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有文化品位的语文课堂

时间:2022-08-23 04:35:21

追求有文化品位的语文课堂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不能令人满意,原因有很多。但未能进入文化层面是主要原因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讲,不少语文老师的课堂枯燥乏味是因为课堂缺少应有的文化品味造成的。学生不喜欢语文,对语文课不感兴趣,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处在一个具有较高文化品位的课堂中。以致让学生失去了学习母语的兴趣和情致。因此,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努力做一个有文化底蕴的人,努力追求有文化品位的语文课堂。怎样做呢?今年,我有幸参加了由南京师范大学吴永军教授指导的省级课题《基于文化层面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努力从文化层面审视并改进当前的阅读教学。并从课堂实践角度探究出建构有文化品位的语文课堂的基本策略。

一、营造文化氛围。进行文化体验。要了解“文化氛围”,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氛围”,“氛围”是指生活的环境中你所闻所见所感之和某个事物有关。用一句成语概括,就是“近朱者赤”,这“朱”就是“氛围”。自然地,在语文课堂中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就是在我们的语文课堂环境中,让孩子们对所见、所闻、所感之有文化味,从而实现对孩子们的文化浸润和濡染,熏陶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如一位老师执教“莫高窟”时,课刚开始先播放《大敦煌》主题歌,那辽远空灵的《大敦煌》的歌曲一响起,学生便感受到千年敦煌的苍凉悲壮,立即沉浸在一种古朴而充满深情的文化氛围之中。接着,教学“飞天”一段时。教师适时播放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图片、想象画面,感受壁画的“宏伟瑰丽”。幻灯片无论是画面的色调,还是切换的方式以及配乐的选择都给人一种艺术的享受。给人一种文化的熏陶。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敦煌文化的魅力,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生在老师精心营造的文化氛围中亲近文化、体验文化、认同文化,进而生感、拥抱文化。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来注重教化的民族。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民俗,在润物无声中春风化人,语文课堂本身就担负着传承文化的任务。而完成这样的任务,我们首先就要在课堂上营造一种氛围、一种文化的氛围。

二、再现文化情境,孕育文化情怀。所谓“文化情境”,实际上指的是文学作品被创作出来时,所依托的文化环境、条件及其特征。每篇文章都有特定的生活环境和背景,只有把握作品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生态,只有在语文课堂上还原并再现那个时代的生态,接通割断的文化血脉,学生才能跨越时空,在特定的情境中展开与文本的对话,倾听悠远的历史回声,触摸不息的文化脉搏,感受到语言的广度、深度、温度,重建不朽的精神生命。因此,在语文课上,不能单单引领学生去品味文字,而要把文章放在一定的文化情境中去学习、鉴赏。那么具体怎么做呢?首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需要了解文章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相关的历史故事;其次,还要尽可能创造一些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使学生尽快进入到文章定的文化情境中来。如一位老师执教“安塞腰鼓”时。在“拓展提升,升华情感”这一课堂板块中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1 (出示黄土高原图片)你们看,这就是黄土高原,常年风沙肆虐、干旱无雨的黄土高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人类无法生存的土地的黄土高原。就是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的高原人民不仅活了下来,而且世世代代,生生息息。2 (出示油画《父亲》)你们看!这是著名画家罗中立的油画《父亲》,画中的父亲是千千万万高原人民的一个缩影。3 说说你看到什么,想到了什么,再在此基础上讨论他们要与什么搏击。教师小结:对于他们来说,现实是痛苦的,但是他们没有被压垮,一直都在试图摆脱这种痛苦,在追求属于自己的梦想和欢乐。“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黄土高原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用勤劳与恶劣的环境――搏击;他们住土窑洞,穿粗布衣,吞糠咽菜,挑水打井,用坚韧顽强与命运――搏击;劳作之余,他们打起安塞鼓,唱起倍天游,用乐观向上的精神在这片土地上――搏击。4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教师通过图片展示,语言描绘,让学生进入黄土高原的生活情境,在特定的情境中与文本对话,感受到黄土高原的人们顽强的拼搏精神,进而体会到安塞腰鼓之所以令无数人为之倾倒,为之魂牵梦绕,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一种舞蹈,更体现了安塞人的精神、梦想、追求,还了解到安塞腰鼓不仅仅是一种地域文化,已经变成中华民族坚定不移、意气风发、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象征。

三、浸染文化底蕴,积淀传统文化。文化底蕴,就是分享人类精神成就的广度和深度,就是学识的修养和精神的修养。一个教师的文化底蕴。不仅决定着他理解、驾驭教材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只有教师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创造一个充溢着浓浓的文化意蕴的课堂,才能给学生以广博的文化浸染。著名的文化学者皮尔森说:“‘文化’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可见文化是一种习得、积累、濡染、浸润、涵泳、创生的过程。语文课堂需要向学生呈现丰富的材料,充分展示文化的精髓,让学生自主咀嚼原汁原味的语言材料,逐渐实现由外而内的内化,不断浸染学生的文化底蕴,从而使课堂的文化意蕴愈发浓烈。

如一位教师执教“每逢佳节倍思亲”时,在引领学生感悟、诵读课文,体会作者思乡之情后,是这样小结的:“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知道,王维借这首诗表达出自己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王维的兄弟们也有不少的相思话想对他说。老师想要告诉你们,这种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已经融进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之中,成为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之一,从古至今。恒古不变。”接着带领学生朗读了一组思乡的诗句:隋代诗人薛道衡的“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有诗仙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圣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还有宋代大诗人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教师还特别指出:“大家可千万别以为只有古人才会用诗来表达这种思念之情。我们现代人和古代人也是一样的,这种思乡的情感没有改变。”说完,又让学生朗读现代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教师从文本出发,紧紧抓住思乡这一永恒的主题。引出一组思乡的古诗或现代诗,极力营造浓浓的思乡情怀。学生虽然不能真正读通读懂这些诗句。但渐渐会拥有诗人一样的情怀。在饱含浓浓思乡情的乐曲中,孩子们诵读着情真意切、回味无穷的思乡组诗,徜徉在祖国灿烂的古诗文化中,促成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

“语文是一种文化,是应创造和发展着文化,提炼和提升着文化,语文教学改革就是充分体现语文的文化属性,丰富语文教学的文化内涵,使学生浸润在文化之中。”如果我们每个小学语文教师能致力于语文课堂文化品位的提升。并借助文本引领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品味、感悟和运用。并在此过程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塑造他们的人格,涵养他们的性情,建构有文化品位的语文课堂,那么,这样的语文课堂一定是我们理想的语文课堂!(作者单位江苏宝应县桃园小学)

上一篇:随机成文点墨成色 下一篇:促进人际和谐,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