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组网技术》课程设计

时间:2022-08-23 10:34:27

《实用组网技术》课程设计

摘 要: 作者阐述了《实用组网技术》的课程性质与目标,详细论述了课程设计,包括教学内容设置,课程的组织与安排,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及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等。

关键词: 《实用组网技术》 课程设计 教学内容

1.引言

《实用组网技术》是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职业基础课,是训练学生组网能力和维护网络能力的专业课程。本课程为计算机网络专业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开设,计6学分102课时,另外安排实训25课时,本课程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起到主支撑和促进作用,是网络互联技术、网络信息安全、综合布线施工、网络操作系统管理、网络存储技术、网络规划与设计等专业课程必修的前导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需要从网络的基本概念出发,循序渐进掌握网络基本知识、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网络互联设备、局域网基础知识、局域网硬件设备、局域网软件系统、组建对等网、组建中小型局域网、构建无线局域网、VLAN技术、局域网管理与维护。另外,要求了解常见网络故障的基本排除方法等。通过理论与实验相结合,掌握基本的网络知识及基本的网络互联技术。

因此,本课程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良好的职场素养,坚实的职场技能,掌握先进的网络技术,获取职业认证,熟练利用相关网络设备构建、管理和维护中小型企业网络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通过项目实践,学生能够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强化技能。

2.课程设计

2.1教学内容设置

结合锐捷认证网络课程体系,以RCNA为教学主线,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形成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2.1.1理论教学内容(纯理论+感知阶段)。

依据计算机网络的组网技术,详细讲授网络设备,分清不同层的网络设备,掌握网络设备的基本原理、相关技术、特点等,对网络设备有个清晰了解与感知,此阶段课时所占比例很小,但为后阶段的网络互联与配置、网络设计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学内容涉及网络互连基础、局域网、广域网和网络规划与设计等四部分,遵循必需、够用原则,对较深的专业技术知识尽量使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述,着重介绍技术的应用。

2.1.2实践教学内容(掌握核心技能,灵活应用阶段)。

《实用组网技术》的实践教学分为两层,即网络构建、网络故障排查。

2.1.2.1网络构建:包括网络设备的使用、配置和管理,中小型企业内部网的组建,企业网与Internet互联、广域网接入技术等。

2.1.2.2网络故障排查:包括软件和硬件故障排查,这一部分内容融入到每一个项目实施中。

此阶段以具备行业工程背景设置的网络配置案例为主线,实现工程过程化训练,辅以必要的网络互联与实现理论,使学生切实掌握相关技能。此阶段核心是实现,灵魂是活用,实践为主,理论相辅,交叉进行。

2.1.3教学内容的选取应遵循的原则。

2.1.3.1适宜的案例是课程落实的重点之一,工程案例的选择应与时俱进,广泛吸收新用法、新的技术手段、新的实现方式。

2.1.3.2与国内主流厂商合作,收集、汇总、提炼、遴选教学案例。

2.1.3.3案例应涵盖本课程职场技能要求、具备先进性与实用性。

2.1.3.4每个工程项目案例要求来自实践,具备工程背景,要求有工程背景描述,具体解决问题描述与过程描述,符合工程实际操作步骤与规程。

2.1.3.5对理论教学内容,依据工程案例,整合理论知识,按照必要、实用、够用、有助于案例技能拓展的原则,构成工程案例理论教学内容。

2.2课程的组织与安排

2.2.1采用模块化教学模式。

2.2.2将班级“化整为小”,形成五至六人的团队学习小组,组长负责制。

2.2.3教学、考核以小组为核心。

2.2.4教学环境基于锐捷网络技术实训室。

2.3教学方法

2.3.1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课堂教学,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多媒体教学环境,进行电子课件、动画演示及多媒体视频展示等,使学生直观掌握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2.3.2教师制作相关的实验指导手册,向学生介绍实验目的、背景环境、技术原理、实验要求、实验步骤等。

2.3.3对实验过程的重点、难点做基本解析。

2.3.4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实验内容,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2.4具体表现形式

2.4.1教学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每个模块中都包含一定的基础知识,理论教学主要采用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尽可能短时间内增加学生的知识量,理论知识应用阶段,需要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以自主学习的方式获取更多的知识。并且开放课程网络资源、实验实训室、图书馆、专业资料室等,给学生提供较好的自学和训练条件。

2.4.2实践教学的具体实现。

《实用组网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思路。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将整个实践教学分为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两个环节。

3.结语

本次《实用组网技术》课程改革依据精品课程建设原则进行,内容较为丰富,对于教学内容设计与教学组织安排本了详细论述,下一步的工作是在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两个平行班实施。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浙江省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B042)。

上一篇:关于小学羽毛球训练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新课改理念下职业中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