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设计回归本来面目

时间:2022-08-22 11:51:32

让设计回归本来面目

如果用“来势凶猛”来形容春天的初盛,那么各类设计界的事件则是春雨后的笋初生:这边弘扬中国原创设计力量的上海时装周、紧跟时代贴近“互联网+”的中国国际时装周刚落幕,那边深圳也终于有了全城联动、欲求跻身国际的深圳时装周;苹果IWATCH手表如期而至,你却还能在苹果旗舰店门口的长队里看到戴着小米手环的翘首者;对米兰设计周、米兰国际家具展的中国元素的热议还没结束,“设计北京”叉在小长假哨然上演,接踵而至的,当属世界博览会上中国馆的“希望的田野”……所有可分享的信息实在归功于今天这无缝的互联和移动互联时代,在人工智能、3D打印、大数据、可穿戴技术漫天飞的今天,“设计”正以前所未有的多形态展现着其无限的可能。

然而,在“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奔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迷恋”的“断舍离”概念被提出来之时,我们不禁会在环顾充满物品的周遭时发问;为何我们对物品的需求源源不断?我们是禁不起这些物品美好外观的诱惑么?是“设计”激发了我们消费的欲望么?

设计究竟是什么?有定义说,设计是工业革命之后围绕机器化生产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在消费成为主题的当今时代,多元的媒介手段裹挟着丰富的物质,不断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半个世纪前罗兰・巴特就在其发表的《神话学》中说:那些如同神话般的大众文化和广告,使得消费无时不刻。在这个生态链中,“设计”被赋予令物品更吸引人的使命,让人们持续消费的动力。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营销大师们的梦想,就是要说服全世界拼命消费,以摆脱经济大萧条,他们甚至创造了“消费者工程”一词。鲍德里亚在《物体系》里也分析到,消费的“个性化”使个人患上了消费“强迫症,”只有将自己的一切都置于消费之中,人们才能获得安宁感和实在感。现代社会是追求个性的社会,而个性的获得就在于自己消费的物品不同于他人消费的物品,可以说,个性的获得是通过拜物教的方式完成的。反观今天,在全球共同意识到地球资源有限而推崇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设计”究竟应该如何在传统的政治经济框架中,突破性地促使生产与需求也同样回归到可持续的状态?

应该说,“可持续设计”不仅是对材料的开发再利用,也不仅包括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还是在经济、环境、道德和社会语境下包括观念、文化的可持续。日本设计师长冈贤明在东京开设了D & DEPARTMENT PROJECT商店,专门出售二手生活用品和再造旧物。他认为,资本主导的时代也是一个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物质过剩时代,许多设计师并不是为了好用的东西而设计,他们不自觉地卷入为了刺激消费而设计的阵营。他重新思考“设计”与“商品”之间的关系,提出了“60VISION”计划,将日本六十年代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商品重新发行推广并提出了“LONG LIFEDESIGN”永续设计的理念,其中,机能好用、耐用的产品,就是永续设计的产品特征之一。在柏林视觉文化出版社新近出版的《THE CHAMBER OF CURIOSITY》一书中,展现了全球极具特色的室内设计作品。它们之所以具有“特色”,是因为所有的设计不是为展示最新的产业趋势,不是为了设计而设计,而是通过室内每一件物品后面的故事讲述了主人的生活轨迹。在这里,“设计”成为一种语言,所有的物品都是我们用来衡量自己生命流转的方式,而设计师则成为利用这种语言传达信息的人。伦敦设计博物馆提名的2015年度产品设计的作品中,“蓝色水道”、“未来主义人工机器青蛙”等,均体现出设计师对可持续概念下人文、环境、社会的关怀;意大利A设计大赛(A DESIGN AWARD)中的“斜线灯”、“蔗渣餐具”等,也折射出当代设计的理性思维。

在中国前所未有地赋予“设计”以重视和时代重任的今天,新消费趋势的兴起,以及传统商业模式、沟通模式的变革,让产业对“设计”提出了新的解决需求。社交媒体的蔓延,使得消费需求变得清晰和多变,3月,中国首份00后生活形态与消费方式报告,意味着“设计”在不断面临挑战的同时,也担负着教育的责任。设计产业的成熟,同样意示着社会的进步。

最后,让设计提醒你一个日子: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

上一篇: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 下一篇:医学教育的人文回归对医学生大学英语教学的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