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物理教学中的实验观察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8-22 08:47:59

谈物理教学中的实验观察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摘要:实验观察是获取数据,总结物理规律的主要手段,是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优化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观察;原则;涵义;培养;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8-094-01

实验观察是获取数据,总结物理规律的主要手段,是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优化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典物理学奠基人牛顿曾提出解决物理问题的程序是“先从实验观察找出因果关系,然后得出普遍法则和一般规律,最后发现结构和作用。”可以说,实验观察是踏进物理学殿堂的起点。

一、实验观察及其原则

1、实验观察的涵义

在物理教学中,实验观察的涵义较广。在实验观察时,我们不仅对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要用眼睛去看,而且要对声音、气味、冷热等用耳、鼻、手等其他感觉器官去感受;不仅要观察物体的特征、状态,而且要观察物体的变化和变化过程;并且对感受到的信息进行了解、分析、处理。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实验观察应理解为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对物理实验信息的感知过程。

2、实验观察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我们在进行实验观察前首先要提出观察任务,确定观察目的,这就是目的性原则。在物理教学实验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而且要求学生对每一个操作过程和每一次出现的物理现象都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

(2)客观性原则:在实验观察中必须获得真实、准确的反映客观世界的各种事件和现象的科学事实。客观性原则对初学物理实验的学生尤为重要。学生分组实验中往往有些学生图省事,从其他同学那里抄袭观察数据或自己臆造一些数据。他们的实验报告看起来整洁清楚,计算准确,但毫无价值,毫无意义。因为这个实验结论不是从实际观察中得出的,是违反客观性原则的。从长远的观点看,其危害性很大。它可能导致这个学生在心灵上长期蒙上不诚实的阴影,也可能导致将来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和事故。

(3)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要求观察实验的各个部分及整体部分,观察实验变化的各个阶段及全过程,观察实验对象的内部关系及与其它事物的相互联系。只有全面、系统、动态地观察实验对象,才能比较客观、全面地反映实验事实,总结出正确的实验规律。

二、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包括素质的培养和技巧的训练

1、对学生观察素质的培养

首先应培养学生多实验、多观察的习惯,教师可适当的把一些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实验,其次要培养学生不怕挫折,锲而不舍的精神。在实验观察时往往不是一下就能获得观察结果的,总会遇到一些偶然事故。再就是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谦虚严谨的作风。

在实验观察时要尊重事实,正确反映事实,严格按客观性原则,得出观察结论。一旦发现与事实不符的地方,应毫不犹豫地抛弃错误观点。绝不允许假造观察材料和实验数据。最后应培养学生在观察中积极思维的习惯,观察时尽量摆脱已有观念的束缚,使学生的思维有较大的自由度,鼓励学生善疑多问,勤于思索,这样才有可能在将来的观察实践中探索,发现新的物理现象和规律。

2、对学生进行观察技巧的训练

按照实验观察的目的性原则,首先应做好实验观察设计,明确观察对象,观察步骤和方法。其次应要求学生熟悉观察仪器的性能、工作条件、准确性和精密度等。例如要求学生知道所用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允许电流,伏特表、安培表的量程、最小刻度,天平的称量和感量等等。要求学生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点。这样才能让学生较自由地、较大限度地使用这些观察仪器。对一些不易直接观察的实验信息可借助摄像机、计算机等新教学媒体把实验信息进行放大或减慢等技术处理,便于更清楚地进行观察。老师还应有意识地要求学生自己制作简单的观察仪器如:用罐头盒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用小镜子和硬纸制作潜望镜等,这样既能使学生通过自制仪器进行实验观察,又能培养学生自制观察仪器的意识和动手能力。

最后应要求做好观察记录及对记录进行认真的处理、分析。除了对观察结果应准确、客观地记录外,对观察日期、地点、仪器性能等都要有完整的记录;对观察记录应进行认真的数据计算或图像处理;对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对本次实验观察给予较完整、确当的评价。

由此可见,要使学生遵照实验观察原则,提高观察能力和素质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而要经过长期的、系统的培养和训练。教师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素质的同时,还应对学生进行相应知识的教育和进行其它相应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同时学生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及意志品德,得到进一步发展,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上一篇:“大补”的孩子不耐考 下一篇:人尽其才 人尽其力 人尽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