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大专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问题解决的探索

时间:2022-08-22 05:39:25

五年制大专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问题解决的探索

摘 要:在目前的教学工作中,作为班主任的我们渐渐发现,有些学生由于自身年龄段的叛逆,以及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心理健康状况每况愈下。这些不健康的因素,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如果不加以辅导,势必影响学生正常生活。本文就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问题解决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解决

随着时代的变迁,家庭结构的改变,现在的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且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不断增多,他们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沉重地敲击着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心扉。五年制大专院校学生的学习环境是比较特殊的,大专的教育模式给他们带来了宽松的生活环境,没有学习的压力、环境的约束,因此五年制师范学校中的高职类班级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更是作为班主任的我们所必须关心、分析和解决的。

一、五年制大专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1)学生排斥父母、老师及身边的同学,觉得每一个人做的一切都是在针对自己,自己不犯错的时候“不关心自己”,一旦犯一点错误就抓着自己的“小辫子”不放。从而对班级以及教师产生厌恶情绪。

(2)绝大多数学生在家长的娇惯之下以自我为中心,不容别人发表不同意见,觉得如果别人不听自己的,就是和自己过不去;或是遇到任何事情都要找别人的错误,开脱自己,从不主动反省自己。

(3)个别学生撒谎成性,张口闭口都是谎言,并“合理”地生活在自己编织的谎言当中。这已经成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4)一些有住宿要求的学校里,很多学生(包括越来越多的女生)在宿舍就寝时没有家长、教师的规范管理,出现抽烟、喝酒、夜不归宿、上网通宵等问题,并认为这就是“时尚”,这就是融入住宿生活所必需的。

(5)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正确的社会生活意识。学生之间相互模仿,动不动就出现“我要退学”“我要打工”这样轻而易举决定其今后生活的幼稚言论。

(6)由于班级中女学生较多,“学习有什么用,不如找个好老公嫁了”这样的思想根深蒂固,一些女生整日讲究穿着打扮,浓妆艳抹,找男朋友。

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1)仔细观察排斥父母、家人、亲朋的孩子们,会发现他们绝大多数生活在单亲家庭之中,缺乏父母的关心,得到的往往只是物质上的关怀和父母由于愧疚而产生的“畸形”的爱。他们一方面渴望得到同学或好朋友的关心和认可,另一方面又因为好朋友和其他朋友要好而嫉妒或是怨恨。这些孩子极度敏感,身边人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手势,都影响着他们。

(2)新一代的独生子女成为了班集体的主要组成部分,父母的溺爱,家人的迁就,使他们从小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行为习惯。这些学生时常产生的想法就是:凭什么。“凭什么说我”“凭什么我来做”,等等。这种思想行为习惯不是进入学校之后立刻就能改善的,所以这种心理问题影响着孩子们与周围同学相处的方方面面。

(3)学生撒谎成性的心理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家庭管教严格,不敢说实话;另一方面是他撒谎之后可能会得到称赞,满足内心的成就感。在这两种因素的影响下,孩子们开始功利地撒谎,最终成为难以改正的心理问题。

(4)如今视听传媒极度发达,社会的宽容度越来越大,个性、时髦影响着每一个孩子稚嫩的心灵。抽烟、喝酒就是“时尚”,辍学打工也能发财,“好好学习不如嫁好老公”这种无稽之谈却成为了一些学生们的追求。这种问题绝大多数是因为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学生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缺乏成熟的思维,易受他人影响而造成的。

三、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1)班主任应该给学生“爱”。因为爱是一个人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主题,没有爱的人生是容易变质的,是不完整的。只有学生感受爱、拥有爱、付出爱,他们的内心才会纯净、宽容,懂得知恩图报,善待他人。

(2)班主任应当时常联系家长,从各方面给孩子正确的关怀与教育,尽量避免要严就连打带骂,要松就纵容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样极端的教育方式。尽量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孩子。

(3)面对越来越叛逆的孩子们,尽量避免单调枯燥的说教,而应当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发现他们的优点和缺点,用生活的小事去改变孩子的思想和行为习惯,或者利用主题班会,使学生在讨论中完成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认识。

面对社会的大环境,面对孩子们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心理以及他们越来越复杂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班主任应当去做,必须去做的大事。以上只是个人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发现和想法,今后还会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坚持到底。

上一篇:中职班级管理中实行企业组织结构模式的探究 下一篇:浅谈高三班级管理的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