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泡开诗歌这杯“浓茶”

时间:2022-08-23 09:57:38

拿什么泡开诗歌这杯“浓茶”

诗歌的凝练性、跳跃性使之具有含蓄蕴藉的美学特征,给读者驰骋想象留下了开阔的领域,同时也向读者的解读鉴赏能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事实的确如此,在高考语文试卷中,诗歌所考察的能力级别为D级(鉴赏评价),一般难度都较高,区分度及分差也都较大,大部分考生在4分左右,只有少数优秀答案得分在6分以上(以安徽卷满分8分为例),差的只有2、3分,甚至有的考生东拉西扯、不得要领,得不到分。按部就班的简单复习以及机械的大量做题往往收效甚微,长此以往,很多考生在复习时干脆放弃,寄希望于临场感觉,得几分是几分,究其原因是读不懂诗意,笔者认为,诗歌就像茶叶,泡开了,舒展了,才有味。那么我们拿什么泡开这杯“茶”呢?其实,作者及出题人在诗歌中给我们设置了密码,也配置了钥匙,只要我们用好了这些钥匙,就能泡开这杯“茶”,使之芳香四溢,为我们的高考添砖加瓦。

一、 用好题目。

不少考生阅读习惯不好,对于题目尤其是长一点的题目一扫而过甚至不看直奔正文。其实高考试卷任何一个字都不多余,都有可能为我们的解题提供有用信息。标题当然也不例外,它往往是诗歌信息的丰富载体,它们或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或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或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甚至揭示了主旨。如骆宾王的《在狱咏蝉》,稍微揣摩下诗题,我们一般可得出以下信息①交代了写作对象(蝉);②点明了诗的类别(咏物诗);③暗示了写作手法(托物言志)。再如《怨情》(李白)这个题目它至少为我们提供了以下信息①揭示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怨),②交代了诗歌的题材(闺怨),③暗示了写作对象(闺中少女),

二、 注意作者、朝代、背景。

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这里的“知其人”指的是阅读文本时必须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风格、流派等;“论其世”则指的是要结合作者生活的时代(朝代)及创作背景去理解作品。比如我们在读杜甫的《蜀相》时,既要对诸葛亮的生平和功绩有所了解,还要对杜甫的经历、思想、理想以及他写作此诗时的心境、朝代、背景、时局做全面、深入地探究才能泡开这杯茶,深刻理解杜甫渗透在诗歌里的情感。同理,对于陶渊明那些隐逸诗、田园诗,我们只有对他的人生道路与思想性格有了较充分的了解后,只有对他的县令经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仕与隐的选择、贫与富的交战、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的取向还有他的菊与酒情结都了然于胸后才能读懂其作品中的静穆圆融与他的风神潇洒。

三、 注意时间、季节、地点。

写于不同时间、季节、地点的诗歌往往会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旨趣。早晨与午后不同,午后与傍晚不同,傍晚与深夜不同,深夜与凌晨不同。如“夜阑卧听风吹雨”、“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分别写的是深夜、傍晚、清晨,显然呈现出了不同的美学品格及情感基调。春日暖阳、夏日炎炎、秋风萧瑟、冬雪飘飞,季节不同诗歌的味道也会不同,如《春江花月夜》与《秋霜风雨夕》(林黛玉)一圆融静美一孤独凄凉。同理,地点不同,诗歌的旨趣也会不同,“江南春雨杏花”自与“塞北秋风铁马“迥异,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山中景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塞风光所要表达的意旨明显不同。

四、抓住诗中带有感彩的词语。

花鸟虫鱼、草长莺飞、虎啸猿啼等本为自然客观之物,但作者往往会加以修饰成分使之成为具有特定情感的载体。正所谓“夕阳芳草本无恨,才子佳人空自悲”。又或者“以我观物,万物皆着我之色彩”,如风本无情,西风便有了情,秋风又是一种情;阳本无情,夕阳、残阳便有了情,朝阳又是一种情;雁本无情,断雁叫西风便有了情;藤、树、鸦、道、马本无情,“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便有了情;蝉本无情,“寒蝉凄切”便有了情。

五、找意象、绘画面(意境)。

优秀的诗词总是借助含蓄委婉的形象和特定的意境来表情达意,粗略地讲,一切诗人写诗的目的无外乎是表明观点态度,揭示哲理,抒感,引起读者想象、共鸣及审美愉悦,为了达到这些目的,诗人往往都会精心选取一个或若干意象巧妙运用诸多技巧手法把这些意象渲染成便于抒情和传情的意境(画面),在这个意境里,诗人的情感得以淋漓尽致地抒发,被作者精心引入特定意境中的读者便展开了想象,与他同喜同忧,产生了共鸣和审美愉悦。

可见,抓住诗中意象,掌握常见意象的文化内涵及渗透于其中的特定情感,仔细揣摩、努力勾勒作者给我们营造的意境对于泡开诗歌这杯茶是十分重要的。例如柳宗元的《江雪》中诗人通过“千山”、“万径”、“江”、“雪”、“无鸟”、“无人”这些虚实结合的意象再加上“孤舟”、“斗笠”、“蓑衣”、白发老翁”等共同构成一幅“寒江独钓图”。特殊的意象,特殊的环境(意境),把诗人内心的“幽冷”渲染得淋漓尽致。由此,我们可以顺理成章地得出这首诗的思想感情――作者内心凄凉孤独却又孤高自得。

六、关注典故。

古诗词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凝练含蓄,又丰富了内容,增强了表达的生动性及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收到词约文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如文天祥《酹江月・驿中言别》中成功运用了六个典故:蜀鸟、吴花、铜雀台、金人秋泪、睨柱吞嬴、回旗走懿,词人借助这些史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对时事的看法,抒发了自己与好友的离别之情及伤时亡国之痛。

在运用典故解读诗歌的时候需注意,古人用典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般有明用、暗用、正用和反用四种。明用和正用一般比较明显、容易,暗用和反用则相对隐蔽一些,需要格外注意。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面看来好像是描写猎人弯弓射狼的情形,其实是暗用了《楚辞》中“举长矢兮射天狼”的典故,天狼也不是狼而是星宿名,古代用以代表贪残掠杀,此处指当时宋的劲敌西夏,“射天狼”则表明自己御敌卫国的决心与豪情。

反用典故是指有的诗人取典故所述之人事反其意而用之,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则反用了《世说新语》中晋朝吴地人张翰因思乡而辞官回家的典故,此事一般被世人用作表达对弃官归隐的高士之风的钦慕,而作者则是通过否定这种做法来表达自己高远的志向。此外,还需要注意除了“用事”外引用化用前人诗句也属用典,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则化用杜牧的“春风十里扬州路”的诗句,通过今昔对比表达昔盛今衰的感慨。

七、用好注释。

这是诗歌鉴赏中非常重要的题外细节和辅信息。诗歌鉴赏中的注释一般会介绍写作背景,暗示作者的风格流派,或对诗中重要、难懂的诗句、词语进行解释说明。可以为我们顺利解读诗歌扫清诸多障碍。

另外,关注尾联(结尾),养成粗读一遍后给诗歌归类(定题材)的好习惯也是解读诗歌的有用钥匙,囿于篇幅,这里就不举例论述了。

以上是我在诗歌鉴赏的备课备考中的一点心得,希望对大家能有些帮助,尤其是在考场上都能顺利泡开诗歌这杯“浓茶”。

(作者单位:安徽省明光市第三中学)

上一篇:浅谈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中的几个误区 下一篇:合格导游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