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语言差异及对教学影响探析

时间:2022-08-23 05:31:13

中韩语言差异及对教学影响探析

摘 要: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汉语热不断升温,来中国学习汉语的留学生越来越多,尤其是来自韩国的留学生几乎遍及大江南北。当然,在全球学习韩语的国家中,中国学生也绝对是占据大部分比例的。因此,本文从中韩语言对比中找出中韩语言的相似处与不同处,为中韩语研究学习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中韩;语言差异;相似性;教学影响

全球各国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语言是各国交流的有效平台,这种趋势将语言对比研究推到了语言学研究的前沿。1992年中韩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之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频繁交往,在中国的韩国留学生占所有国家在华留学生的40%。在全世界学习韩语的人群中,中国学生占60%以上,所以中韩语言研究也变得越来越受关注。

一、中韩语言对比的相似性

(1)中韩语音的相似性。韩语单元音和复元音与汉语韵母发音相似。如韩语单元音中有五个与汉语舌面元音发音相同;韩语中复合元音的结构特点看,与汉语复合韵母的发音特点基本相同。韩语辅音中和汉语声母中有几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基本相同,发音十分相似。韩语与汉语的一些发音方法相近,如清擦音、双唇、浊鼻音、不送气音与送气音的对应等。学生在学习这些声母的时候,可以充分地利用其母语的正迁移作用,借助于母语中相应的辅音,快速掌握发音方法。

(2)中韩词汇的相似性。韩国语中的汉字词语约占词汇总数的60% ,而在历史上所占的比例更大。这些汉字词语为韩国人学习汉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韩语很多汉字词与汉语中的某些词语完全对应,“形”同并且“义”也几乎相同。如数量词类的“一层、一月、一日、”等;名词类的“国际、电话、交通”等;动词类的“尊敬、研究、发展 ”等;形容词类的“满足、贵重、亲切 ”等;副词类的“大约、果然”等。这些词不仅是词义相同,发音也很相似,有助于他们理解、记忆,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汉语词,并且很准确地运用。

有些韩国语汉字词和汉语词词义相同,只是汉字书写顺序相反。这类词语只需在教学中将顺序改正过来。如汉语中的“限制、设施、迫切、黑暗、减轻、介绍、拥抱”等,与韩语中的“制限、施设、切迫、暗黑、轻减、绍介、抱拥 ”等词语只是顺序不同。

(3)中韩文化的一致性。留学生的汉语学习过程既受到母语迁移的影响,也受到母语文化迁移的影响。留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母语文化的观念、行为方式来实现目的语交际中的文化行为功能。从中韩两国的文化背景来说,两国地理近、历史近、文化近,这造成韩国学生对反映汉族传统的民俗、礼仪及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词语有较强的理解力。中韩两国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共同尊奉孔孟的儒家思想,此外我们也注意到,中韩两国的文化在精神领域内的认同程度大大高于其具体的物质生活方式。因而韩国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很容易理解,并能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自觉遵从。

二、中韩语言对比的差异性

尽管韩语与汉语在语言结构和文化背景等方面有着许多的相似性,但它们毕竟是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韩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无论是语音、词汇,还是语法、语用等各方面都存在极大的差异。

(1)韩语和汉语的差异性突出表现在语法特征上。韩语的基本语序是主语—宾语—动词。这种母语语序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在初级阶段韩国学生经常出现动宾倒置的语法错误。如:“我饭吃”等。韩国语是用动词结尾的语言,动词永远是句子的最后一个成分,在韩语里,修饰语和短语都放在被修饰词语的前面,形容词在名词前面,副词在动词前面。但汉语中的动补结构是以动词为中心的偏正结构,修饰语放在动词之后,补语有可能成为句子的最后一个成分。在汉语学习的中高级阶段,韩国学生常常会将汉语动补结构的语序改变,如“小强吃饭了一小时”。

韩语复句与汉语表现手法不同。韩语分句之间用连接词尾表示,表示各种关系的连接词尾放在两个分句之间。而汉语是借助关联词或用意合法,用结构助词和一些虚词暗示复句之间的关系。因而汉语关联词的学习是韩国学生的一个难点。韩语本身也有量词,有些量词是音译的汉字词。但汉语的量词比韩语量词分工细致而且更为丰富。韩国学生经常简单地从自己的母语出发去理解和使用量词,造成语言的偏误,如“一个裤子”等等。

(2)韩语汉字词与汉语词语的差异。韩国语中大量汉字词,给韩国学生既带来方便,又带来障碍,其原因在于汉语词汇和韩国语汉字词中,虽存在大量与汉语基本“同形同义 ”词,但其在汉语中的用法、意义及感彩均有不同。如“关心 ”,韩国语只能用作名词,而汉语还可以用作动词。如“独身”,汉语和韩国语均表示“没有配偶的人”,但韩国语还表示“没有兄弟姊妹的人”;汉语中一些含有褒义的词语在韩国语中变成了贬义。例如“欢乐”,韩国语常用来表示“拈花惹草”“寻欢作乐”,含有贬斥的感彩;而汉语中一些含有贬义的词语在韩国语中则变成了褒义或中性,例如“自负”,汉语表示“自以为了不起”,含有贬义,而韩国语则表示“有自信”、“感到荣耀”,带有自豪的感彩。对这一类“同形”词语,韩国学生如果产生混淆,就会走入词汇理解和使用上的误区。

韩国语中有大量的汉语里没有的汉字词。韩国语吸收汉语大量的词的同时,在汉语词的基础上产生了很多新词。如:“通院”指每天到医院去看病检查的意思;“往诊”指医生到患者那儿给患者诊断的意思;“映画”是电影的意思。韩国学生很容易把韩国语的一些汉字词套用在汉语上,从而导致汉语言表达上的错误。

(3)韩语和汉语在语音上的差异。 韩语和汉语语音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最主要表现在声调上,声调是汉语特有的非音质音位,而韩语的没有明晰的声调变化。

另外,韩国文化虽然与汉文化一脉相承,在精神文化生活、风俗习惯和社会心态、认识方式等方面有极大的认同感。但近百年来两国在社会经济制度和物质文明的进程上,却产生了很大的差异。因而韩国学生对汉语中有关近现代中国社会经济制度的词语很难理解。同时由于两国之间几十年的外交中断,韩国学生对现代汉语中源于大陆的新词语和口语词比较陌生。

三、结语

对韩语和汉语进行对比研究,可以找出两种语言之间在语音、词汇、语法及语用方面的异同。其目的是为了在教学中有效地利用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似点,实现中韩学生在学习韩汉语言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郑顺姬,金日山,《 韩国汉字词与汉语词汇对比分析》[J]文化理论,2010.

[2]崔地希,《中韩汉字词对比研究》[D]浙江大学,2010.

[3]宗艳艳,《韩国语中的汉字词与汉语词汇的比较研究》[J]合肥学院报刊,2010.

作者简介:杨旸(1989-),女,汉族,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人,延边大学朝鲜-韩国学学院2013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学生基本能力与素质测评系统的设计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寓德育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