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发展评价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2-08-22 11:11:25

幼儿发展评价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

幼儿教育中“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正在成为所有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就目前幼儿园评价现状存在而言,存在着为评价而评价、流于形式、浮于表面;以评价结果为句点,评价重过程,轻结果;评价幼儿等同于检测商品质量等误区。如何真正关注幼儿自身发展,需通过系统科学有效的评价,帮助教育者将教育目光聚焦幼儿本体,通过分析与评价,促进幼儿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一、如何架构“幼儿发展评价体系”

幼儿发展评价体系的架构是帮助评价者从理论思想到具体行动真正理解并实施评价的方向指引和依据,它们共同架构形成相对完整、科学、系统、全面的评价体系。

(一)确定评价依据。以幼教的专业理论为依据,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须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及国内外幼教理论为依据,参考其中对幼儿发展评价的专业性指导意见,有的放矢地制订评价计划与策略,才能使评价内容不跑偏、不变质。

(二)确定评价目的。需从园所发展、特色定位、园本文化为根本出发点,以园本课程开展、教育教学有效性等因素为基础,思考对本园幼儿各方面发展进行评价的根本目的。

(三)确定评价内容。1.结合园所特色开展的评价。如以礼仪教育为特色,可围绕礼仪教育制定评估方法与细则,通过情境,观察幼儿仪容仪表、行为礼仪等发展情况,进行记录及评价。如童话剧为特色,可创设表演情境,观察幼儿角色表演的表情、语言、肢体及表演的发展情况,进行记录分析评价。2.结合五大领域开展的评价。首先解读分解《指南》与《纲要》中的领域年龄段目标,设计通过早锻炼、教学、游戏等环节,观察评价幼儿的各领域的发展情况,可以从身体与运动、认知与语言、社会性与情感三大方面入手。3.结合主题活动开展的评价。可根据主题目标及主题活动内容,从幼儿的已知经验、兴趣点,参与情况,幼儿差异及问题反馈等方面进行评价,了解幼儿认知、情感、能力三方面的发展情况。

(四)确定评价人员。应考虑到与幼儿发生关系的人员都可以作为评价人员,多元、多方式的评价可以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观察和剖析到幼儿的发展现状,使评价更为立体、客观。1.评价主体――教师。作为幼儿最直接的教育者,教师承担着评价的任务,教师有责任也相对专业的需要对幼儿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评价。幼儿园同时也应该由相对专业的骨干教师成立评估小组,对幼儿进行有计划、专项或随机的客观评价。2.参与评价――家长、幼儿、社会人员。联合家长开展家园评价,可以帮助家长提高对幼儿观察评价的意识与能力,社会性活动、社会人员的参与评价也会对幼儿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五)确定评价方法。1.班级日常评价。主要以班级教师随班评估为主要方式,可以包括幼儿发展档案中的评价,各类观察记录,主题中的评价,幼儿学期发展评价。2.随班随机日常评价。可采用随堂、随机进班了解幼儿在班级活动过程中的发展状况。3.公开活动、展示活动中的日常评价。在幼儿参加公开教学、展示活动时,观摩活动者包括教师、家长在观摩活动开展的同时,对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情况进行评价。4.专项评价。可以一个领域发展为评价要点,设计适合不同年龄班幼儿发展的实习场,观察幼儿在参与情境活动中某个领域的发展状况。也可以结合园所特色做专项评价,从幼儿发展情况评估园所特色开展情况。

二、幼儿发展体系建立后如何有效运转?

幼儿发展评价体系是一个完整而系统的构成,如何全面规划,有效整合,是制定评价体系的重要原则。在制定幼儿发展评价体系后,还需考虑以下二方面因素。

(一)根据幼儿发展评价体系,制定幼儿发展评价三年评价规划。评价个体在园要经历长达三年的学习生活,以学期或学年作为评价的截点很难反映出幼儿在园期间的发展轨迹。三年中需保证每个领域全部评估,其中有一个领域全面评估到每一位幼儿,而一个领域中要考虑到目标的均衡性和全面性。其评价的结果对个体来说,可以看到至少某一领域的发展轨迹,而对教师来说,一个领域目标的三个年龄段有了梳理性的理解。

(二)根据评估体系及三年规划,有效整合各部门计划,制定学期幼儿评估方案。每学期初应结合各部门内容,有效整合,将活动合并,将记录表格合并,将幼儿评价与教师评价、观摩竞赛等内容结合起来,做到一事多效的效果。

三、幼儿发展状况评价的几点建议

1.关注日常评价,以发展的眼光评价幼儿

教师始终是一个观察者的身份,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需秉持客观的态度观察与评价幼儿,既要了解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的速度、特点和倾向等,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

2.在自然、常态环境下开展评价

在日常活动与教育教学过程中尽可能采用自然的方法进行。平时观察所获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行为表现和所积累的各种作品等,是评价的重要依据。

3.全面评价,表现形式多元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领域(十二)激励与评价中提出:有效运用观察、谈话、家园联系、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客观地、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幼儿。尽可能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以表格、数据、文字分析、作品分析、照片录像纪实等多种表现形式记录幼儿的发展情况。

4.关注整体与差异

教师应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关注到每一个教育对象,避免部分忽略现象。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

5.关注过程,评价结果需有效落实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提到:要有效运用评价结果,指导下一步教育活动的开展。重视评价结果,不能以结果为终点。结果应该作为下阶段活动组织的指导性建议及目标,才能真正将评价的意义得以体现,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

教育的本质是为了幼儿的发展,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们需调整我们的视角,关注我们的教育对象――幼儿,认真观察、解读每一位幼儿,对每个幼儿都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有计划、客观真实地观察和了解幼儿,积极评价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进步,全面地分析评价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使教育回归真实、让人生只有一次的童年健康快乐地度过。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新加花园幼儿园 江苏】

上一篇:很多神药并不存在 下一篇:5件事帮血管“减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