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模式下资金监控系统构建

时间:2022-08-23 07:16:50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模式下资金监控系统构建

资金监控作为资金集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防范集团财务风险,提升集团资金协同效应、减少信息不对称,科学开展绩效考评,维护集团整体利益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已有部分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但结合资金集中管理财务公司模式进行深入探讨的较少,已有研究几乎都是从非信息化的角度对资金监控进行分析阐述。本文在回顾相关文献及资金监控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模式下资金监控现状,构建了适应集团发展需要的资金监控系统,以实现资金安全集中、高效运作与资金效益、效率的科学评价。

一、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一)文献回顾 目前我国鲜有学者针对财务公司模式下资金监控进行深入地研究,大多数学者只是宽泛地对企业集团资金监控措施提出了不同见解,且几乎都是从非信息化监控的角度进行分析阐述,如人员安排监控(汤谷良,2003)、结算监控(袁琳,2001)、预算管理监控(于增彪,2001)、内部控制监控等。对于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财务公司模式来说,仅从某个单一角度对资金监控进行研究未免显得单薄,并且随着信息化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完善的资金监控体系应以信息化为支撑,通过信息化手段固化资金监控流程,从而使资金监控可靠、高效,为确保企业集团资金安全与效益、效率最大化保驾护航。因此,本文期望对以往的企业集团资金监控研究进一步拓展,以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模式下的资金监控为对象,信息化手段为核心,同时辅助其他监控手段,构建全面、高效、实用的资金监控系统,以促进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模式下资金监控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理论基础 企业集团的实质是一组以资本关系为核心的契约关系和层级结构,集团出资人以其投入的资金享有相应的权利,进而凭借此权利对成员单位进行管理――即集团以资金为纽带,借助资金管理实现产权管理,从而促进集团战略目标与计划的实现,而资金监控正是体现并保证出资人权利的一道关键环节。对于我国企业集团而已,内部复杂的委托关系、资金监控体系不完善、信息化程度不足等问题大大影响了资金监控效果。

(1)委托理论。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下,与“监管”问题最密切的理论之一就是委托理论,其主要观点为:现代企业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所有者(股东)委托经营者(人)行使企业的控制权,在这种委托关系中股东享有剩余收益的索取权,其目标是追求股东权益的最大化;经营者享有经营权和劳动报酬索取权,其目标是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的信息不对称,委托人须采取措施以防范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发生。对于企业集团资金监控来说:一方面,企业集团与单一企业相比委托关系更为复杂――集团总部出资人行使所有权职能,企业集团内部关系的实质是集团总部与其它成员单位的委托关系,并且我国企业集团特殊的成立背景导致法人关系层级较多,母子公司间关系相对松散,集团总部控制力容易受到削弱;另一方面,资金本身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所以资金容易被拥有信息优势的各成员单位滥用,从而损害委托人的利益或者使企业集团错过更好的投资机会。为了减少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发生的可能性,使人和委托人的利益目标尽可能趋向一致,企业集团可通过资金监控获得知情权,有效约束成员单位的经济行为,增强对成员单位的财务控制力度,从而维护集团整体利益。

(2)系统论。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认为:系统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应用系统的观点研究问题;整体性、关联性、时序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等是所有系统共同的基本特征;系统论的任务,不仅是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规律,更重要地还在于利用这些规律去控制、管理、改造或创造一个系统,使它的存在与发展满足需求。对于财务公司模式下的资金监控管理,涉及的对象不仅仅是企业集团内部资金,同时还涉及集团总部、分子公司、财务公司三者在资金监控中的角色,复杂的委托关系环境等。因此企业集团应在系统论的指导下构建完善的资金监控系统,使资金监控系统各组成要素在统一目标的引领下, 紧密联系、有机融合、顺畅运作,并且能及时调节从而主动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以提升资金监控的动态性与可持续性。

(3)耗散结构理论。20世纪70年代,普里高津(I・Prigogine)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其主要观点为:系统有着无序性发展的自然趋势,但其与外界环境不断地交换信息、能量和物质(获取负熵,抵消系统自身的熵增),可从原来的无序性状态转变为有序结构(空间、时间和功能上),即耗散结构。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满足耗散结构的四个特征――开放、非平衡、非线性和存在涨落,而资金管理活动贯穿于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之中,因此耗散结构理论适合指导资金监控系统的构建,其主要指导意义在于:一是有助于集团管理者认识管理效率存在递减的规律,为了防止资金运行向无序和混乱状态发展,开展资金监控即增加“负熵”是十分必要的;二是有助于推动集团管理者主动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动态调整资金监控系统,使资金监控系统不断地与外部环境进行信息、能量和物质的交换以增加负熵,使资金集中管理有序度的增加大于无序度的增加,进而形成新的更高级的有序结构;三是在企业管理中,创新是增加管理负熵的基本途径,离开创新理念和行动将无法避免管理效率的降低,因此在构建资金监控系统时,应注意预留未来创新管理的空间,随时准备迎接新变化的挑战。

二、资金监控管理现状

(一)集团总部、分子公司、财务公司在资金监控管理中的定位模糊或不恰当 财务公司模式下的资金集中管理涉及的主体主要包括集团总部、分子公司和财务公司,要取得良好的资金监控效果就应恰当地对三者进行定位,使其各司其职,形成协同效应。而我国大多数企业集团在实施资金监控时,往往出现资金监控职责在三者间存在重叠或真空;集团总部一管到底,分子公司与财务公司无所事事;企业集团将资金监控职责完全赋予财务公司,集团总部与分子公司对资金监控漠不关心等局面,从而影响资金监控的完整性与有效性,使资金监控效果大打折扣。

(二)资金监控制度不统一 许多企业集团是由原来已有的关联性较低的企业联合组建而成,集团一体化程度较低,集团化管控力度较弱,财务公司、成员单位有各自的资金监控管理制度,且水平参差不齐。制度不统一导致了资金监控权限配置混乱,监控流程不畅,监控管理时容易出现多头决策,使得企业集团无法有效对资金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监控,制约了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效能的发挥。

(三)资金监控信息化程度较低 虽然我国许多企业集团建立了财务公司,但仍未构建统一、集成、高效的资金集中管理信息化平台,资金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集团总部要了解资金信息时,往往是各层级单位逐级上报相关数据或财务报表,因此集团总部无法对企业集团及各分子公司的资金存量与流量实施有效地管理、监督和控制,资金监控处于被动状态。此外,由于资金监控信息化程度较低,无法将监控预警条件内置于资金集中管理信息化平台中,而只能通过人工方式对异动数据进行查询监督,严重影响了资金风险预警效果。

(四)资金监控手段不全面 目前我国多数企业集团的资金监控手段仅局限于资金监控制度约束,手段单一与落后,而没有将信息化监控、预算管理监控、内部控制监控、人员安排监控、监控考核评价等手段有效融合,从而导致企业集团资金监控管理水平较低,资金监控乏力,仍有大量资金在体外循环或被用于风险极高的项目,无法满足企业集团资金监控的需求。

三、资金监控系统构建基本原则

(一)整体控制原则 企业集团资金监控是一项涉及面广、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资金监控应遵循整体监控的原则,即各个控制环节与模块应在统一监控目标的指引下,做到层次分明,环环相扣,实现无缝闭环管控。

(二)责权利相结合原则 在财务公司模式下,需协调好集团总部、分子公司、财务公司在资金监控活动中职责,明确各自的责权利,这也是资金监控系统发挥约束与控制、激励效用的必备前提之一。对于集团总部、分子公司、财务公司在资金监控系统中的权责,下文将具体叙述。除了明确的权责外,健全的资金监控系统应平衡好资金监控主体各自的利益:对于总部来说,通过资金监控能加强资金资源优化配置能力,降低集团财务风险,提升集团整体效益,如南方电网公司2013年借助新搭建的资金监控系统实现资金效益20.5亿元,财务费用首次实现同比下降;对于财务公司来说,在资金集中管理财务公司模式下其扮演着“结算管理中心、资金池管理中心、票据池管理中心、投融资管理中心”的角色,主要负责集团资金监控业务的具体开展,因此增强了财务公司与集团外部金融机构及内部分子公司的议价能力,有利于财务公司的发展壮大;对于分子公司来说,虽然失去了资金的处置权,贷款议价能力有所降低,但集团总部可对切实执行资金管理制度、积极配合资金监控工作、资金安全运行等方面表现较好的分子公司给予奖励(例如给予存贷款内部优惠利率等)。此外,无论是总部、财务公司还是各分子公司,只要是资金监控工作到位、资金运营安全、资金效益与效率有所改善,各资金监控主体都应给予相关人员适当的物质或精神奖励,以促进资金监控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成本效益原则 资金监控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集团资金安全,提升集团资金运营效益与效率。若构建资金监控系统所花费的成本大于其产生的收益,资金监控就失去了实施的意义,因此企业集团应在坚持成本效益的原则下构建资金监控系统。

(四)预防式监控为主原则 完善的资金监控系统应以预防式监控为主,根据资金监控需求设置科学合理的监控规则并嵌入到系统中,自动定时检测异常状况,从而及时发现资金各项业务过程中的异常点,有效规避重大资金风险事项的发生。

(五)例外管理原则 企业集团资金监控系统应将把例外事项作为重点监控对象,以提高监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例外事项主要是指差异出现频率较高、差异额较大以及关系集团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资金事项。

四、资金监控系统构建目标

(一)减少违规操作,确保资金安全 资金监控系统应对不规范的银行账户开立、变更、注销等资金操作业务进行自动识别,并对其进行限制,使每一项业务都能依据其业务属性和操作者的权限自动进入规范操作程序,并留下清晰完整的业务痕迹,从而确保资金安全。

(二)加强资金计划管控 资金监控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支持资金计划的上报、审批、下达,并在相关资金业务流程中嵌入计划管控功能──根据年度预算数据,制定月度资金使用计划,并滚动分解至周、日的资金支付计划,确保每一笔资金在有资金计划的前提下才能支付。

(三)强化资金风险管理 通过资金监控系统,在资金集中管理各项业务流程中对资金流向、余额等风险点设置符合资金管理需要的风险预警条件,由系统从大量的数据信息中根据预先设定的预警条件进行过滤,获取异动数据,确保发现资金信息异常时能够及时预警,从而强化资金风险管理水平。

(四)提升决策支撑能力与考核评价水平 一方面,资金监控系统应及时、准确地反映企业集团各层级单位的资金实时流量、流向与存量,从而促进管理者科学地做出资金运营决策,从整体上对全集团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统一调度,减少资金沉淀,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与效率。另一方面,资金监控系统应根据日常监控结果,为企业集团资金管理考核评价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

五、资金监控系统构建步骤

(一)总体框架 在财务公司模式下企业集团构建的资金集中管理信息化平台,其资金监控范围应涵盖分子公司及所属单位全部银行账户的收支管理、资金池管理、票据池管理、投融资管理等方面,并在资金集中管理信息化平台中嵌入资金监控预警指标和资金预警快速反应处理流程。将信息技术与资金管理相融合,利用信息化手段在线监控资金流向、流量与存量,自动实施资金、账务、营销、金融机构账户数据的相互稽核,同时对资金异常信息进行分析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从而高效地对资金风险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管控,确保资金风险可控、在控,为资金优化配置与资金管理考核奠定良好基础。

(二)监控权限配置 为了提升企业集团资金监控效果,应对集团总部、财务公司、分子公司在资金监控管理中的权限进行合理配置,使“集团总部的指导作用、财务公司的专业能力、分子公司的安全与规范运作”有效结合,实现资金监控的三轮驱动,促进整个监控系统的有序运行。具体来说,集团总部承担资金监控目标、体系、制度与流程制定,集团资金监控活动督导和资金例外事项决策的职责,指导财务公司与分子公司开展资金监控业务;财务公司是集团资金监控的主要运作平台,扮演资金监控中心的角色,负责组织开展日常银行账户监控、收支余监控、资金计划监控、票据监控、融资监控、对账监控、监控分析等业务;分子公司是资金安全运行和资金计划执行的责任主体,承担本单位资金安全和规范运作的职责,负责执行集团资金监控制度及按流程办理资金业务,监控本单位的资金流向、流量与存量,确保资金安全。

(三)监控系统平台 监控系统平台是资金监控系统的核心,是以信息化的方式对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各项业务进行监管。笔者认为在财务公司模式下资金监控系统平台应包含计划控制、流程控制、实时监控、考核评价等管理要素,因此资金监控系统应包含“收支余监控、银行账户监控、票据监控、投融资监控、对账监控、资金计划监控、监控分析”七个模块,以强化对资金集中管理的全过程监控预警,保障资金安全运作,优化资源配置。下面将从“技术架构、部署方式与系统集成、模块功能”三个方面,对资金监控系统平台进行阐述。

(1)技术架构。技术架构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体系结构,是建立于J2EE平台之上的多层应用架构,具有良好的伸缩性、可维护性、可靠性、可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各层说明如下:

一是数据层。数据层:存储资金监控系统的结构化数据及非结构化数据及提供操作支持环境。

二是应用层。应用层主要包括:基础组件层、基础组件适配器层、基础服务、应用逻辑层。基础组件层:在资金监控系统技术架构中基础组件层为其上层提供技术支持,为最基础的组件服务。资金监控系统主要组件包括系统设置组件包、报表处理组件包、客户端表现组件参数维护组件包、输入、输出、打印模板参数维护组件包、安全策略组件、审计与警告组件、数据访问组件包、工作流引擎等组件。基础组件适配器层:以面向服务设计,隔离产品具体特性,在资金监控系统技术架构中是基础组件对上层应用的接口。基础组件适配器层对上层采用与产品无关的接口、对下层采用与产品相关的接口。基础服务层:封装复用上层应用需要的各种服务,是资金监控系统技术架构中的服务提供层。它可以避免重复开发,为其上层提供面向业务的接口。资金监控系统基础服务层可将需要与外界交互的数据信息到对外接口模块,实现与外界的应用集成,是未来应用扩展的开发平台。对外服务接口模块采用Web Service(XML/HTTP)的方式与外部系统进行交互。通过该层,资金监控系统实现了与各银行系统数据的交互。应用逻辑层:该层是在基础服务层的基础上,实现具体的业务功能和流程。资金监控系统应用逻辑层可将需要与外界交互的数据信息到对外接口模块,实现与外界的应用集成,对其上层可采用内部协议,对外服务接口模块采用Web Service(XML/HTTP)的方式与外部系统进行交互。资金监控系统通过该层,实现了银行采集数据的处理,实现了账户管理、账户监控、流程审批、数据查询等业务功能。

三是表现层。应用展现层:技术架构中提供给用户的应用展现界面。资金监控系统采用最新的JAVA JSF技术实现了与C/S技术对应的大量可视化图形控件,其中包括菜单、下拉列表、通用对话框、日历、选择控件、编辑控件等,用户界面采用基于JSF组件调用的JSP网页,从而更好的展现应用界面。终端交互层:访问资金监控系统的入口,包括PC客户端、便携式终端设备等。资金调度与监控系统的B/S表现层基于JAVA JSP技术,采用了先进的JAVA JSF组件技术,客户端用户通过内嵌JSF组件的JSP网页进行系统操作,进行账户开通、变更、撤销、审批、查询等业务处理。

(2)部署方式与系统集成。

一是部署方式。由于资金收入和支出交易大部分是成员单位在金融机构的各地分支机构完成,客观上有自主精细化管理需求,因此资金监控系统宜采用两级数据中心管理模式──通过财务公司部署一级数据中心,各分子公司部署二级数据中心,形成两级数据中心的部署模式,即财务公司代表集团总部、各分子公司与各银行统一签订协议,与各银行系统进行专线直连,对集团总部、各分子公司所有单位银行数据进行采集,传递到资金监控系统;财务公司、集团总部通过资金监控系统监控各单位资金情况。财务公司接收集团总部的监控要求对集团资金进行监控,集团总部接收财务公司的监控报告从而掌控集团资金状况; 分子公司数据中心部署集团二级数据库,通过广域网络连接通道接收财务公司下发资金数据, 分子公司根据管理需求,形成各类资金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分子公司下级单位通过资金系统客户端,直接连接其上级单位二级数据中心,进行资金业务处理。

二是系统集成。与银行系统的集成:资金监控系统通过银行专线网络,使用银行提供的安全认证机制和银企直连接口,实现银企直连――即资金监控系统采用财务公司与各银行总行直连的方式,财务公司通过银行接口直接采集集团总部及各成员单位的账户数据(包括银行当日交易信息明细、银行账户当日余额信息、银行历史交易信息明细、银行历史账户余额信息、银行对账单等),然后把采集的数据传递到各分、子公司的数据库中。同时预留接口,使监控系统具备良好的灵活性、兼容性、扩展性,从而支持二次开发与节约开发成本。与财务管理等系统的集成:资金监控系统应做好系统接口的设计与预留,实现资金监控系统与财务管理系统核算管理、预算管理等模块,营销管理、决策分析等系统的动态数据交互,开展各系统相关数据与银行数据的自动比对与勾稽,促进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工作高效开展。

(3)模块功能。资金监控系统主要包括“银行账户监控、资金计划监控、收支余监控、票据监控、投融资监控、对账监控、监控分析”七大模块,以促进企业集团建立全面监控、安全高效的资金监控模式,实现对资金存量、流量与流向的在线监控,促进企业集团实现防范资金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使用成本的资金管理目标。具体来说,各模块功能如下:

第一是银行账户监控。企业集团根据银行账户标准化管理要求,根据预先设置的权限,对集团各层级单位银行账户的开立、变更和撤销进行审批和备案,监控系统对银行账户违规操作进行监控预警与限制。

第二是资金计划监控。对上下级单位间资金计划的申报、审核、汇总、下达、调整进行监控,以确保资金计划的合理性与准确性。所有支出须纳入月度现金流计划,各级单位计划内资金不受影响,计划外资金支付需求须按预先设置的权限经审批后方可支付。此外,每月测算资金计划执行准确率,以作为资金管理考核评价的依据之一。

第三是收支余监控。针对不同业务从不同维度设置预警指标(如资金往来单位、资金账户类型、资金余额、资金发生额等)及相应的监控阀值与预警级别,通过银企互联从银行获取资金数据,对资金流量、流向及存量进行实时在线监控、异常预警与及时处理。

第四是票据监控。财务公司作为票据池中心将集团成员企业手中的大量票据集中起来,对票据签发、贴现、转让、兑付、到期提示、抵押、托收、核销、作废等业务进行集中管理,资金监控系统对以上业务进行跟踪监控,确保票据业务及时、合规处理。

第五是投融资监控。一方面,企业集团开展短期投资(如短期有价证券投资、购买国债、短融债等)和对外金融股权性投资时,资金监控系统对投资合同签订、收益分配等环节进行监控,以提升投资的科学性与及时回收投资收益现金流。另一方面,对集团各级单位融资合同的签订、新增、变更等业务进行监控,对还款利息进行预测并结合资金情况进行融资风险预警;此外提前对到期还款进行提醒,避免出现违约。

第六是对账监控。通过资金监控系统对账功能,开展资金池资金归集交易核对、银行对账单与资金监控数据核对、银行对账单与银行日记账数据核对等对账业务,结合预先设置的对账预警指标监控异常交易。

第七是监控分析,对资金计划执行情况、资金存量、资金流量、KPI指标情况、银行账户、投融资、票据等资金监控对象进行全面监控分析,根据设置的监控规则定时检测异常状况,并对预警信息进行在线处理。同时监控分析结果将作为企业集团考核分子公司、财务公司资金管理绩效的重要依据。

(四)监控保障措施 为了使资金监控系统运行充分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确保资金监控系统充分发挥效用,以适应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模式资金集中管理发展需要,资金监控系统除了具备硬实力外,还需具备以下软实力。

(1)转变管理观念。为适应经营环境的变化,确保资金运作安全、高效,企业集团应转变资金监控管理理念,从只关注眼前的静态管理向关注未来的动态管理转变,即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发展战略调整、组织架构调整等相关因素,及时、合理地调整资金监控重点与优化监控手段,在资金管理效益与效率方面抢得先机。

(2)完善相关制度建设。企业集团应完善相关资金管理制度(如资金管理制度、银行账户管理制度、大额资金支付联签制度、资金内部审计制度等),将各单位、相关职能部门在资金管理相关业务中的权责以制度方式明确下来,并形成资金决策与岗位制衡机制,防止一人独断,克服决策的片面性,使资金业务按制度开展,规范运作。

(3)健全资金风险管理体系。企业集团应将资金结算、资金调度、票据池、投融资等业务纳入资金风险管理对象,通过建立资金安全风险库、风险计量标准、风险识别工具、风险应对策略、风险预警处理流程等措施,建设科学规范的风险预警体系和风险定期报告制度,以降低资金风险,确保资金安全。

(4)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一方面,企业集团应积极开展内部审计,不仅应对资金信息的真实性与合法性进行审计和监督,更重要的是对资金管理相关规章制度贯彻执行情况和资金重大决策开展审计和监督,强化事前预防与事中控制,以确保各项资金业务在合规的程序下进行。同时,集团应建立资金定期、不定期现场检查机制,及时发现资金的使用、结余等是否异常。另一方面,企业集团应在资金内部监督检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借助外部监督,结合年度决算审计开展资金安全审计。

(5)加强资金监控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资金监控涉及财务、金融、信息化、风险等方面的内容,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金监控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队伍,为企业集团资金监控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持:一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激励有效、约束有力的分配激励机制;二是建立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的人才配置双轮驱动机制,加强任职资格管理,使资金监控队伍人员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三是加大人才队伍培训与交流的力度、广度和深度,提升资金监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职业判断能力。

六、结论

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开始选择以财务公司为载体实施资金集中管理,资金监控作为资金集中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加强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与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资金监控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模式下资金监控管理现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适合管理发展需要的资金监控系统,期望推动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模式下资金监控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此外,笔者认为要使资金监控充分发挥实效,而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集团管理者应高度重视信息化与资金管理业务的结合,做好资金监控信息化平台的顶层设计与开发维护,并且应打造一支精通资金业务与信息化的专业开发、维护队伍,从而使资金监控系统功能满足集团管理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于增彪:《我国集团公司预算管理运行体系的新模式》,《会计研究》2001年第8期。

[2]汤谷良:《当前财务管理中几个热点问题的悖论》,《财务与会计》2003年第8期。

[3]孙静芹:《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4]张敏颖:《基于ERP系统的货币资金实时监控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作者系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上一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审计实践探索 下一篇:谁说刺猬不能相拥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