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民用建筑楼板裂缝产生原因与防治

时间:2022-08-23 07:56:51

【摘要】1 楼板裂缝的种类与形式 楼板裂缝的种类和形式是多样性的,我们先了解裂缝的种类与形式,以此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1.1 裂缝的种类 ⑴结构型裂缝:由于设计、施工、非正常使用等原...

试析民用建筑楼板裂缝产生原因与防治

摘 要:民用建筑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因此各参建单位都十分重视民用建筑的施工质量,特别关注楼板裂缝导致的渗漏问题,然而裂缝产生的因素较多,本文分别从设计、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方面来探讨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民用建筑;楼板裂缝;成因;防治措施

Abstract: The civil build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vital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units hav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civil construction, special attention to leakage problem of floor cracks caused by many factors, however, cracks, this paper from the aspects of design, construction, building materials, the use of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Key words: civil construction; crack; cause; preven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4

1 楼板裂缝的种类与形式

楼板裂缝的种类和形式是多样性的,我们先了解裂缝的种类与形式,以此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1.1 裂缝的种类

⑴结构型裂缝:由于设计、施工、非正常使用等原因而造成结构裂缝,如结构配筋、楼板厚度、施工过程中主筋位置放置错误、使用荷载不合理等原因,此裂缝一般多出现在钢筋混凝土楼板的角部,裂缝呈 45°角蔓延;

⑵温度裂缝:多为贯通裂缝,纵横交错,裂缝宽度沿结构受力方向蔓延,受温度影响较为明显,冬宽夏细,一般在使用过程中普遍出现此裂缝;

⑶收缩裂缝:在混凝土凝固过程中,由于材料特性和施工养护不足而产生干缩现象,多发生在混凝土构件面层上,裂缝浅而细,形式多为不规则;

⑷构造裂缝:因建筑物体型布置突变、薄弱部位处理不妥造成,一般为贯通型裂缝,多在造型不规则的楼板中产生此裂缝。

1.2 裂缝的形式

⑴板面四角斜裂缝:这种裂缝出现在板面的四个角,裂缝方向与板边几乎成 45 度角;

⑵板底跨中裂缝:这种裂缝出现在板底,垂直于受力钢筋;

⑶板底平行于短跨受力钢筋方向的裂缝:这种裂缝出现在板底,平行于短跨受力钢筋方向;

⑷板底对角线处裂缝:这种裂缝出现在板底,沿着板的对角线方向;

⑸板面龟裂:这种裂缝是板面规则裂缝,深度一般为 3~5mm,裂缝宽度

⑹板底不规则裂缝:这种裂缝出现在板底,呈不规则状,且无一定的位置;

⑺局部内隔墙下板底裂缝:这种裂缝出现在内隔墙处的板底;

⑻预埋管线处的裂缝:这种裂缝出现在预埋管线的下面(板底)或上面(板面);

⑼板面四周裂缝:这种裂缝出现在板面,沿板的四边近墙处。

2 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成因

根据以上楼板裂缝产生的种类与形式,我们分别从设计、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方面进一步探讨裂缝的成因。

2.1 设计方面

⑴设计板厚不够,又不做挠度验算,整体挠度偏大,引起板四角裂缝;

⑵设计结构时安全储备偏小,配筋不足或截面较小,使梁板成型后刚度差,整体挠度偏大,引起板四角裂缝;

⑶房屋较长时未设置伸缩缝,在薄弱环节产生收缩裂缝;

⑷基础设计处理不当,引起不均匀沉降,使上部结构产生附加应力,导致楼板裂缝;

⑸楼板双向受力,按单向板配筋,引起裂缝;

⑹设计人员理论与实际脱离,除按理论计算配筋外,必要部位没有加配构造钢筋,直接导致在薄弱位置开裂。

2.2 建筑材料自身因素

⑴钢筋方面:为节省成本,现浇板所用钢筋为一些小厂家生产的钢筋,质量严重不合格,钢筋的延性、韧性和可焊性都较差,抗拉强度低,很容易产生裂缝;

⑵混凝土采用骨料(砂石)质量不好,级配不好,含泥量大,含粉量大,使用细石和细砂;

⑶采用水化热较大的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硬结过程中将会收缩.当楼板受到约束,混凝土的收缩将会在楼板内产生内力,使混凝土受拉应力的作用,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楼板就会开裂出现裂缝。

2.3 施工方面

⑴由于施工工期紧,施工进度快,加之模板配备数量不足,连续多层支模施工,出现非预期的早拆模,拆模后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规范要求,导致挠曲增大,较易产生结构性裂缝;

⑵楼板钢筋绑扎时未按图施工,板的四周支座处钢筋、底筋、阳角处放射形钢筋的绑扎位置不正确,在混凝土浇捣时,操作人员随意踩踏钢筋,使这些钢筋落到下面,混凝土浇捣后此处保护层变大,板的计算厚度减小,楼板受力后出现裂缝;

⑶楼板混凝土浇捣时,未进行有效的板厚控制措施,很难保证板的厚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当板的厚度小于这些要求时,容易导致出现裂缝;

⑷混凝土浇捣后,没有及时浇水养护,没有保证一定的养护期,也没有采用其他有效措,混凝土强度尚未达到规范允许值时(规范要求 1.2MPa),就安排后续工序施工,甚至吊运重物冲击楼板,使楼板出现不规则裂缝;

⑸由于现场质量管理体系混乱,技术质量管理责任制不落实。技术交底、技术复核、过程控制不到位,部分企业管理人员、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不能胜任。进度计划安排时,不考虑混凝土的养护期,或施工现场未创造混凝土养护条件,不能保证混凝土得到养护。以上所述都是会间接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2.4 不当使用的原因

在施工过程中任意堆放重物在楼板面,超过设计要求的施工荷载,造成楼板挠度过大,造成楼板开裂。特别在建筑投入使用后,业主任意改变建筑的使用用途,违反设计荷载的要求,直接影响楼板开裂。

3 楼板裂缝的综合防治措施

3.1 设计方面

⑴在结构设计时,对于钢筋混凝土楼板应尽量避免过大的跨度,可以通过增加次梁根数来减小板的跨度,以避免板的厚度过大,板的跨中挠度过大,从而导致板的跨中与支座裂缝过大,从而提高现浇板的可靠度与安全性;

⑵在平面布置上应该尽量规则,减少凹凸转角、体形突变等,这些位置往往是薄弱部位,存在着应力集中,在受到混凝土收缩及出现温差变化时而容易产生裂缝。另外,房屋的设计长度较大时,可按照规范要求适当增加伸缩缝,以此有效控制由温差应力导致的楼板开裂;

⑶加强构造配筋,为避免阳角出现斜裂缝,应在阳角配置放射筋 (特别在建筑物端部),长度大于 1/3 跨(不少于 1.5~2.0m):上部支座处负弯矩钢筋宜每隔 1根设置 1 根通长筋,以抵抗板中裂缝及端头裂缝。除受力筋满足要求外,分布筋间距应适当加密,间距 150~200mm。使楼板受力均匀,增强混凝土抵抗温度、干缩变形的能力。当选用冷轧扭钢筋时,最小配筋率应满足规范要求;

⑷在设计管线敷设时,预埋电线管位置应设置在楼板上下两皮钢筋当中,严禁两根管线交错叠放,可采用接线盒方式。当楼板厚度较薄时,应在管线外侧增加钢丝网。

3.2 材料方面

⑴合理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坍落度,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全盘考虑,多用骨料、少用粉料,以减少裂缝产生。坍落度应适当控制,不宜过大,尽可能减少混凝土的流动性。应选用高等级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减少水泥用量和水化热;

⑵严格控制混凝土掺合料的掺量,混凝土掺合料的掺量比例应合理,以保证混凝土早期强度,提高混凝土的抗拉性能。控制混凝土水灰比和最大用水量;

⑶严格原材料检验试验,在拌制混凝土之前,必须按规定对水泥、粗细骨料、外加剂等进行检验复试.不合格的材料不得使用。

3.3 施工方面

⑴合理确定工期,施工单位应在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施工工期与进度计划;

⑵楼板混凝土浇 捣 完 成 后 , 其 强 度 未 达 到1.2N/mm,施工人员不得在楼面操作及堆载材料;

⑶楼板混凝土浇捣完毕后,根据当时室外气温,确定养护方案,混凝土在浇筑完后 12h 内,必须进行浇水养护。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浇水养护不得少于 7d;对掺用缓凝剂或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浇水养护不得少于14d;

⑷模板的周转配置,应考虑到规定的拆模时间。跨度大于 2m 小于 8m 的现浇楼板,其拆模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标准值的 75%;当跨度大于 8m 时,拆模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其标准值的 100%,防止过早拆模引起的混凝土损伤。同时,模板支撑立杆下部与楼面接触部位应设楔子顶紧,防止混凝土在浇捣过程中变形;

⑸在配备混凝土运输车辆时,应充分考虑交通路况的影响,确保混凝土浇捣的连续性,减少施工冷缝。当混凝土浇捣中停歇时间过长时,应采取接浆处理等应急措施。

4 结语

民用建筑楼板的裂缝控制,不能单从施工方面着手控制,应从设计、建筑材料、施工、使用方面综合考虑,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程进行施工,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楼板开裂的现象继续出现。

【参考文献】

[1]李钜良.楼板裂缝成因及处理措施浅析[J].广东科技,2006,(08).

[2]冯玉龙.对民用建筑楼面裂缝的产生原因与防治措施[J].华章.2013(02).

[3]陈锦昌.住宅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建筑施工.2001(01)

[4]方匡国.住宅建筑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防控措施探讨[J].华章.2011(05)

上一篇:对数字地籍测绘相关问题的全面探讨 下一篇:探讨管道工程造价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