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与“善良意志”在道德境界中的对比

时间:2022-08-24 07:15:07

“仁”与“善良意志”在道德境界中的对比

摘要:

孔子和康德分别建立了仁学的道德体系和以善良意志为本体的道德哲学体系,本文从道德境界出发,从自由意志的凸显、内在人格世界的立足点和道德人生与自由人生的内在一致性三个方面出发,论证了“仁”与“善良意志”跨地域与跨时代的内在相似性。

关键词:仁;善良意志;道德

孔子的仁和康德善良意志的提出背景有比较大的差异性,时间跨度大,地域也不同,因此针对问题也并不相同,但是在这样的背景差异下,在伦理道德境界中却殊途同归。

一、突显了意志自由的精神

在孔子和康德的道德体系中,意志的自由作为一条线索贯穿整个思想的始终。孔子的仁是自由意志的选择,康德的善良意志是自由意志的体现。

商朝时,“帝”“天神”是人们政权的赐予者,成为国家、人民行为的指挥者,周武王东征,灭掉商朝,建立了周王朝,为了解决王朝的正统性,提出了“以德配天”的思想。《尚书・召诰》中说“惟王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国王要崇尚道德、用德统治才能永固江山。在周朝明确了“天”的道德功能,“天”有赏罚,对具有道德的人永保安康,对品德败坏的人进行惩罚。春秋战国时期“以德配天”的天的道德功用和混乱割据的社会现状形成鲜明对比,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人的生活动荡不安。因此,孔子将人自身当做道德的主体,继承和发挥了“仁”的思想,让仁成为新的道德准则和道德目标,充分体现了人的意志自由。仁是每个个体的内在要求也是整个社会的行为规范。《中庸》中说:“成己,仁也”,以仁为核心的内在修养是作为人的根本,是人自身的重要属性。道德不再是天决定的,也是人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而达到的。人的意志是自由的,通过克服自身的私欲去接近仁,仁是意志自由选择的结果。

康德认为人是具有不完全理性的感性理性混合体。人的感性方面体现在:个体意志总会有自身的不同的质料,每个体都欲求自身的幸福和快乐;人的理性意志总是和善良意志的指向一致。康德的道德准则具有绝对普遍意义的,是一种意志的绝对必然发展。对个体而言,对道德准则履行就是人作为人的一种职责或义务。人作为一种感性存在,总是受内心不同的欲望的质料的支配,是不自由的表现;而作为理性的人,其行为是遵循理性自身的结果,是理性的自然和必然发展指向,是意志的自由体现。自由意志在康德道德哲学里的体现就是道德自律。“意志自律是一切道德律和与之相符合的义务的唯一原则;反之,任意的一切他律不仅根本不建立任何责任,而且反倒与责任的原则和意志的德性相对立”。意志自律作为道德的最高原则即是自由的本质。纯粹理性自身具有的普遍性和绝对性,是符合所有形式的普遍原则。在道德实践中,理性把经验质料和先天形式统一结合起来,人就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自由。

孔子和康德都认为人是在道德中而获得自由的。孔子的仁通过理性认知和实践而达成,康德的道德法则通过道德自律而实现,他们共同的目的就是让人获得真正的自由。但是孔子更强调的是群体自由而康德更注重的是个体的自由。孔子把人的自由放在社会中考量,康德所推崇的是纯粹的意志自由。

二、共同立足于人的道德生命和内在人格世界

关于人性的问题,孔子和康德更突出人的道德属性,认为理性可以克服部分自然感性。人从愚昧无知到建立起社会国家和文明,就是自然属性的淡化过程。因此人更应关注自身的认知修养,这才是发展的趋势。孔子和康德的道德体系的出发点就立足于人的道德生命和内在人格世界。孔子对人性谈及不多,也没有规定人本性的善恶,他重视的是人成善还是成恶,重视人的道德修养。《论语・里仁》里孔子说“仁者安仁”,有一个强大的内心世界和完美的道德修养才是幸福和自由的条件。康德的道德哲学也是抛弃了所有感望和生理本能,完全从先验的无条件的责任和善出发,这样才能建立完全适应于任何人的道德法则。

孔子的仁和康德的善良意志都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和自由性,但不受制于人的欲望。道德行为自我克服弱点和欲望,排除感性干扰的过程,是以自身立法,自我救赎的过程,是突破了人类生理本能的限制,而获得意志自由的过程。在孔子和康德的道德哲学中,无论是孔子对仁的追求,还是康德的道德律都是出于善的要求,出于社会责任,而不是出于自身的私欲和生理本能。人克服了自己的生物性,作为一个社会人而存在。

孔子和康德对内在人格的重视,对道德宣扬,正是在给人的精神世界找一个归宿点,建立一个道德的家园,实现人的自由和尊严。让人不活在自身属性的束缚里,挣脱生理、心理的局限,改变狭义自由与社会普遍规范的矛盾,让自由意志和幸福生活统一,实现“至善”。

三、道德人生与自由人生的一致性

卢梭说的:“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人总是希望能冲破这种束缚状态而获得自由即达到自由人生的状态。自由人生中的人因不再受到束缚而感到幸福,所以也称为幸福人生。但是幸福人生却有两个方面:一种是获得自由的自由人生,一种是欲望、偏好得到满足而产生快乐情绪的快乐人生。人不光是个体,还是社会这个整体的组成分子,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不光光作为个体静态的存在,更多是与他人互动的动态存在。行为、行为的规范、行为的评价就是道德的研究对象。善的行为就是道德的行为,行为符合善的标准就是实现自己的道德人生。

1、内容一致性

在孔子的道德哲学中,仁作为道德的核心观念,和人性的基本体现,一方面遵从礼、实践仁、追求仁。用仁来修炼内心,规范行为就能实现自身的道德人生。另一方面仁作为人性的体现,人的自由意志会不自觉的指向人,回归本性。人的自由和仁的追求方向是统一的。所以在孔子的道德哲学中自由人生和道德人生是一致的。同样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中自由人生与道德人生也是一致的。康德的道德人生就是对善良意志的尊敬与执行。康德所认为的自由人生就是意志的自由。意志的自由就体现在理性的选择,就是排除所有感性的束缚而获得先验的、纯粹的普遍的原则。自己为自己立法,自身以自身为目的而不是手段,使人从欲望中解脱出来,实现自由人生。因此他们二者都认为道德人生是与自由人生一致的。

2、目的一致性

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中他最后提出了至善的概念,因为遵从和执行绝对命令出于善的义务去做事常常发生的结果是与快乐背道而驰的。而快乐作为幸福的一个要素,常常让人误以为快乐等同于幸福。至善是一个幸福与道德统一的境界,在至善中道德的结果必然获得幸福,而寻找幸福也是实践道德原则的推动力。那么这里的幸福应该是不受生物本能和情感欲望束缚的自由。孔子仁的境界也需要“克己复礼”,遵循礼的规范。这些规范也与人的生物本能、情感欲望相矛盾,需要人们克服自己的私欲,压抑自身的欲望。也正是因为如此人的意志能够自由发挥作用,不再被欲望和本能压制,不再受欲望满足时短暂快乐的迷惑,人摆脱了愚昧、无知的状态,挣脱了欲望的奴役,意志从生理中解脱,从而走向文明,走向自由、走向真正的幸福。

由此可看出,道德人生与自由人生和幸福人生在孔子和康德的哲学中是一致的。康德和孔子的道德哲学的目的都是解放人,使人获得真正的幸福。

[参考文献]

[1]康德著 苗力田译.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牛京辉,冯禹.孔子与康德伦理学思路之比较[J].孔子研究.1993,01。

[3]赵祥禄.“仁”与“绝对命令”――孔子与康德的道德人生观比较研究[J].孔子研究.2012,03。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上一篇: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衔接问题的思... 下一篇:浅析公共政策制定的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