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民间诸神的影像

时间:2022-08-22 06:32:47

触摸民间诸神的影像

在豫北濮阳古黄河 金堤的旁边,有一个千年 古村落,这里民风淳朴, 民俗文化积淀厚重,村民 世世代代刻神、画神、敬 神,和神对话,生活中处 处都充满了神的影子。

刘堤口村依古黄河而 居,旧稍小邢村、刘寨, 隶属河南省濮阳市高新区 新习乡,位于乡政府驻地 东北6公里处,现有人口 2600余人。据濮阳《开州 志《记载,该村在唐朝时 期已存在,是名副其实的 千年古村。

悠久的历史 齐全的种类

刘堤口神像年画产生于生产水平较低的农耕时期,受经济状况所限,年画价格低廉,装饰性强,是避邪禳灾、吉利喜庆的必选画种,在豫北有着广泛的群众性基础。

相传宋朝年间,刘堤口村有人在宋都开封书坊做刻版师傅,后将刻版技术传给了族人,再后来刘堤口就兴起了神像年画。因此村里老人常自豪地说:咱刘堤口的主得(神像年画)起源于大宋。清朝时期,刘堤口年画已发展到300多个品种,有戏剧故事、灯笼画、扇面画等,其中神像就占去了一多半,刘堤口成为远近闻名的“马子(年画的别称)店”。

在刘堤口年画销售的鼎盛时期,每年腊月,家家户户就开始买纸购料印制神像年画,前来批发年画的商户络绎不绝,批量大的画贩就只能住在村里耐心等待。更有性急者,不等色彩干透就把神像揭走。民国年间刘堤口的神像销售红火,主要销往安阳、鹤壁、新乡、濮阳以及山东省的东明县、曹县、菏泽等地,几乎覆盖了整个豫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神像年画年销量800余万份,而其它年画如戏剧故事、扇面画等似乎淡出了市场。

“”期间该村年画受到了致命摧残,大部分神像印版被强行收缴,付之一炬,雕刻年画的老艺人也成为批斗的对象。80年代初期,一些藏有老印版的村民又开始悄悄印制销售,但数量有限,以一些小幅神像居多。1985年至2004年期间,是神像销售的又一个黄金期,共有七十来个品种,年销量600多万份。而近几年印刷品神像大量涌入乡村,因印刷过膜的神像制作精美,经久耐用,木版神像受到很大冲击,如今年销量不足200万份。

刘堤口神像年画向以品种齐全、形象生动、色彩鲜艳、价格低廉著称。其品类大致有自然保护神:如月神、织女、雷神、火神、水神、龙王、山神、花神、树神、虫王、牛王、马王等;始祖神:如女娲、三皇、神农、伏羲、祖先神等;生活守护神:如城隍、土地神、门神、眼光娘娘、痘神、送子娘娘、灶神、井神、床神、桥神、猪栏神、紫姑、花蕊夫人、青苗神等;俗神:如财神、利市仙官、喜神、文昌帝君等;行业神:如鲁班、仓神、蚕业神、五道之神、鞭炮业神、窑神、染坊神、老君等;道教神:如玉皇大帝、三清、元始天尊、三官、太岁、碧霞元君、白玉蟾、八仙等;佛教神:如释迦牟尼、金刚、目连、燃灯佛、菩萨、观音等,目前流行的有40多个图案。

严谨的制作流程 独特的艺术价值

刘堤口神像年画的制作流程相当严谨,分为画稿、刻版、印墨、上彩4个程序:

画稿。画稿多由经验丰富的老艺人来完成,根据群众的需求,取众家之长,设计出令人满意的图案。印版上的神像只许增加不许减少,装饰图案则可灵活掌握。

刻版。刻版是刘堤口制作木版神像中的重头戏,均由技艺娴熟,性格稳重的老艺人承担。材料都是选用上好的梨木,因梨木质地坚实,利于雕刻。刻版时先用一张印好的神像墨线稿,均匀粘贴在梨木板上,用自制的刀具剔除墨线外多余的木头,斜着下刀,刻出的线条呈斜坡状,上窄下宽,这样能延长神像版的使用寿命,便于修版。

墨线稿。在神像印版上刷一遍墨,之后覆盖上白纸,用长板刷在白纸上刷几下,取下纸就是墨线稿,墨线稿俗称“黑丑”。从前黑颜色主要用砖窑里的灰搀皮胶熬制而成,现多用廉价的化学合成墨汁。纸张用的是“白粉连纸”或工厂废弃的晒图纸,晒图纸又长又宽,易于印制大的神像。

上彩。刘堤口年画作坊用的颜色主要有红、黄、蓝、绿。上彩工序要求十分严格,上彩多由工作认真、画技娴熟的艺人去完成。以前村里给神像上彩时,要在神像的背面四角抿一点泥巴粘在墙上,待神像上的色彩千透后再轻轻揭下来,而如今是在墙上挂几道绳子,用小铁夹子固定住神像。刘堤口年画主要是手工画彩,唯独灶马才使用套版,现在刘堤口年画作坊为了提高生产量,个别神像也开始使用套版,他们不是用梨木雕刻的套版,而是选用废弃的x光胶片,根据神像色彩的安排,在底片上刻出一个个不规则的洞来,放在神像的墨线稿上漏彩。

刘堤口神像年画历史悠久,其画面在表现形式上保留了宋、元、明、清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线条质朴粗放,遒劲有力;情节概括简练、构图饱满匀称、形象古朴生动;色彩鲜艳,富有装饰性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乡土韵味浓郁,喜庆气氛浓烈,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憨厚纯朴、热情豪放的性格和审美情趣,在全国诸多年画流派中独树一帜。

刘堤口神像年画选择的题材和塑造的人物多是脍炙人口的神话传说,为研究我国历史学、民俗学、服饰演变等提供了直观的史料。

刘堤口年画植根于中原这片沃土之中,凝聚着劳动人民淳朴的思想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夹缝中的一线生机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传统观念和风俗习惯也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刘堤口神像年画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大量印刷精美且价格低廉的压膜神像渐渐涌人了市场,大有侵吞木版神像之势。使那些传承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木版神像已无招架之力。

近几年,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深入开展,传统的民间艺术得到了社会的广泛重视,但是经过漫长岁月的风雨洗刷,刘堤口神像印版已所剩无几。神像价格低廉,印制起来费时费力,经济效益不高,因此神像年画已失去了养家糊口的功能。随着老艺人的不断谢世,一些传统技法濒临失传。2008年刘堤口村的刘明高、刘怀朝、刘怀京、刘新印、刘明重、刘怀丁、刘怀方、刘怀增、刘新丁、刘新磊、刘明参、刘怀超、刘功甫、宋武成等10多位年画老艺人成立了“刘堤口年画社”,他们期盼着神像年画能代代相传。

市、区、乡文化部门和刘堤口村支书王改善等领导为了保护好刘堤口神像年画这个行将消失的民俗文化活化石,在政策等方面给予了诸多关心和支持,2010年初,刘堤口神像年画被濮阳市政府公布为“濮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年古村刘堤口和它的诸神们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将它的艺术魅力展现在世人面前。

上一篇:三维艺术设计中的“设计草图” 下一篇:朱林飞:做了我喜欢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