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为己还是为人——《论语六则》重读

时间:2022-08-24 07:01:35

“《论语》为中国的社会、政治和伦理的主要思想提供了基础。它成为后世的圣书,要求学生必须背诵,因此它的许多段落成为格言,甚至没有文化的农民也会不知不觉地引用。”这是一位美国人伊佩霞在《剑桥插图中国史》中对《论语》的评述。中国人的《论语》类乎欧洲人的《圣经》,不读《圣经》无法理解欧洲,同样,不读《论语》也无法理解中国。

《论语》中多数话是孔子所说,由他的学生记录了下来的,因时间久远,很多话的语境已非常模糊以致无从还原了。即便如此,真正的孔子还是活在《论语》里。《论语》里的孔子一开腔便是“学而时习之”,也许它不是孔子第一次上课说的第一句话,只是后来编《论语》的弟子们认为这是孔子说的最重要的一句话,以此贯首,似有深意在焉。

孔子最凸显的人格角色是教师,教师跟学生谈得最多的应该就是学习。孔子时代学习风气已经很不好了,“战国者,古今一大变革之会也。”(王夫之《读通鉴论》)所以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人者凭誉以显扬,为己者因心以会道。”(范晔《后汉书·桓荣传论》)可见孔子时代的学者已经不是为了充盈自己而学习,而是希望通过学习获得名利了。这在孔子看来实在不是件好事,而是世道堕落的标志,于是他大声疾呼回到“古之学人”的境界中去。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要切当地用于生活,学问是为了解决问题的,学问是为了解决生活问题的,归根到底,学问是为了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的。学而不习,知识便永远只是知识,而不能成为解决生活问题的力量,知识成为第一生产力是有条件的,这条件就是:习。“习”繁体作“習”,本义是指雏鸟学飞,是个会意字。雏鸟学飞是为了发挥天赋和解决生存问题,只有这样的“习”,“学”才有生命力。

有生命力的“学”和“习”才能真正“为己”,只有“为己”的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内心的愉悦。“求知心”是孔子理想的人格中最重要的成分,也是人生的起点。一个人有怎么样的“求知心”,便会有怎么样的人生,它在生活中形成张力会给人带来内心的愉悦——这种愉悦不是喊出来的,而是会心的、静默的“乐感”!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说的是纯真的“童心”,这是孔子理想的人格中另一种重要成分,也是人生的过程。“人生本来就是一场苦旅”,一个人孤独地走,固然有种无法言喻的美,但在孔子看来,这不是完美,完美的人生应有人相伴,甚或有人陪着彼此凝望,这需要有一颗纯真的童心作为基础。后世有诗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要有朋友存问,天涯再远也近若相邻,更何况朋友上门来了,从远方来探望自己了!一个“乐”字,写尽了孔子那种童真之心:“乐”的繁体“樂”也是个会意字,指一组石鼓挂在鼓架(虡)上被敲响,“呯呯砰砰”,就像孔子听到老朋友喊门忙不迭跑将出来的脚步声。这一句话中没有“而”,节奏简明,极其欢快!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一句的“而”落在了后面,孔子强调的是“不愠”。不高兴的事情常常会发生,但是若是因为别人不知道你就不高兴了,不免陷入“别人的泥潭”。你首先是为自己活的,你的学习也是为你自己的,没有人知道你,没有人知道因为学习而改变之后的你,甚至作为你的你始终都没人知道,你也不会不高兴,这才是“君子心”,有了“君子心”的人才可能是君子。由此看来,孔子也认为,一般来说,君子是孤独的。“君子心”是孔子理想人格的最后一种成分,这指的是人生的终极。一个人撒手人寰时,若别人评价他是个“君子”,一生无怨尤,并由此而唤醒他人走向“君子”之路,君子也许就不再孤独了——但同时,君子的人生也就此终结。

孔子一开篇说出的三种理想的人生构成,或者说,编《论语》的孔门弟子一开始便将孔子对人生的三重构想赫然宣出,大概觉得只有这三句话才足以镇得住整本一万六千字不到的《论语》吧。不过,一如吉川幸次郎所欣赏出的那样:从“非常稳健”到“节奏一变”,“高兴得似乎雀跃欢呼”,最后“韵律继续延伸”,“实在是非常之美的文章”!孔子在《论语》里闪亮登场的三句话真是精彩纷呈!

从“求知心”启程,让纯真的“童心”贯穿行程,以“君子心”告别人生的旅程。“求知心”与“童心”都在诱发着人们的好奇心,每一天的人生都是新的,所谓“日日新”,日子如此,知识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里孔子说了一个教师标准:在知识观上具有“独立”价值。这是“为己”的教师,是“古之学人”,为爱知识而求知,因爱教育而从教,只有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 “师”!

教师要承担着“故知”传承的职责,同时,也要完成生发“新知”的使命。新知源于故知。故知存在于昨天的生活,在今天的生活中“习”之“温”之,于一个具体的人来说,这本身便是一种“新”了。但这到底还没有完全脱离“故知”而成为今天的“新知”,只有在今天的生活中“求知心”又拓开了“新境”,“活泼泼”地改变了今天的日子,“新知”才得以诞生。

无论解释为“既要故知又要新知”还是解释为“由故知而成新知”,“温故而知新”都在告诫太阳底下最光辉的灵魂工程师们:“只有故知而无新知”的老师,是“为人”之师,充其量算是“经师”而已,“知故知新”“由故而新”才称得上“人师”。为“人师”,必须有“为己”之学,“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陈寅恪)无非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为“人师”,才能援引“故知”来作为孩子今天生活的力量,并在今天的生活中“温”“习”它们而酝酿出“新知”,放入孩子人生前进的行囊。

不只教“知识”,而且教“为人”,唯有“为己”的老师才能承当,因为唯有独立的人才能教得出独立的人。独立的人一定是独立的学习过程培养出来的。“独立的学习过程”的标准是: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学会学习,一边学习一边思考,一边思考一边学习。二者缺一不可,偏颇不得。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与学习一旦分离便会有迷惘和疑惑的样子,学习者就成了一个“容器”或一匹“野马”。若将“罔”“殆”视为互文,这样“学”“思”背离的苦痛就更为酷烈了。无论是迷惘还是疑惑,其实都是非独立人的样子。独立的人也许会犯错误,但不会疑惑、迷惘,所以独立的人犯了错误,对其作出修正往往会成就一种人生的美丽,而因为迷惘和疑惑所犯的错误,常常会使人生陷入一个接一个“别人的泥潭”。破除这一迷障,还是孔子说的“为己”之学的道理管用:学习若为了自己,便不会不思考;思考若是自己思考,便不会不学习。

学习和思考结合在了一起就足够了吗?学与思结合就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者了吗?孔子认为还是不够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问。学不仅与思结合,还要与问结合。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勤学好问曰文。”(《逸周书·谥法》)“文”人是相对于“野”人而言的,只有自己成“文”人,人身上的知识才会散发出“人性”的熠熠光辉。“好学”,是打心底萌生的“求知欲”,不断地敏捷地让自己处于一种“好学”的状态,这样的人才可能走得远。“敏而好学”也许尚存有一些功利目的,若能“不耻下问”,那才是真的以知识为知识,“为人”而学的可能性便少了很多。不以下问为耻,不是没有“耻感”,而是突破“为人”的“耻感”。“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庄子的“任情”与孔子的“多情”在这里交汇了。

只有把知识当做充盈自己灵魂的“粮食”,那一个“粮食店”(南怀瑾的比喻)的意义才是孔子的,哪怕是一味药,也是一种粮食了,那一个“药店”的意义才是庄子的。无论是吃饭还是吃药,都是为了自己的,那才是自己的人生。所以把“不耻下问”看作“粮食”或是“药剂”都是 “为己”之成“文”而进行的一种修炼。

孔子是一位“为己”成“文”的人,但不是单纯的文人,“为己”成“文”之后便“为己”成“师”,这大概是孔子的人生轨迹最简单的描述了吧。孔子在这一过程中最为得意的也许是:

“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默识,不满足地学,不疲倦地以故知新知教诲别人(主要是学生吧),这三点是孔子很自信的可称之处。有人说这里孔子太谦虚了吧,其实自信的意思用谦虚的语气说出来时很有话语的魅力!

孔子说的很谦虚的话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内心已经把自己定位为“为己”之“人师”的孔子,仍然时时准备当学生,从“善”而改“不善”。孔子这里没有阐明何者为善何者为不善,或者评判标准一如他在《论语》里所说的那些“善”与“不善”、“贤”与“不贤”,不过无论如何选择或改正,“我师”这个“我”是关键!一切都是从自己出发的,这才是“为己”而从师。

“为人”而“丧己”不是本真的状态(张世英《“为己”与“为人”》),“为己”而“保真”才是自己的人生。《论语》总是将最深蕴的人生用最简单的话语表述出来,所以识字的中国人应该每年读一遍《论语》,常读常新。

■责编:袁海波

上一篇:古人洗澡趣谈 下一篇:“创伤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