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

时间:2022-08-24 08:19:23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96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对照组应用厄贝沙坦治疗。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9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高血压;厄贝沙坦;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

现在高血压病患者越来越多,高血压的控制成为心血管临床医师研究的重要内容。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商品名:安博诺)是由新型的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和噻嗪类利尿剂组成的固定剂量的复方制剂。本文选择本院高血压病患者96例,分别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和厄贝沙坦治疗,观察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96例,均符合2005年修订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有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病史者;妊娠哺乳者;已知对厄贝沙坦或氢氯噻嗪过敏者及不能合作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48例,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58~76岁,平均(64±11)岁,病程1.5~8.5年,平均(6±3)年;对照组48例,其中男24例,女24例,年龄57~75岁,平均(65±12)岁,病程1.5~7.5年,平均(7±4)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商品名:安博诺,含厄贝沙坦150 mg,氢氯噻嗪12.5 mg),1片/次,1次/d,对反应不足的患者,剂量可增加至1次/d,每次2片,睡前服用。对照组口服厄贝沙坦150 mg/次,1次/d;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且在治疗期间禁用其他对血压有影响的药物。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治疗前3 d,每天测血压1次。用药后的第1周内和第4周内每天测血压。测血压时取坐位每天8∶00~9∶00测量,取其平均值作为治疗后血压。治疗前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和心电图,疗程结束后均予以复查。

1.4 疗效判定标准 降压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治疗后舒张压(DBP)下降≥10 mm Hg(1 mm Hg=0.133kPa)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 mm Hg;②有效:治疗后DBP下降虽未达到10 mm Hg,但已降至正常范围或下降10~20 mm Hg,或收缩压(SBP)下降30 mm Hg以上;③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检验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高血压是世界上最广泛的疾病之一,在我国高血压的发患者数在逐年增加。对于高血压来说,其本身不可怕,关键是高血压可导致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因高血压患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高,而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低,因而有效地控制高血压成为心血管临床医师的研究重点之一。本文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高血压,观察其临床疗效。

厄贝沙坦是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对于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来说,因其不抑制体内缓激肽的降解,所以在降压治疗的过程中很少出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引起的顽固性干咳,也没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其他不良反应,如血管性水肿、高血钾等。在人体内有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有两种:AT1和AT2。对于成年人来说,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大多作用由AT1受体介导,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的降压作用主要是特异性的通过阻断AT1受体、抑制AngⅡ而起到降压疗效的作用。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在抑制AT1受体同时,还可激活AT2受体。被激活的AT2受体可以使内皮细胞内的缓激肽和前列腺素的释放,从而引起血管扩张剂一氧化氮(NO)的生成而降低血压。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可抑制肾内AngⅠ合成,抑制AngⅡ介导的肾小球出球小动脉的收缩,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内高压降低,从而起到改善肾血流动力学作用。所以,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除了能够降低血压外,还对肾脏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厄贝沙坦血浆半衰期为12~20 h,是一种长效的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所以降压作用时间长,口服1次/d,应用方便,可以提供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1]。再者,厄贝沙坦可用于各种类型高血压病患者,且不受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是否合并有其他疾病等情况影响,具有良好耐受性[2]。氢氯噻嗪为噻嗪类利尿剂,通过排钠利尿,可以减少血容量而降低血压,但是在降压的同时可能会由于过量的排钾作用而导致低钾血症;由于氢氯噻嗪长期应用后血容量减少,使尿酸经近曲小管的重吸收增加,同时氢氯噻嗪经近曲小管排泄时可竞争性抑制尿酸的排泄而导致高尿酸血症。厄贝沙坦可以纠正氢氯噻嗪产生的高尿酸血症,可能的机制是厄贝沙坦促进了远曲小管对尿酸的排泄,从而有降低尿酸作用;厄贝沙坦还可通过阻断RAS系统而阻断醛固酮的保钠排钾作用,由此抵消低钾血症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高血压的效果优于厄贝沙坦,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合用具有增加降压效果外,还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借鉴。

参 考 文 献

[1] 燕声满.厄贝沙坦与硝苯地平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50例临床观察.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15(5):452-454.

[2] 李远,沈友权.厄贝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研究.中国社区医师,2003,19(24):30-31.

[3] 李雪峰,李丽,乔智力.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4):5861-5862.

上一篇:妇科急腹症误诊急性阑尾炎分析附38例报告 下一篇:前列地尔脂微球针治疗糖尿病神经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