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用于子宫切除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研究

时间:2022-08-23 01:53:40

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用于子宫切除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用于子宫切除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8月――2012年10月择期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左旋布比卡因镇痛,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地佐辛进行镇痛。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情况较为满意,观察组术后4小时、术后8小时、术后12小时、术后24小时和术后48小时镇痛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术后12小时,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58例,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患者满意51例,满意度为8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 地佐辛;舒芬太尼;左旋布比卡因;硬膜外;术后镇痛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如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宫颈癌等,近年来,这些疾病的发病率日趋上升,因此,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也越来越多,术后疼痛患者难以忍受的,术后镇痛是关系手术成败和患者痊愈的重要治疗手段,近年我们采用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用于子宫切除术后硬膜外镇痛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1年8月――2012年10月择期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120例,年龄41-77岁,平均56.9岁,分级Ⅰ-Ⅲ级,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年龄42-76岁,平均55.9岁,身高1.48-1.75m,平均1.59 m,身体质量45-75Kg,平均61.3Kg,观察组年龄41-77岁,平均56.4岁,身高1.47-1.73m,平均1.56 m,身体质量46-76Kg,平均62.3Kg,两组患者在年龄、身高、体质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 患取左侧卧位,选择L2-3穿刺间隙,用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应用17G硬膜外穿刺针垂直穿刺,确定进入硬膜外腔隙后,置入25G腰麻针,见脑脊液流出后,经腰穿针0.1mL/s的速度向蛛网膜下腔注入0.33%的布比卡因重比重液。头侧置入3-4cm硬膜外导管,拔出硬膜外穿刺针,固定导管后平卧位,控制麻醉平面在T6水平。术中硬膜外间断给予2%利多卡因维持麻醉,术毕给予负荷量(镇痛泵复合液5mL),连接自控镇痛泵(PCEA),背景剂量为2mL/h,锁定时间为15min,单次PCA为0.5mL/次,对照组泵内药物为:左旋布比卡因3mg/kg+舒芬太尼2μg/kg;观察组为:地佐辛0.3mg/kg+舒芬太尼1μg/kg+左旋布比卡因3mg/kg+生理盐水共100mL。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情况较为满意,观察组术后4小时、术后8小时、术后12小时、术后24小时和术后48小时镇痛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术后12小时,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2.2 两组患者术后镇静、运动阻滞以及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最大Bromage评分为(1.69±0.07)分,最大Ramsay镇静评分为(2.67±0.62)分,对照组最大Bromage评分为(1.81±0.20)分,最大Ramsay镇静评分为(2.84±0.79)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58例,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患者满意51例,满意度为8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3 讨 论

舒芬太尼可抑制小支气管的纤毛运动,抑制咳嗽,不利于排痰,同时作用于极后区催吐化学感受器,易引起恶心呕吐。地佐辛是具有阿片类受体拮抗以及激动剂作用的药物,主要激动κ受体,对σ-受体也有一定的激动作用,其临床镇痛强度类似于吗啡,是杜冷丁的5-9倍[1]。刘卫校等[2]应用地佐辛联合罗哌卡因用于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证实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用于术后PCEA镇痛效果较好。本研究显示观察组镇痛效果满意,而且舒芬太尼用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对照组为1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最大Bromage评分和最大Ramsay镇静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患者临床满意度高。

综上所述,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用于子宫切除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显著,安全有效,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沈勤.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全子宫切除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34(8):91-92.

[2] 刘卫校,邢书军,韩灵龙.地佐辛罗哌卡因用于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1,23(8):82-83.

上一篇:胆囊LC术后护理 下一篇:雾化吸入特布他林治疗支气管哮喘病人的临床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