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要以公平之心燃起学生希望之火

时间:2022-08-23 11:42:19

班主任要以公平之心燃起学生希望之火

案例:

初一入学不久,一天下午放学后,我正准备到食堂吃饭(我们是寄宿制学校,老师要看晚自习),刚出办公室的门,就见小峰同学急匆匆、气呼呼的向我走来,家长也紧跟其后。看到这种情况,我是打心里反感,因为他是“有名”的学生,入学成绩差,上课不听讲,作业不完成,自习不遵守纪律,下课追逐打闹。

虽然心里很烦,但还是耐心的让他先坐下,说说情况。“XX,光说我什么也不行,还骂我、打我,让我不要坐在他的旁边;宿舍里他们光欺负我,值日都是我一个人干。我不念了,说什么我也不念了。”听他一说,事情的原委我明白了个大概。说实在的,这件事情错不在他,同学们因为他学习不好,自制力差,就欺负他,这是不对的。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劝他:“同学们这样做不对,我会严肃地批评他们,当然,你在学习上、自习纪律上,也要严格要求自己,争取不让学生们找到你的缺点,好吗?”他信任的点点头。从他信任的目光中,我有点惭愧。

周一班会时间,我在班里开展了《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主题班会。我告诉同学们,我们能够相聚在这个温暖的大集体,是同学们的缘分同学们要互相帮助,相互监督,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班级的各种量化才会居于级部前列。

通过这件事情,小峰的确发生了很多变化,课上小组合作,同学们也主动帮助他,小组整体前进了,他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教师反思:

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都是可教育可塑造的。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老眼光看学生,而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注意到学生取得的每一点进步。批评更应就事论事,今天的事就说今天的,如果把以前的、其他的都抖落出来说几句,学生会很反感,也会变的不再信任老师,更不利于改正错误。

由此,我作为班主任,总结出这样几点:

一、尊重学生,信任为先

作为一个教师,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当然,学生接受你的关爱,是以信任为基础的。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在这种氛围中,你的一言一行,他都会刻意模仿。试想,这时候,你吩咐的事情他能不做吗?所以,要转变学生不好的习惯,首先要从他最闪亮的地方鼓励他,得到他的信任,再去改变他的缺点。这样的改变,他是乐意的,也是有效的。对于小峰这样特殊的学生,我放下架子,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相信他能改好,触动他最柔软的心弦,他就会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

二、一视同仁,公平为先

作为教育者,都喜欢品学兼优的学生,而对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就另眼相待。从某种意义来说,后进生的产生往往是我们不公平教育的结果。

学生调皮捣蛋,就把他排在“特殊位置”上;不遵守宿舍纪律,就设立“特殊寝室”; 用特殊的眼神对待学生;或者用特殊的话语训斥学生;甚至以特殊的方式把学生安置在办公室。这一些都是不公平的。

那怎样对待学生才是公平的呢?我认为一视同仁还不够,而是谁最差我们就要对谁更好。

我认为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能力基础上有所进步,得到合理发展,就是公平。所以对于后进生少做几个题目,降低难度才是公平的。这样不断的肯定、鼓励、甚至是奖励,他们自然就会追求更高的层次的。

三、同学互助,友情渗透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今天,同学的帮助是必不可少的。更何况小组评价给组员带来无形的压力,这种情况下,每个小组都不愿意有后进的学生给组内拖后腿,所以,同学的帮助显得尤为重要。何况,同学之间一旦真诚相待,他们就会无话不说,不但促进了学习,也促进了友谊。他们感受到同学们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们带给他的快乐,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哪一个是不愿意的呢?

在教育观念不断更新的今天,作为班主任,有责任让学生树立信心进而达到育人的目的。只要我们携起手来乘公平之风,捧起关爱之情,燃起互助之火,播下希望之种,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沐浴在师生的关爱之中,从后进转化成为先进,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南郊中学)

上一篇:如何在员工队伍建设中彰显企业品质 下一篇:内植于心 外践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