一天美国男孩在楼下等了她几个小时,小梅才出来。男孩这个时候就非常生气,愤怒地说道:“Don’t get over yourself.”这些话说话他扭头就走,小梅这个时候就非常的郁闷和困惑:“为什么说我要克服自己呢。”后来她的朋友听说了这个事情,就告诉她,男孩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太自以为是了”。再比如,有一个人准备往楼下倒一盆脏水,他看到楼下的窗户边有人,就大声喊道:“look out!”,喊出这句话就是要引起楼下人的注意,但是这个时候楼下窗口的人切好错误的理解了这句话,以为是要他往外面看,于是深处脑袋往窗外看,这个时候,脏水便浇到了他的头上。所以,在进行词汇教学的时候,要明确文化语境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提高英语语言学习成效。

2、在听力教学中了解文化

由于听力材料的内容比较丰富,形式也比较多,从社会上发生的新闻到生活中的习俗等,包含的知识点比较多。由于初中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窄,就可能不是特别了解西方文化,导致部分内容听不懂。比如,在听力中有这样一段对话,A: It’s such bad weather! I’m all wet. B:Yes, it’s raining cats and dogs.学生在听过这句话的时候会楞一下,然后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天上怎么会掉下来毛和狗呢。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普及知识,rain cats and dogs 在英语中是一个成语,表达的是:“倾盆大雨”的意思。这个成语主要是因为在挪威神话中,猫和狗是可以对天气产生影响的。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克服了听力中遇到的问题,还让学生了解了英语这门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3、在语法教学中渗透文化

语法教学是最枯燥、最难懂的部分,也可以在语言教学中渗透文化,使语法教学变得有趣。比如,英语比较重视连接手段,每一句化都有相关的语言形式标记,这样才能达到句子结构跟逻辑上的分明。像我们看到雪莱的著名语句“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当我们看到if的时候,这两个句子的语法之间的关系变一目了然。但是在汉语表达的时候,就会省去if这个词语的意思,可以翻译为“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么?”这几个短句之间没有可以连接的词语,但是其逻辑性能够通过对上下文的具体语境进行综合。这就可以看出,英语民族比较重视理性,而汉语民族比较重视悟性。

结论

综上所述,不同的民族其社会文化背景必然也不相同,要学习一门语言就要对这个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有所了解,英语也不例外。在实际的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明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认识到文化渗透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通过让学生明确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利用各种资源获获取对英语文化的感性认识,在词汇教学、听力教学以及语法教学中渗透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为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打下坚实的基础。(作者单位:凯里学院)

参考文献:

[1] 杜现臣.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J].中学英语教学参考,2011(12).

[2] 徐巍炜.渗透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2(10).

[3] 江晓华.新课程标准下外语文化导入的思考[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2(05).

上一篇:我国企业并购筹资问题研究 下一篇:区域一卡通的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