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少数民族地区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时间:2022-08-22 05:30:14

论少数民族地区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

摘 要: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的条件有限,如何提升教学质量成为改革中应当认真关注的环节。首先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初中英语教学的现实问题,然后分析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并规划具体的实践举措。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模式

一、少数民族地区初中英语教学的现实问题

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生占据相当的比重,教学条件有限,英语教学工作的推进存在一定的困难。一方面,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初中生经常使用本地方言交流,直接影响到英语发音,初中生的英语学习基础薄弱。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因为经济条件的影响,教学师资明显不足,长期以来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难以对学生产生强劲的吸引力,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英语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二、少数民族地区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初中英语教学的现实问题,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成为问题解决的关键。具体来说,改革工作应遵循以下几个方向:

1.动态性方向

英语的学习不仅仅是背诵单词,锻炼阅读、写作等活动,语言必须在使用的环境中发挥作用,实现彼此之间的交流互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英语教学模式也是如此,静态教学对填补学生的学习基础作用有限,运用动态的教学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转变初中生对英语学习的认识,扩大视野范围,真正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2.趣味性方向

知识的趣味性是初中生产生探究意识的关键。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对改进学习效果的帮助已经获得共识。运用饱含趣味性的教学模式,能够以有限的师资创造更大范围的影响效果,促进学生精力集中于教学过程,逐步提高英语水平。

3.互动性方向

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英语很难实现深层次的互动交流,学生更不易重视英语学习。所以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应确保互动教学的开展,从而增强初中生的英语实用技能。

三、少数民族地区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与发展的举措

遵循以上方向的指导,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应注重以下工作:

1.多媒体教学夯实英语学习基础

现代信息技术为打造全新的视听结合教学效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且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对节省师资来说也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应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生的英语基础入手,分析他们在听说读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系统性地设计多媒体教学方案。多媒体教学不是简单地运用软件播放多媒体课件,而是以初中生感兴趣的内容为切入点,训练学生的英语基本功,使学生首先能够听懂英语,喜欢学习英语,然后主动模仿发音,锻炼口语表达。

2.从基本功训练过渡到主题教学

初中英语学习不仅需要积累单词量,而且涉及多方面的语法知识,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如果不能突破语法和句型的学习障碍,学生很难在听力、阅读、口语方面正确地使用英语。在多媒体教学的支持下,教师应注重使用主题式教学的模式,将英语教学内容归类,在主题教学中集中对某一类知识点进行解读,并由基本功训练向模块化训练发展。所谓模块化训练,就是由教师引导学生将单词、语法、句型共同应用到简单的对话和写作之中。这种能力的过渡和跨越式提升必须依托学生感兴趣的环境,它也恰恰是主题教学环境营造的需求所在。教师可参考近年来热播的影视动画,从中筛选对话内容比较容易被中学生学习吸收的片段作为主题教学的基础,使师生在共同观看趣味动画的过程中达到教学目标。

3.开展丰富多彩的模拟互动活动

考虑到师资的限制,基本功教学和主题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一对多的方式实施的,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普遍在接受动态教学、主题学习的熏陶后,应当获得充分的互动活动机会。教师应激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模拟表演英语对话、视频片段中的画面,让学生在互动中加深英语学习的印象,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教师针对学生模拟互动的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建议,减少学生使用英语的陌生感,积极探索英语学习的旅程。

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有助于拉近英语和学生的距离,为此,地方教育部门应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并提供相应的支持,使教学改革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工作实现良性循环发展。

(作者单位 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中学)

上一篇:从体态语探析中日文化差异 下一篇:学“洋思”给我们的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