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方法

时间:2022-08-22 04:28:54

小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方法

谁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美满的家庭,热爱的工作,丰富的人生。更希望自己的子女生活得比自己快乐,比自己更有作为更有发展。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在为其奔波着忙碌着。可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错在哪里呢?就是缺少科学的育儿之道,就像一个匆忙赶路的人,只管低头赶路没能抬头望路,走错了也不自知。待清醒时一切都成定局,追悔莫及。那么父母该给予子女哪些帮助呢?一是安全温暖充满爱意的家园;二是精神上的指导者和领路人;三是培养孩子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好习惯要从早从小抓起,越早越好,越小越好。下面介绍几种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方法。

一、联用“施压法”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假如孩子在实际生活中确认,他的任性要求都能得到满足,他的不听话未遭到任何不愉快的后果,就渐渐地习惯于顽皮、任性、捣乱、不听话,之后就慢慢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因此对孩子施加必要的“压力”,是教育孩子的必须,也是矫正孩子不良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之一。二年级的学生梁晓晓经常不完成作业,教育了几次都不见效。后来老师从其家长口中了解孩子爱好跳舞,每天下午放学要去参加一个小时的舞蹈训练,便决定教育的同时结合使用加“压”的方法,促使他自觉认真地完成作业。于是对她说:“你既然知道完成作业的重要性,也有决心做到,让我们一块想办法做到这一点。如果能按时完成作业,放学后可以参加舞蹈训练;如果不能就取消训练。”在其父母和其他任课教师的配合施“压”下,其不完成作业的现象很快消失了。不过运用这种方法,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选择“突破口”,使对学生的“压”力变成矫正孩子不良行为习惯的动力。

二、巧用“代币法”

“代币法”又称标记奖酬法,是用象征钱币、奖状、奖品等标记物为奖励手段来强化良好行为的一种行为治疗法,也是心理治疗中常用的延迟满足的行为疗法。这种方法通常对于低年龄孩子效果显著。“代币”就是为真正奖励物找到“临时代替物”,如“小红花”、“红五星”之类的东西,通过这些“代替物”最后才能兑换孩子想要的实物奖励,如10朵小红花可兑换“打乒乓球1小时”,50朵小红花可兑换“去游乐场玩半天”等。“代币法”的最大优点在于:当孩子表现出良好行为时,不是立刻就满足他的要求,而是延时满足,需要孩子将行为保持一段时间或重复出现后,再满足。这就利于“习惯”的形成,使合理行为有意识地反复出现,同时因为有“代币”,也可以使合理行为得到一定的鼓励,起到“望梅止渴”的作用。

三、活用“身教法”

常常有父母感慨道:这孩子,怎么会这样?没人教她,去哪里学的?父母应该回想一下平时的言传身教,是否对孩子产生影响。常言道:好习惯是训练出来的,坏习惯是模仿出来的。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子女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子女。父亲吸烟喝酒,其儿子基本上也差不了多少。曾有个案例就能说明这一问题。有一个男孩在树上偷梨,被人发现后大声指责道:谁家的孩子到这来偷梨,还不赶快下来,不然就告诉你的父母。结果孩子不但没下来反而指着另一棵树说:我不怕,瞧,我爸爸就在那里。让人哭笑不得。可见家长的品行对孩子有多么的重要。因此家长希望你能够在孩子面前起到一个良好的示范作用,最好能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甚至暂时地“伪装”自己,给子女留下一个可以效仿的榜样和完美形象,“不可以在孩子面前吵架”“不在孩子面前数落别人”。

四、善用“境教法”

据《羊城晚报》报道,有一位国内著名的新闻媒体记者作为中日友好交流的代表到东京参观访问,当他出于礼貌拿出自己的一张精致名片递给日方的接待领导时,对方拒绝接受。为什么呢?因为日本人的名片都是用再生纸做成的,他们讨厌不环保和故意浪费的行为,认为用原浆纸做的名片是对自然资源的一种浪费,所以不伸手接名片。此外在日本用餐,也没有餐巾纸。如果你嫌嘴巴吃过食物脏,就可以去洗手间洗。即使你自己随身带餐巾纸也不能随意拿出来擦。因为这样同样会让日本人小瞧你,感觉你是一个随意破坏和浪费大自然资源的人。他们觉得跟你这样的人在一起用餐是一种耻辱。对于低碳环保,日本人并不是挂在嘴上,而是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去。许多到过大连或者北京的人都有感觉,广阔的城市广场和街道干净整洁,即使三天不擦鞋都不觉得脏,而且没有乱丢乱扔垃圾现象,为什么呢?就是整个大环境的影响作用。教育子女也一样,如果父母都是爱读书的人,家中就定会有书香之气。相反父母总是爱打麻将,子女也就很容易听到麻将之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就是这个道理。当父母期望子女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时,父母必须做到自身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请仔细审视一下自己还有哪方面需要改进,那就马上行动起来吧,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好习惯就在点滴生活过程中培养出来。

上一篇: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刍议 下一篇:初探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