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数学概念解题的尝试

时间:2022-08-22 04:03:49

巧用数学概念解题的尝试

摘 要:中职生数学基础较差,在解题过程中,教师要引导他们灵活运用不同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和数学思想。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掌握基本概念、区分概念不同点、挖掘题型中隐含条件、直接利用定义解题、化归基本题型、用实验验证数学概念等方面尝试做题技巧,并运用数学概念培养学生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巧用数学概念解题的尝试,收到良好效果。

关键词:巧用 数学概念 解题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2(b)-0162-02

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运算是数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加深学生对数学公式、公理、定理、原理的理解,培养逻辑推理能力,以及解题技巧的训练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拓宽解题思路,探究解题方法,以达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之目的。笔者在引导学生巧用数学概念解题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1 掌握基本概念,挖掘题型中隐含条件

解题时,我们应注重对基本概念的深刻领会,在一些题型中,所给条件看起来不够,如果从题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深刻理解,把握要领,就会找到解题的方法,使问题化难为易,迎刃而解。

例如:方程的解集为,求p 和q 的值。

在此题求解中,容易想到将代入方程,这样就有式(1):,但仍解不出的值。如果我们通过对解集的分析可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集是一个单元素集,又根据集合元素的无重复性,就隐含着方程有两个相同的解,即式(2):,式(1)(2)联络方程组,便可求出的值。

又如:如果直线与直线关于对称,求的值。

此题解法很多,如果从函数概念去分析可知,直线与直线关于对称,即与互为反函数,而的反函数为,与比较可得,。

2 以本为本,直接利用定义解题

轨迹方程的建立,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方法很多,有些从曲线的自身定义去解题,会更简单明了。

如求以点(-2,5)为圆心,并且过点(3,-7)的圆的方程。根据题意,圆的半径应为圆心(-2,5)到圆上的点(3,-7)之间的距离,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知半径,故所求圆的方程为。

再如“试求过定点与定圆相切的圆的圆心轨迹。”

此题利用其他方法去解比较困难,若注意椭圆定义,就较为简单。设动点,动圆和定圆相切于(从动点),又知定圆以坐标,半径为3,则,故点轨迹为一椭圆,且,椭圆方程也随之解出。

3 追根索源,化归基本题型

许多题目,可以通过对题型进行分析化归成几个基本题型的组合,利用基本要领,找到问题突破口。

如:表示何种曲线。

此题是非标准形,难以从整体上直接辨认,若对式子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表示点到定点的距离,表示点到直线的距离,从而,由此化为圆维曲线统一定义,可以判断为双曲线。

4 认真审题,区分概念不同点

中职学生数学基础差,且做事粗糙马虎,相近或相对的数学概念缺乏深入理解和区别,导致做题错误。有一次考试,一个学习成绩中上等的学生,遇到一道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考题,由于他审题不认真,或许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概念混淆,硬用等比数列公式做了题,做题过程很顺利,结果也很简捷,下了考场,同学之间对答案,他很自信,但听到大多数同学都与他的答案不相同时,才感觉不大对劲儿,后来发现自己误用“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

因此,必须教育学生在做题之前,认真审题,区分概念,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5 分组实验,巩固数学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入数学实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直观,并建立数学模型。如在讲“柱、锥及其简单组合体”,特别是在讲旋转体圆柱、圆锥、球体体积时,笔者利用课余时间将学生分为3组做实验,要求第一组做半径为10 cm的半球,第二组做半径为10 cm、高10 cm的圆锥,第三组做半径为10 cm、高10 cm的圆柱。然后3组再合作实验,将圆锥放入圆柱中(锥底向下),用半球装满沙子,然后将沙子倒入圆柱中,让学生观察,学生发现沙子刚好装满圆柱体剩余空间。从而学生得出如下结论:在“球体半径与圆锥、圆柱半径相等,且半径与圆锥、圆柱的高也相等”条件下,半球的体积等于圆柱与圆锥体积之差的结论。设定上述旋转体半径和高均为R,V圆柱=πR3,V圆锥=,V球=,由上述公式不难得出:圆锥体的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1/3,球体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4/3。三者体积的数量关系通过学生的实验也得到了验证。

6 强化概念,确立数学思想

每次在学生做作业前,必须强调学生复习当天所学基本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新知识,包括概念、公理、定理、公式、知识的应用、题型、解题的方法技巧等,并以书面形式予以表达。这样做,一来督促学生复习授课内容,强化对概念的理解;二来听课时迫使他们认真听讲、主动做好随堂笔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掌握数学概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确立数学思想,运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思想是在数学的发展史上形成和发展的,它是人类对数学及其研究对象、对数学知识(主要指概念、定理、法则和范例)以及数学方法的本质性的认识。它表现在对数学对象的开拓之中,表现在对数学概念、命题和数学模型的分析与概括之中,还表现在新的数学方法的产生过程中。

数学教学中介绍数学符号带来数学思维表达的简单美;逻辑和演绎思想带来学生思维的严谨及表达的准确;极限思想中蕴着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模型思想有利于培养与发展学生系统处理问题的能力;集合的概念有助于学生集体观念、合作意识的形成;讲解排列概念引导学生形成规矩意识,遵规守纪、勤奋学习。

7 结语

用笛Ц拍钋山馐学题,用实验验证数学公式,建立数学模型,巩固数学概念的掌握,让学生通过数学概念的理解,确立数学思想,并运用数学思想处理问题。渗透数学思想,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能力,促进学习迁移。介绍数学史实,讲解数学家的故事,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浓厚学习兴趣。通过巧妙运用数学概念解题,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美,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成绩明显提高,用数学思想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

参考文献

[1] 张勇.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与反馈[J].宁波教育学院报,2006,8(3):89-90.

[2] 黄智科.学生数学探索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6):34.

[3] 毛敉芝.对课堂练习在职高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作用的几点思考[J].职业教育旬刊,2015(3):46-49.

[4] 陈新芳.小议数学课堂自主学习新模式[J].河南教育:职成教版,2015(4):30.

上一篇:异构网络下基于最大阻塞概率的群切换方案 下一篇:IT企业劳务外包审计风险点及应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