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措施让初中体育永葆活力

时间:2022-08-23 12:27:08

激励措施让初中体育永葆活力

在新课程改革春风的浸润下,学校各个学科都积极向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行进。而作为中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体育教学其改革的方向不仅要关注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同时也要将学生对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方向。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学一切活动都应该围绕着学生的实际展开,在合理方法的激励下,将学生与生俱来的对于体育的特殊意识充分激发出来,激活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在教学可以通过自身教学风格的形成,促进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继而成就教学效益的高速提升。

一、渲染和谐民主氛围,为实施激励手段奠定基础

虽然已经进入初中,孩子们已经受到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影响,但仍旧不能改变他们对活力事物的喜爱。因此,初中的学生依然对体育课堂有着由衷的喜爱。但在传统体育教学中,有的教师要么摆出师道尊严的架势,要么就是将体育教师特有的强硬展现在学生面前,造成师生关系不能够和谐,课堂教学氛围也不够民主自然,课堂教学的效益也就可想而知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完全是一副对学生发号施令的样子,学生在学习时也就只能被动接受。

新课程背景下,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持久的热爱之心,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消除与学生之间的紧张情绪,使得学生能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产生积极的愉悦体验,产生初中体育的学习动力。

二、结合相应实际情况,遴选合适的激励措施,提升教学效益

一直以来,教学理念都认为教学效益的提升一方面在于教师的教学策略,而另一个重要的维度在于教师能够运用恰当的方法激活学生的内在动力。而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内容的实际以及学生的实际出发,唤醒学生对初中体育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1)确定目标进行激励。初中体育教学是一项长期浩大的工程,教师要在短时间内对学生的身体状态有准确定位和把握,为学生制定出合理的短期目标和长久目标。短期目标是在课堂教学之后不长的时间里就能够完成的,主要在于学生在习得方法之后自主练习,从而实现目标的实现。例如,引体向上或者仰卧起坐等项目,就可以在强化训练后迅速取得成绩,这就是所谓的短期目标。而教师通过对学生体育成绩的公布,让学生能够看到自己成长的里程,从而为更长远的目标努力。

(2)展现不同特长进行激励。体育的项目众多,对于全班所有同学而言,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具备学习全部体育项目的条件。例如,不少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并不是很好,学习技巧型的动作就显得非常吃力。但如果教师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同学在其他方面可能出现与别人不一样的特长,比如对柔韧性要求较高的体操教学中,这些同学则表现出独有的优势。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优势项目,作为体育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自身的身体特点,运用不同学生的特长,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动力。

(3)推动竞争机制进行激励。初中学生在心理上仍然存在着较强的好胜心理,而体育就是一门讲究竞争的学科。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一切条件,为学生相互竞争创造条件。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创设这些良性竞赛,它可以培养学生优质的竞争意识,同时也借助这些竞争强化学生体育练习的积极性。

(4)选用不同语言方式进行激励。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应该显得简洁明了,而且要富有较强的激励性,这对于强化初中体育教学的课堂氛围具有重要的调整作用。尤其是在体育动作的学习讲授中,学生对一些动作要领兴趣不高,而教师富有情趣的语言激励法则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动作要领的体悟效果。在体育教学中,语言激励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体育的情感,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学习状态的有效调整。

三、激励手段在践行过程中的注意点

(1)以爱护学生为基本前提。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教师授课和保护的对象。而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更应该树立保护学生、爱护学生的观念。要真正公平对待每个学生,不以学习成绩的好坏为标准,更不因对学生的喜恶程度而产生不同的态度。因此,作为班级这一整体,无论其体育成绩如何,教师都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感知他们的真实想法。在他们取得一定进步时,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从而夯实他们对于体育的认知基础。

(2)竞争机制的程度要适中。运用竞争机制提升初中生参与体育课堂教学,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参与激情。但考虑到初中生的生理心理已经逐渐走向成熟,竞争机制一旦运用,如果处理不当,或者有过激之处,就可能引发学生之间的矛盾。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良性的竞争过程中团结友爱,共同进步,让竞争更好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尽管体育是学生较为喜欢的一门学科,但在动作要领的严格要求下,在目标意识的逐渐明显下,学生已经明显地意识到初中体育课堂已经不再像往常课堂学习那样轻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通过各种激励措施,重新唤醒学生的内在意识,以最佳的状态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走进课堂教学,走进初中体育,从而提升体育教学的整体效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小纪中学)

上一篇: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中职旅游英语开放课程资源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