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习作和练笔的目标性

时间:2022-08-24 03:07:16

注重习作和练笔的目标性

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作为习作教学的有效补充,在提高学生的写作和语言运用能力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做《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有效性的探索和研究》这一课题,已有一年多了,现将研究心得梳理如下:

一、练笔内容丰富多样,重在激感

1.重视练笔内容的选择和设计

我在执教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水》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练笔:“在水的滑动中,我仿佛 ”,

根据细节描写,采用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方法,仿写句子。学生们有的写出了:我仿佛听见皮肤在唱歌,我仿佛看见细胞在跳舞等。学生写的句子让我感到惊喜。

课后我又设计了这样的练笔:

《水精灵旅行记》:大家好,我是水精灵,我正在环球旅行。一天,我来到一个缺水的小村子里,我看见 ,我听见 ,所以我特别想对 说: 。在拓展应用环节,我设计学生先边听音乐《最后一滴水》,边欣赏各地缺水图片,然后以“只剩最后一滴水”为话题,写出自己的感受。学生们有的写我听见地球在哭,有的写我看见大地在荒芜,有的写我感觉大地母亲的精神在崩溃等,这样的话语,让我感觉很欣慰。

在这样的练笔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写作能力也在悄悄地提高。

2.重视练笔内容与思想教育的契合

在设计练笔内容时,我很注意练笔和思想教育的契合。一次,班级内有个男同学当众向一个女同学说“我喜欢你”,把女孩子吓哭了,我也感觉很惊讶,没想到五年级的孩子,已经早熟到了这种程度。所以,我赶紧在教室内开了一个紧急班会,向同学们说明:第一,有这种情感是正常的,说明你们已经开始步入青春期,但是不应急于说出,而应该在心里暗自努力,变得更优秀,才能让自己受人喜欢。在我讲的时候,我看到很多同学脸红了,有的还低下了头,我敏锐地感觉到,孩子们心中有故事的已经不少了,所以,我随即布置晚上每人写一篇日记,把自己的感受真实的写下来。第二天,我在了解情况时,发现班内有40多人写了日记,有20多人的日记,写了好几页。这样的练笔内容设计,既激发了情感,又注重了与思想教育的契合。可谓是一箭双雕。

二、练笔活动坚持不懈,意在丰富积累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平时,教师多倾向于语言运用方法和文章结构的指导,而学生却经常因语言贫乏而发愁。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语言积累,再多的方法,写出的文章也是空洞的。所以,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必须加强积累。

2.练笔重在坚持不懈

其实,写作更多的是一种感觉。如果学生们多读书,多练笔,那么就会在写作时文思泉涌,所以,练笔重在积累,应该坚持不懈。

三、练笔时机灵活掌握,实为习作补充

1.练笔是习作教学的有效补充

小学语文课本中,习作练习的次数是有限的,一般一学期七至八次。这样的习作次数,很难满足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语言表达需要,所以,练笔活动作为习作教学的有效补充,必须常抓不懈。

2.练笔时机应灵活掌握

在阅读教学或者语文学习生活中,练笔的时机应该灵活掌握。可以在阅读教学的拓展运用环节,仿写课文片段,或表达自己的情感;可以在阅读课后,小组合作,续写课文或发挥想象改写课文,如《水精灵旅行记》;可以编写课本剧,如《九色鹿》,《三顾茅庐》等;可以在参观访问某个景点后,写随感,如学生们在参观访问东昌府区民俗文化生态园后,写出的《走进民俗文化园,感受传统农家乐》。总之,练笔时机灵活掌握,在学生有了一定的情感积淀后,有感而发,才能在写作时,言之有物。

四、写作能力不断提高,加强生活应用

1.练笔提高写作能力

经过一年多的课题实验,几个实验班学生的习作水平大幅提高,有多篇文章在“我爱美丽开发区”征文活动中获奖或者在报刊上发表。

2.练笔与习作的有效链接,应加强生活应用

孩子们的写作能力在不断提高的同时,我也在思考怎样让孩子们的练笔和习作常态化、自觉化。在征求了学生们的意见以后,我们决定创办班级刊物《在路上》。这本刊物完全是学生自编、自创,自己组织,自己设计的。看到孩子们办出的还略显稚嫩的班级刊物,我欣慰的笑了。我知道,孩子们已经把写作当成了自己表达情感的需要,这就是练笔和习作的目标所在。

一年的课题实验研究,有尝试,有收获。习作和练笔的有效链接,提高了学生练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班级刊物的一期期创办,更是学生把在练笔和写作中锻炼出的能力,运用于生活的体现。这样的课题研究,才是应用于生活的研究,才是把研究成果反过来指导生活和学习的研究。

上一篇:现代企业信息化环境下的档案工作创新 下一篇:浅谈新时期企业基层干部队伍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