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四把“金钥匙”

时间:2022-08-24 05:06:14

摘 要:阅读是最好的积累,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最好的方法便是阅读。在阅读教学中“读、说,、背、演”是分不开的,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重视“读”,而忽视了“说、背、演”对学生阅读的影响,只有将“读、说,、背、演”四要素运用得当,我们的阅读教学才会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关键词:低段;阅读;读;说;背;演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309-01

低年级学生学语文,是学习语言,丰富孩子不丰富的口头语言,将生活语书面化,丰富化!儿童语言学习是积累,不是理解,阅读是最好的积累,尤其是母语学习! 低年段阅读的三支柱是词、句、读。在教学中,要把字与阅读结合,把词与阅读结合,把读与阅读结合,同时又要将三者结合。怎样做到呢,我想还是有“法”可依的。我觉得阅读教学不光要注重“读”,还要注重与读相联系的“说、背、演”。

一、金钥匙之一:读

1、多种方式的读。朗读的方式有很多,有小组读、男女读、比赛读等等,课堂中如果只让学生用同样的方式读,那么他们肯定会感到厌倦,失去对朗读的兴趣,特别是对低段的孩子来说,他们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多种形式的读在很多时候会他们一些新鲜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激发他们朗读的兴趣。

2、有目的地读。读是要提出具体的要求,为什么要读,读的收获是什么,边读边思。我们在给学生布置朗读任务的时候,应该让学生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读,也就是读的目的。

3、有层次地读。学生不可能一次就把阅读材料读得很好,这是要在一次次的朗读感悟中得到不段提高的。正是学生从读中感受到自己的提高,才会体会到朗读带给他们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学生的情感才会被激发。在这一过程中,刚开始学生肯定不能读的很好,但是教师要学会找出学生朗读中的闪光点,给予鼓励,给学生朗读的信心。

4、在反复朗读中理解内容,学生不可能在一次朗读中就能完成朗读的任务,达到朗读的效果。在反复朗读中感受文中的情感,在朗读实践中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务。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要求学生养成诵读的习惯。早读和晚读课,是诵读课文的良好时机;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利用假期挑选一些美文进行反复诵读,以拓宽视野,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

5、有指导性地读。读,不等同与认读文字,同样的文字不同的学生在读,呈现出不的效果,无法去评估谁读的就是好的,在用心地感受,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去理解,就是合适地读,贴切的读。教师应该教给学生“读”的方法,如怎样根据自己对文章的意义和情感的理解,处理语音的停顿、语调的高低、声音的强弱、语气的缓急等问题。这样,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不仅记住了典范的例文,理解了某些词句的含义,弄懂了句子的格式,而且体会到了文章的内涵。

二、金钥匙之二:说

1、说自己从文本中获取的信息。在一定的朗读基础上,学生对文本有了了解,那么他们自然会对文本信息进行筛选、分析、理解,有了这样的理解还不够,因为学生只在自己的脑子里想而不表达出来,无疑就是闭门造船,教师应让学生用简洁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学生可以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了解到的信息表达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

2、说自己的感悟,理解,将本课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历或是原有的知识系统相结合,有创意地说。这一层次对学生“说”的要求提高了,不光要说文本中所表达的信息,还要说自己的感悟,并要与自己的生活经历或是原有的知识系统相结合,有创意地说。正是通过这一环节的交流,学生对文本的认识才会更加深入,才能理解文本的内涵,才能相应提高阅读感受能力。

3、设计问题引读课文,帮学生理清文章的线条,用自己的话为背诵做好铺垫。文章都有自己的线条脉络,帮助学生理清线条,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其实在这一说的过程中也正好体现出学生对于文本的感受能力。

三、金钥匙之三:背

平时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常常重视了阅读,而忽视了背诵,如果只有读而没有背,学生读完就忘,学生的阅读水平或语感水平是很难提高的。通过反复朗读甚至背诵,逐步地感受语言的内蕴和文章的气势,领会其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精妙,就可以充分发挥“五官”的感觉综合功能和语言文字的音韵美的优势。其实在我们的课堂中,在不段的阅读中学生已经产生了强烈的背诵欲望,这时课堂由单纯的知识传授活动变为一种向真向善向美的课堂生活方式,“背”,此时已成为学生的自我展示的需求了!

四、金钥匙之四:演

文本是一个小小的世界,特别是低段的语文课文更是生动,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如果学生将知识点掌握了,再将课本内容重现,或是对自己的感受再进行创造,这将是学生智慧的结晶,这是动态的生成性课堂!

入境体验,角色扮演,情景再现。学生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而他们对演的喜爱远远超过了老师的预设,将自己设想成其中的一员,与文中的角色共同体验各种情感。然而,这毕竟不是艺术类的表演课,不要牵强地要求学生演得像或不像,更多关注的是孩子在表演中的状态是否能进入情境,能演出自我的独体感受。演得出来说明学生也能够读的出来,演也能够帮助学生进行阅读训练。

“读、说、背、演” 对低段语文阅读教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不可只重视“读”,而忽略了“说、背、演”对阅读教学的影响。当然,“说、背、演”的过程和读是不能分开的,并不是把他们孤立开来,“说、背、演”的过程中同样需要“读”的参与,通过“说、背、演”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的“读”得到了一次次的升华,从而不段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实践证明,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依托文本不失时机地给孩子四把“金钥匙”,引导学生多元解读,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那么,我们的阅读教学将为孩子开启精彩纷呈的语文殿堂。

参考文献:

[1] 《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2] 《学习策略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上一篇:关于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的探讨 下一篇: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