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细琢 7期

时间:2022-08-22 06:55:55

和、揉、擀、捏……闲聊的功夫,一团面在她手里活了起来,一条小面鱼展现在大家眼前。观众还未来得及叫好,只见她又拿起手边的剪刀,娴熟地挥动着,仅三五下,张弛间,小鱼的脊背就立体起来,稍加着色,仿佛那鱼儿入水就会游走似的,“好像女娲造人啊!”观者中不知是谁脱口而出。

谈及胶东面食,吃过的人定会回味无穷:层层叠加的厚实饽饽,嚼来筋道,香甜可口。而究其历史,虽已无从考证,但胶东面食的声名远扬,在明代程敏政《面食行》的诗文中就曾有证:“傅家面食天下功,制法来自东山东。美如甘酥色莹雪,一匙入口心神融。”

彩色的坚持

大红色的雪纺短袖衫,垂感极好的浅灰色长裤,三指高的坡跟高跟鞋,再加上麻利【1】的动作、明媚的笑容,看着面对镜头毫不矫揉的李秀琴,年轻的摄影师不由得叹道:“阿姨,您笑得真自然!”“哈哈,小伙子,按年龄,你该喊我奶奶了!”李秀琴笑道。“是呢,李师傅70岁了”“恐怕她孙子都要比你大呢”“……”众人笑着,你一言我一语。胶东人的热情豪爽,连同胶东面饽饽的香气一起氤氲在空气里……

李秀琴,土生土长的烟台海阳市民,虽年已70,却依旧精神抖擞,做花饽饽【2】在当地更是堪称一绝。受地域环境影响,她自幼耳濡目染,对老人们手工揉制的饽饽尤为喜爱。但她真正着手制作面饽饽却是在退休以后。

“当时去参加朋友儿子的婚礼,婚宴上摆放的各式面饽饽色彩艳丽、造型美观,非常惹眼,一下子勾起了我小时候的记忆。”山东半岛胶东一带,以往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生儿育女、过满月、新房起架、上梁大吉等,各家各户都会蒸饽饽,以示之后的日子能蒸蒸日上,取个吉祥如意的好彩头。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会蒸饽饽的人越来越少,但胶东人民对祖辈传承下来的习俗却愈加珍视。李秀琴老人正好退休赋闲在家,于是重拾旧好,走上面塑花饽饽的道路。

“那时候条件没现在好,只能逢年过节才会吃到面饽饽,所以小时候看着老人们揉面做饽饽,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都抢着拾柴烧火。”谈起自己与面饽饽的最初渊源,李秀芹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仿佛眼里都是儿时刚出锅的、还散发着热气的面饽饽。“她的心和手简直太巧了,会变着花样做出不同的饽饽,每种饽饽还都有说辞!”也许是因为从小的耳濡目染,也许是因为发自内心深处的喜爱,也许是因为一世职业的熏陶,李秀琴老人的面塑制作,虽是半路出家,却深得乡亲称赞。

原来,刘秀芹老人年轻时一直担当青衣角色,因此老人有多年的脸谱绘画经验,无疑,艺术都是相通的,这着实为她花饽饽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柿子与如意在饽饽上的巧妙结合,寓意为“柿柿(事事)如意”;拖着彩色尾巴的孔雀搭配神虫(龙)则寓意为“龙凤呈祥”;佛手【3】与两串铜钱搭配,谐音“福寿双全”……

“只要有劲儿,我就会一直做下去。”刘秀芹老人说。如果说一开始制作面饽饽是发自内心的喜爱,那么现在更多的则是一种割舍不掉的情感,一份对地域文化传承的责任。

憨厚的秉承

面塑文化,由来已久,种类繁多,只是当时登不得大雅之堂的“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捏面人手艺,而今早已随时代变迁,被视为中华文明与民俗文化的重要传承。这一传承,不仅是手艺的传承,更是憨厚性格的秉承。

出现诸如“黑心馒头”的事件时,网友会不禁跟风,每每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生活毫无安全感可言。其实这何尝不是一种病态思维?胶东花饽饽何以能够吸引世界的注意力,为何李秀芹老人的面塑看来立体感十足,尤为形象逼真,除了老人极高的创造力外,这些其实都还源于面的品质。胶东人民是将憨厚、踏实都揉进了面里,揉进做饽饽的整个过程里,正是这种正能量的支撑才让面饽饽更加独具魅力吧。

相较于李秀芹老人的面塑手艺,四十余岁的梁国燕或许稍逊一筹,但是论及制作笑桃工艺的成功率,在海阳,乃至全国、全世界,应该没人可以与他匹敌。

所谓笑桃,即寿桃状的面饽饽出锅时是可以开口笑的。它也是做花饽饽的基础。笑桃在海阳特别流行,蒸出来的面饽饽若是能够笑开,则代表了吉祥如意。笑桃,寓意虽然美好,但操作起来难度很大。“如何能够让面饽饽笑开,而且怎么才能笑的好看?”是梁国燕一直琢磨的问题。历经多年的实验和总结,他的“笑桃”成功率终于由10%、20%达到了98%。

“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不断的尝试,经验多了,自然就能掌握分寸了。”面对笔者问他笑桃成功率如此之高的原因时,梁国燕一脸朴实,没有被称赞的骄傲,也没有因笑桃“开口笑”成功率高的自满。欧阳修最能体会个中缘由吧:“无他,唯手熟尔!”而笔者又是个喜欢刨根问底的人,对憨厚实诚的“经验论”自是不会放过:“可其他人也有的做了很多年,为什么他们‘笑开’的成功率跟您相差甚远呢?”梁先生无奈,甚至面露尴尬,山东大丈夫也许就是这样吧,敢作敢为,不善辩解。

跟了梁先生一天,待他做饽饽的空隙里闲聊一会儿,连同李秀芹老人面塑格外逼真的原因,最终发现,原来一切奥秘都在其制作过程里。

1.做酒曲。对很多人来说,做面饽饽第一步应是酵母发酵、和面。而对李秀芹和梁国燕来说,第一步则是做酒曲。这里做酒曲并非为了酿酒,而是做面引子。

2.打面酵。即加水,使面引子化开,用这些水来和面。相较酵母发酵,自己做的面引子和面,口感更好,而且不宜发酸。

3.和面。除用面引子化开的水和面外,胶东饽饽还需掺入白糖、花生油、鲜鸡蛋。李秀芹说,为了保证饽饽的口感,也保证食客的健康,他们一直采用白糖,而非糖精。花生油也是收来花生,在手工作坊里榨取的纯花生油。如此的配比,可以保证饽饽蒸出后表面光滑,不干燥。

4.发酵。按上述程序,面和好后,需要让面发酵一段时间,而发酵的时间长短要根据温度来定。

5.再和面。第一次发酵完之后,面会比较稀,需要再加面,用力揉,直到面的软硬适度为主。

6.二次发酵。确定面的软硬适度后,进行二次发酵。这就是为什么胶东饽饽嚼来筋道,看着像是层层积压而成。

7.做出形状。二次发酵完成后,根据事先想好的,做出不同形状的面饽饽。李秀芹老人则会采面做出各种花饽饽可能用到的造型。

8.三次发酵。且等造型完成后,梁国燕他们并不着急把做成型的饽饽放入蒸锅,而是先将他们放在土炕上加热,进行第三次发酵,让面在空气中得到充分的清醒。至于什么时候可以上锅,梁国燕给出的答案是:“模(mǔ)量!”就是根据饽饽的形状、颜色、大小、表面的光滑度来判断。

9.上锅蒸。胶东一般采用火烧大锅来蒸饽饽,也许是源自自然的柴火烧出的火,更适合以汲取自然精华为生的小麦磨出的面粉制成的饽饽。接下来,除了等待,还是等待。

10.出锅。经过火的锤炼后,来自自然的香气便透过锅盖蔓延出来,直引得一干人等咽口水。饽饽蒸熟了,我们像是终于等到媳妇熬成婆,终于可以自主尝到美味时,却因贪嘴烫了手,不过还是有人不顾热气,咬一口,那种表情,你可以想象。

舍得真材实料,舍得手下的力气,舍得给出足够的时间……不怪他们说不出原因,只是他们觉得这些付出都是应该的,没有什么特别,而这只是做花饽饽最最基础的部分……

快乐的传递

做花饽饽是一种精细活,讲究的是技术和审美,像画家作画、雕刻家雕刻一样,要精雕细琢,色彩渲染浓淡相宜。

“这个鼻梁太趴趴【4】了,得提一些。”李秀芹老人边拿着笔管往外勾面边现场教学。她制作面塑的工具极其简单,只有我们想不到,没有她用不到,可以是缝衣服的绣花针,可以是用于裁剪的剪刀,也可以是废弃不用的笔管,甚至纳鞋底用的锥子……这些不起眼的东西,随手就能成为她“创作”的工具,李秀芹说:“这些用起来得心应手,很是方便。”

揉、捏、搓、剪……每一步都细致入微,每一个细节都马虎不得。李秀芹老人举例道,比如凤凰就需要先做身体、再做翅膀、还要压出长长的尾巴,每一个部位都要调出不同的色调,眼睛则用黑色的高梁芯粘上,务求生动形象。“老虎的耳朵是没有尖的,把耳朵做尖就成了猫了。”为了让面老虎更真实,她还专门跑到动物园去观察老虎的模样、神情。

饽饽和花做好后,花饽饽并没完成,还需要用面浆糊把花粘到饽饽上,这道工序是展现技巧和审美观的关键,就像画家下笔做画一样,素材都有了,就看最后的下笔是否有神了,要把枝叶、花朵、鸟儿、凤凰搭配得巧妙灵活而且富有寓意。这里,为了保证饽饽最基本的可食用性,李秀芹老人从来都是坚持用水和面调的浆糊和牙签来完成粘合,上色也是只用可食用色素。全部粘贴完成后,整个饽饽便灵巧起来,富有生机,传递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情绪。

李秀芹说,她笑得自然不仅仅是因为地域性格的影响,更是因为她做着喜欢做的事,并乐于把这些快乐传递给别人。情绪是可以传染的,李秀芹老人用自己的快乐酝酿着一份快乐的作品,毫无疑问,这份快乐的作品定将以它的美感染收获它的人。

如果说面塑是一种民俗艺术文化的传承,那么,制作面塑就是一种地域性格的秉承。传承也好,秉承也罢,面塑都以它的独特魅力,将面塑者的美好心情传递出去,传播开来。

上一篇:面食人生 7期 下一篇:食色生香 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