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桥梁建设中的挂篮施工技术

时间:2022-08-23 12:59:00

浅议桥梁建设中的挂篮施工技术

摘 要: 下文作者结合本人在桥梁施工中的相关经验,详细的阐述了桥梁建设中的单侧 悬臂挂篮技术施工及质量控制,以下仅供参考。

关键词: 桥梁建设 施工技术挂篮 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发达的交通建设足以推动经济的进步和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桥梁建设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单侧悬臂挂篮方法的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 它具有施工作业灵活、简便、易于控制的优点,因而受到了众多桥梁建设技术人员的青睐,在当前桥梁施工中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1单侧悬臂挂篮的介绍

1.1 理论含义

单侧悬臂挂篮方法是悬臂浇筑方法之一,它借助于单侧的悬臂浇筑设备,来组织开展施工作业,主框架、模板、吊施操作系统、走形控制装置以及系统操作平台等,都是其施工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其中,主框架用来对各种荷载以及重力进行支护; 而模板中的内模应用于支撑流动、滑行作业中的滑梁,外模则以地模及侧模共同作用对整体系统进行支护; 走形控制装置用来控制挂篮的前行滑动力以及挂篮走向,保证施工人员对于挂篮进行有效控制;吊施与操作系统,则用来负责主持该工程施工的具体调度工作。

1.2 应用优势

桥梁施工队伍使用单侧悬臂挂篮的施工组织开展施工,可以显著地提升工程施工的质量,为工程施工工作带来多方面的助益。具体来讲,该技术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即:1) 以单侧悬臂挂篮方法进行施工,可以借助于走形控制系统等装置,将桥梁底线控制于完整状态,以尽可能消减桥梁变形幅度,使桥梁建设形状得到有效的维护; 2) 使用单侧悬臂的挂篮方法,还能够提升其施工的机械程度,明显降低工程的劳动强度,使工程建设进度加快、周期缩短,进而有助于各项工作的及时高质量完成。

1.3 方法分类

目前,单侧的悬臂挂篮法主要可分为斜拉式以及桁架式两类,这两种方法又可分别进行进一步的分类,各类方法均具有自身独特的使用特点。1) 斜拉式的挂篮法又存在三角及滑动斜拉两种,其中三角斜拉可以借助三角形的稳定性,达到对于挂篮的有效固定,滑动斜拉则可以充分降低作业中产生的摩擦力,以推动挂篮的有效前行。2) 桁架式的挂篮法则包括存在弓弦与菱形的区别,其前者具有均衡的结构受力性能,以及良好的作业强度及效率,而后者则具有相对简洁的自身结构,便于提升施工的灵活性及便捷性。

2 桥梁施工中单侧悬臂挂篮运用的质量控制要点

2.1 安装控制

施工人员利用单侧的悬臂挂篮方法进行桥梁施工,首先必须精确、完整地将各部分的装置安装妥当,以避免施工应用中,由于装置失调而影响施工进度,或诱发安全事故、质量问题。具体来讲,在安装挂篮时,应当从以下几点策略入手进行具体控制:

1) 施工人员要在进行安装之前,做好对于安装场所的勘察,查看该场所的安全度、可靠性、可行性,在确定该场所符合要求后,认真设立各项安全防护设备,并认真落实对于安装施工人员的保护,且要根据场地的实际状况,设计出安全预警及处理方案,以提升安装施工的安全程度。

2) 施工人员要根据挂篮安装要求,做好对于各个安装步骤的考察分析,并将各项压力向下测试落到实处,做到对于各个工程桥段的尺寸以及弧度等参数的有效把握,然后,在具体开展安装工作之前,根据安装流程及实际状况,设计出合理的安装工作规划方案及设计图,保证安装图纸的清晰性,以维持安装施工的正确性。

3) 施工人员应当严格地遵循安装规范流程进行安装工作,即:主框架悬吊装备底架外侧模板操作平台,且要布置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全部安装过程进行现场动态巡视调查。同时,还要根据不同装置的安装要求,做好对于各个装置构件以及结构等的检验,以底架为例,施工人员必须全面检查其纵横两个方向梁体结合的合理性,而操作台安装则需要保证各个零件、构造、结构等是否符合标准,起吊设备则要查看是否能完成吊装任务,组装顺序是否正确。

2.2 预压控制

挂篮预压主要目的就是根据预压测量的数据,验证挂篮是否具有足够的稳定性,计算弹性变形、非弹性变形等指导现场施工的数据,并验证受力后的挠度是否在设计的容许范围内;预压主要有沙袋预压、水箱预压和使用千斤顶预压三种方式:

1) 砂袋堆载预压

堆积砂袋可模拟实际截面上混凝土重量的分布来对挂篮进行加载,要求基本与施工现场情况相一致,但加载工作量大,必须对称堆载,否则就会造成偏载倾斜甚至垮塌。

2)水箱预压

水箱预压需要根据图纸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作专门的水箱,加载、卸载方法简单容易控制,但对水箱的密封性和水箱侧壁的刚度要求高。

3)使用千斤顶、钢绞线对挂篮进行反拉预压

千斤顶张拉预压可使用已有的张拉设备,准确、方便,而且安全、经济,劳动强度低、周期短,而且不受天气的影响;挂篮在加载过程中注意两侧挂篮采取对称加载的方法进行加载,千斤顶加载一般分五级进行张拉,按照10%、50%、75%、90%、100%进行加载。

2.3具体控制

目前,挠度及混凝土模块存在的误差,是影响单侧悬臂挂篮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在进行实际的挂篮施工时,必须严格做好对于挠度及误差的控制,以避免各种常见问题的发生。本文下面就分析一下二者的控制策略:

1) 挠度控制方面,需要将影响挠度数值的所有因素,比如,悬臂装置设备、桥梁梁体、人员、其他施工设备、风等的重力荷载以及外部温度变化等,纳入到计算误差的考虑范围。同时,在实际施工时,安排专门人员负责开展对这些因素的监测工作,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问题,避免挠度受到影响。

2) 混凝土模块存在的误差控制,可以借助于布设监控网的方法来实施,该方法为当前控制模块误差最为主要的因素。布设的有效位置为桥面墩顶处,而且,该监控网必须具备实时动态监控及预警系统,能够长期自动地对误差进行检测、分析及报告,同时配合开展某些处理工作。

3 桥梁施工中单侧悬臂挂篮运用的注意事项

3.1 认真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1) 技术及管理人员在开展挂篮施工之前,应当根据具体的施工状况,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做好对于具体安装图纸的合理绘制,并且通过对比分析以及实地考察,检验该图纸的可行性及精准性,努力使该图纸的应用,实现对于施工时间的节省、施工难度的降低以及各部门工作的协调配合。

2) 管理人员应当根据安装图纸以及其他资料,认真地整理出该施工工作中需要注意的技术要点、质量控制要点以及各项规范标准等,然后,组织施工人员开展对于挂篮运作流程、工艺流程、安装技巧等方面知识技能的学习,以使他们在进行施工之前做到对于施工工作形之于心的把握。

3) 技术人员尤其要将材料堆放地点、运输流程、挂篮负荷限值、挂篮运动线路、标高、中线等问题置于关注重点,并严格做好优化设计以及计算工作,以使挂篮施工得到有效的设计方案支撑。同时,在进行技术交底时,将各项重点的事项,全面清晰地交代给施工人员,避免任意肆意增加挂篮荷载等问题的出现,为挂篮施工提供保障。

3.2 沉降观测记录

挂篮在加载过程中注意两侧挂篮采取对称加载的方法进行预压,加载主要测定挂篮的弹性变形及非弹性变形,进行观测点编号和加载前后的测量,在每次加载完成后,待各观测点数据数据记录后,根据现场实际决定加载或卸载时间,卸载方案类似加载方案,只是加载程序的逆过程。

3.3 优化钢筋与混凝土施工

单侧悬臂挂篮施工方法的应用,牵涉到最为基础的工作,包括钢筋与混凝土工程两个方面,工作人员要想确保其施工目标有效达成,还必须做好对于这两个方面施工的有效控制。其控制要点如下所示:

1) 施工人员要认真做好对于钢筋、锚杆等位置的检验,并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对二者进行安装布设,同时,混凝土的浇筑必须和已铺设的钢筋形成紧密的配合,能够提升钢筋网的强度,在进行张拉工作时,还必须严格控制张拉力度以及混凝土的强度等,以避免张拉过程中,混凝土出现裂纹。

2) 施工人员若要采取泵送混凝土的方法进行浇筑,就必须要在浇筑之前,认真做好对于现场环境、运输条件、天气状况、温度等的控制,然后选定合适的材料,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将混凝土的温度以及湿度等控制于规范状态,保证挂篮施工工作的流畅行进。

3.4 妥当处理施工后续事宜

施工人员在完成该桥梁工程的单侧悬臂挂篮施工后,还应当进一步开展对于该工程的后续质量监管,在计划观察时间段内,全面掌握该桥梁的质量变化状况,并认真做好对于各项质量问题的记录与汇报,要求相关部门进行修补处理,切实保证该工程的质量。同时,管理人员还要根据该工程施工的具体状况,在施工后,组织全体施工人员做出总结,并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以从整体上提升单侧挂篮施工的质量。

4 结语

桥梁施工中的单侧悬臂挂篮技术,已经逐步成为桥梁施工建设领域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技术,它可以充分提升施工作业的流动性、灵活性以及循环次数,使得桥梁施工质量大幅度提升。未来时期,该技术必将得到更大范围的应用。因此,桥梁工程相关人员一定要努力加强对于此技术的研究,努力实现对于其运用的各方面问题的有效把握,以推动该技术的成熟完善。

参考文献:

[1] 胡品槐,赵国刚. 单侧悬臂挂篮法在桥梁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分析[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

上一篇:滨海某核电站设备腐蚀问题的研究 下一篇:综述高层建筑基坑锚杆支护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