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法”的局限探究

时间:2022-08-23 12:39:41

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法”的局限探究

科尔伯格的道德教育理论是自苏格拉底以来对西方道德教育的系统总结与扬弃,促进了道德教育研究科学化,并帮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可谓贡献颇大。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法”仍存在如下的局限

一、局限于理性层面,忽视了非理性层面

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故事法”关注的焦点是个体的思维选择过程,强调理性,认为在感情冲动下或未经大脑思考而贸然做出的选择,不是其所界定的价值形态。可见科尔伯格关注的重点是个体道德理性能力的发展,而道德动机和道德情感等却被排斥。这种舍弃情感等非理性因素仅靠理性推理而来的道德是不科学的。居有(M.Guyau)认为人的行为包括道德行为并不一定都出于某种明确的意识。人的生命可以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两部分,无意识或下意识的生命是人类行为的真正根源,“意识掌握住生命和行为的很有限的一部分。即使那些通过充分意识而达到的行为,其开端或最初的根源一般都在于无声的本能和反射运动”。基于这种认识,居友认为建立纯理性的道德是不可能的。正如休谟(David Hume)说的那样:“当我们离开了小房间,置身于日常生活事务时,我们推理所得的结论就烟消云散了,正如夜间的幽灵在曙光到来时消失一样。”

二、停留于道德判断的发展之上,忽视了道德行为的实践

科尔伯格着重的是通过道德判断的逻辑推演来推动道德的发展,但是这个“道德的发展”在柯尔伯格的研究中表示的是“道德认知的发展”,而不是“道德实践的发展”。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成熟的标志,首先就是道德上判断的成熟。但是道德教育实现的是一个“知―行”的过程,“知道”并不能保证“行动”。就像在生活中经常出现成人道德言行不一致,知行脱节的现象。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缺乏成熟的道德认知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而是因为他“明知故犯”。相反某个儿童虽然还没有认识到道德准则,但是他却可能做出道德的行为。“所以道德认知是道德行为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一个人的道德全貌应该是包括认知能力和操作部分的。光有获得部分而没有操作部分,仍就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任何一种道德教育都要实现道德归宿到人的道德行为之上,道德教育效果最后也体现在道德行为的结果之上。所以说科尔伯格的研究虽然有效推进了道德判断的认知,但仍未能解决道德教育由知转向行的问题,忽视了道德行为的实践。

(作者单位 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第三中学)

上一篇:浅谈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 下一篇: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班级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