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中德育思想的时代体现

时间:2022-08-22 04:51:36

《了凡四训》中德育思想的时代体现

[摘要]中国经典传世家训《了凡四训》成书至今已逾四百多年,因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现实的教化意义仍被视为当今德育和行善的名家典范。书中“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思想强调了人要把握自己的命运,通过“立命” 、“改过” 、“积善”、“谦德”之后自有福善无尽。《了凡四训》不仅是一本家训,更是普世的劝善书,对当今时代的道德培养和建立和谐社会都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了凡四训;道德培养;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 D6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7)07-0072-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07.034

[本刊网址] http://

一、《了凡四训》四大理论详解

(一)树立正确的“立命观”

《了凡四训》的第一部分内容“立命之学”中提到了了凡先生自幼丧父,老母命他学医,而后他在慈云寺遇到孔先生,孔先生榱朔蚕壬推算了一生的流年,并且相继应验。因此凡先生产生了流于宿命的思想,此后的20余年了凡先生按照孔先生设定的人生模式按部就班的活着。所以云谷禅师说他是个标准的凡夫。直到遇到云谷禅师以后,“了凡先生和云谷禅师在一室相互对坐,了凡先生三天三夜没有合眼”,云谷禅师好奇说:“一般人不能成为圣者,只是因为有妄想和贪念。你坐三天三夜,不见起一丝妄念,为何?”了凡先生说:“我被孔先生推算过,荣辱生死,皆有定数,即要妄想,亦无可妄想。”云谷禅师讥笑了凡先生是凡夫俗子,了凡先生心有不甘便问其故?云谷禅师便告诉他,凡人皆有定数,但积善之人与极恶之人,“命数不定”所以“命由我作,福自己求。明代云谷禅师说:“我们佛教经典中说:“求功名的就得功名,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要知道,说谎是释迦佛是大戒,诸佛和菩萨是不会拿虚妄的假话来欺骗人的。” “《易经》是为君子谋划如何趋吉避凶的,如果说天命是不可改变的,吉还怎么可以趋,凶还怎么可以避呢?《易经》开章第一义,便说:积累善行的家族,一定会有许多福报。”从此之后了凡先生的人生信念就发生了改变,从流于宿命论的思想到信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立命”观。

了凡先生的立命之学在明末影响很大,了凡先生的立命之学即是自己要建立自己的命运,通过积善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一观点所内含的善恶果报及命由我立的信念,与中国封建传统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宿命论形成鲜明的对比。中国人常常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一部分的人有着宿命论的思想,了凡先生的“立命”观首次批判了人们“认命”的观点,鼓励人们努力改造自己的命运,惩恶扬善的“善文化”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

(二)启示人们正视错误和改正错误

《了凡四训》的第二部分内容是“改过之法”,改过之法,第一是要有羞耻心。羞耻心是改造命运的开端和关键,也是改造命运的动力。人活在世上,一方面说要“立志”,另一方面就是要“知耻”。《论语》中的一段话值得我们思考:“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即仅仅用政令来禁止,用刑法来惩治,百姓会因害怕而避免受罚,却没有廉耻之心;但以德来引导,以礼来规范,百姓会因知廉耻而遵守法规。改过之法,第二,要发畏心。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应该尊老爱幼,对长者有敬畏之心,既敬爱又害怕。正因为有“畏”,才会言行举止三思而后行,使之符合于“应当”。改过之法,第三是要发勇心。知耻心、敬畏心、勇猛心,是了凡先生所提出的改过的三个步骤,而后了凡先生又提出三个改过之法,了凡先生也指出了面对别人的过失或错误时应有的态度。

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传播开来,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助长在人们心里,人们的内心深处缺乏传统道德的约束,了凡先生提出人们都应该有羞耻之心和敬畏之心,认真改正错误,与人为善,并且在家庭和社会中尊重长者等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实事求是的评价了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对建国30年来的历史事件,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包括一些老同志的功过是非,做出了公正的评价。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人都是如此,只有正视错误、改正错误,才不断地接近目标。

(三)启示人们明辨是非善恶,积善成德

《了凡四训》的第三篇是“积善之方”,即积善成德的方法,要积善就必须先明白是非善恶,所以,做善事必须正确地辨别善恶是非。那么如何辨别善恶呢?袁黄先生借用中峰禅师的话讲:“利人之善才是真善,利己之善则是假善。发于内心的善行是真善,装给别人看的善行是假善。无所求而为之善是真善,有所谋而为之善是假善”这种善恶标准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人常说积善成德,说的正是通过善行达到自身德行的养成。积善成德不是一句口号,不是说给他人听的,而是要通过践行才能完成,最后才能内化成为好德性。积善成德对于人的心性的和谐、提升人的境界、树立人的德行,都有积极的意义。我们理应冷静思考中华崛起中的道德的培育问题,了凡先生的积善成德的理论及方法给了我们启示,中华民族能向人类提供一种不同于西方文化的社会发展模式,并用事实证明,不通过宗教,同样可以使社会走向和谐、博爱、正义以及经济的高度繁荣,那将是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二十一世纪对人类做出的最大贡献。

(四)启示人们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了凡四训》的最后一章“谦德之效”。《尚书》曰:“盈满必定招来亏损,谦虚谨慎就会获益。”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便道出了人生道德修养的规律。了凡先生认为树立了远大的志向后,必须谦虚行事,与人为善,这样才能造福自己。况且,谦虚才能使人获得进步的空间,才能从中受益。

了凡先生这一思想被世人所借鉴,比如多次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反对脱离群众的。了凡先生的这一思想理论与的党的建设理论内涵的一致性,也正体现出了了凡先生“谦德之效”的时代价值和借鉴意义。

二、《了凡四训》理论价值的时代体现

一个民族的复兴,最重要的是道德的培育,因为民族复兴离不开人的进步。道德教育理应从家庭教育开始。《了凡四训》的家训文化不仅成就了中华的灿烂文化,而且远播于国外,更是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然而今天,家训文化是否还存在价值?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了凡四训》对于当代社会的价值,有以下几点:

首先,《了凡四训》家训文化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近年,政府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这与《了凡四训》所需要追求的目标完全一致。2016年12月12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亲切会见了文明家庭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起航的地方。人们常说“家和万事兴”“治国先齐家”,跟大家一样,有着浓浓的“家国情怀”。他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为大家做出了表率。可见家训、家风文化对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其次,《了凡四训》家训文化有助于家庭的和谐,实现国家和谐的基础,是家庭和谐。家庭的和谐又是人的身与心的和谐,只有每个社会成员的身心和家庭都和谐了,社会才能和谐。说:“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我们要认识到,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最后,有利于树立中华的民族形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海外的交流日益频繁,但是毋庸讳言,无论是内地的人文生态,还是去海外观光的游客,给外界的观感都比较差,从而损害了我们的民族形象,影响了我们的进一步发展。《了凡四训》不仅可以帮助我们重塑民族形象,而且可以担当中华文化领航者的角色,为东方文化走向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三、总结

《了凡四训》的流行,重视了家庭教育的问题,在家庭中从小培育基础道德。中国自古就是一个重视教育的国度,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典范。家训自发出现于民间,经过数代传承,即可形成优良的门风。《了凡四训》以家训文化为核心的价值理念,倡导以“务实、守信、崇学、向善、为内涵的价值观”为中国的文化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袁了凡.了凡四训[M].北京:中华书局,2015.

[2]孔子.论语[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15.

[3]杨天才.周易[M].北京:中华书局,2011.

[4]王世舜,王翠叶.尚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2.

[5]彭林.家教与门风[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

The Embodiment of the Moral Education Thought in the"Liao-Fan's Four Lessons"

DING Yang-yang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29, China)

Abstract: Chinese classic ancient motto "Liao-Fan's Four Lessons" the book has more than more than and 400 years,because of its rich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and 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education is still regarded as a model of moral education and good deeds. In the book, "My Life is Made by Me, and I Pray for Myself", the author emphasizes that people should grasp their own destiny through the "Fate" and "Error Correction", "Accumulate virtue" and "Character" after its own good and endless. "Liao-Fan's Four Lessons"is not only a family instructions, is a universal good book, which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in today's era of moral cultivat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Key words: "Liao-Fan's Four Lessons";moral cultivation;contemporary value

上一篇:探析目前大学生对选修课的满意度 下一篇:中小企业合同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