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找矿工作中物化探方法的应用

时间:2022-08-23 10:16:42

地质找矿工作中物化探方法的应用

摘要:本文以地质找矿工作中物化探方法为研究对象,针对该方法的具体应用问题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地质找矿;物化探方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B026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针对我国资源需求量上升的现状,地质矿产部门逐步加大了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力度。在现今地质找矿过程中,如果单纯根据一些表生露头现象和地质路线填图等传统方法,很难取得找矿突破,漫长的地质找矿历史使大部分浅成矿床或表生富矿都已发现或开采,而隐伏矿体就需要寻求特殊的手段来发掘,地质找矿工作者经长期探索,总结出为区域成矿地质环境研究提供有效的补充信息的物化探方法。目前,物化探找矿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地质找矿工作当中,因为它不仅能够提高地质找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而且提供了找矿依据。本文将对物化探找矿方法进行简要分析和研究,希望为地质找矿工作的应用与发展提供一点借鉴作用。

一、物探化探勘查技术基本情况

我们说的物探,全称为地球物理勘查,其主要包括重力、电法、地震、磁性、放射性以及地温六大类方法。在地质找矿工作中运用物探技术可以提高效率,更加精确的确定矿产所在区域。主要用来寻找和扩大能源矿产、有色金属矿产以及黑色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较之化探来说优势比较明显。我们说的化探,全称为地球化学勘查,在寻找稀有金属以及贵重金属方面,化探较之物探有着独特的优越性,因为化探多解性少,所以具有直接性。伴随着化学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以水系沉积物测量作为主要方式的化探方法也变得更加成熟,解释的方法也逐渐朝着综合化、定量化以及模式化方向发展。当前我国矿产开发面临的现状是露天矿以及容易发现的矿产资源越来越少,隐伏矿的寻找勘探工作成为我们当下地质工作者工作的重心。在地质找矿工作中应用化探技术可以提高人们对地球物质特殊存在形式的认识,促进地质工作者对地球化学勘探方法的研究。

二、我国地质勘探找矿技术工作的现状

就目前来说,能源与资源的充足与稳定逐步成为一个国家实现繁荣富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速发展的工业时代,地质勘探找矿工作对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作用越来越大。针对新时期的国家发展形势与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为了充分做好地质勘察找矿工作,我们采取了建立健全资源开采机制的措施:首先,在环境与资源方面,要实现资源环境与社会建设相结合,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环境与经济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其次,在地质找矿工作方面,应用开发新技术,提高科技含量,规避传统的单一人工的找矿模式,重视科技与技术人员组合的模式;最后,在地质勘察找矿工作的投资与重视方面,应适应工作需要,为找矿单位和投资机构建立一种互利互赢模式,构建良好的地质找矿工作机制。

三、在进行地质找矿时物化探工作的主要原则

1、要注意之前地质考察的实际经验,采取就矿找矿

主要方式有区域地质实际调查、群众报矿、评价古采点等,在这样的找矿思路过程中,物探和化探工作要率先展开,不能在地质工作之后,因为如果物化探工作不及时做好,就会导致信息滞后,影响整体找矿工作。就矿找矿过程中要仔细进行勘察,在已经发现矿产地区的以及矿化点附近,进行大面积普查,因为如果普查面积太小就会错过很多潜在的矿藏。主体矿的产出部分一般都远离已知的矿化表面,所以普查面积一定不能过小。

2、在地质找矿各个阶段应用物化探技术

在进行矿产预查阶段时,物化探技术可以极大提高发现矿床的准确率,在普查阶段对于发现盲矿、确定矿体产状以及连接情况有着重要作用,在普查之后在矿床勘探阶段充分利用物化探技术,也会有新的发现,不仅可以节约勘探费用,还可以缩短勘探周期。比如说我国云南普朗铜矿的发现,在1995年合资公司通过地质资料调查发现了这个铜矿点,然后在当地进行了大比例的化探工作,虽然圈定了一定的有利区域,但并没有新的发现,在2003年,云南省地质调查院物化探所在普朗地区开展了1:2.5万、1:1万磁法和电法工作,确定了磁电异常区域,在经过验证之后确定了异常的真实性,在之后的几年实际地质勘查工作中,不断进行物化探技术的应用,到目前为止,已经基本确定了该矿区的地质条件以及矿产情况,确定为属于一个超大型的铜矿。

3、多种方式开展地质找矿

物化探工作获得地质找矿成果的主要方式可以归结为“区域展开,面中求点”,根据调查现显示,我国有8O%的铁矿产资源是通过查证航磁异常发现的,而基本上所有的金矿床也都是通过查证区域化探异常而发现的。地质找矿中,在寻找金属以及非金属矿方面,要使用直接找矿和间接找矿相结合的方法,比如说我国个旧锡矿矿山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直接找矿,投入电测深、重力、土壤测量以及磁法等方式,但效果不明显,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在之后6O年代初期开始采用大极距电测深,查明岩体隐伏接触带,并结合岩石测量以及地质标志,找到了埋藏深度近千米的高松大型接触带型锡多金属矿床。

四、物化探方法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

物化探资料具有多解性,其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两方面,一种是因地质定性解释,一种是定量反演异常源集合参数。前一种情况通常会导致对矿区的圈定做出错误的判断;后一种会出现对矿产的产状判断失误的现象,一旦在矿床的深度判断上出现误差,会出现找矿过程中找不到主体矿的情况。就是由于物化探资料的解释难度大,使得在找矿过程中的工作难度加大。要想降低找矿工作的难度最根本的就是要降低物化探过程中的多解性:首先,增加观测数据的数量,拓宽数据在空间上的分布;其次,减少工程控制力度,合理运用多种勘探方法降低定性与定量解释的多解性的概率;最后,提高解释者的专业素养,对产生的各种异常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

1、由已知分析未知,注重发现新类型和新矿种

由已知分析未知,这就要求我们凭借依矿找矿的经验推测未知地区的成矿性。但是在由已知分析未知的同时,也要因地制宜,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与此同时,在分析的过程中,要将已确定的矿周围的环境进行科学比较从而找出共同点,得出不同点。

2、要科学合理的分析各种成矿地质条件

在对异常情况进行定性解释的同时,也要对地质成矿的各种条件进行分析。通过科学合理的分析不同的地质条件类型,减少影响异常判断的各种因素,指导物化探找矿工作。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学会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规避找矿工作中出现的干扰现象。

五、改进物化探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1、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

仪器设备对物化探工作的开展十分关键,先进的仪器设备对物化探工作起着推动作用,落后的仪器设备则阻碍物探化工作的发展。就物化探仪器设备的现状而言,明显出现使用年限过长、严重老化的情况,而目前找矿地质的重点是寻找隐藏的盲矿和隐矿,如果缺乏先进的仪器设备,是很难轻易找到的,所以当务之急是更新物化探工作人员的找矿设备和仪器。

3、物化探资料的二次开发

在收集到众多物化探资料以后,要进行合理利用,充分发挥这些资料的价值作用。引进新的经验理论,利用先进技术、软件,结合新的资料,对已整理的物化探资料进行二次开发,采用新的思维方法来分析探讨老资料,从而研究得出成矿的规律,去发现新的物化探方法,这样的话,有利于找矿工作的开展。

结束语

总之,应对其所处的环境、找矿地质工作性质和重点的差异,物化探工作应有针对性、区别对待,选择适宜、有效的物化探工作方法与手段,是取得良好的找矿成果的关键与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少金.试论综合物探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

[2]荆鹏,郭栋.浅谈物探技术在地质勘查中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

上一篇: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下一篇: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