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南族聚居区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现实难题与对策

时间:2022-08-22 02:09:21

毛南族聚居区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现实难题与对策

【摘 要】毛南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毛南族聚居区。这一地区新农村建设面临着农民增收难度大、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低、性别比高、生态脆弱、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等诸多现实难题。客观、理性地面对当前的现实困难,探寻相关的解决对策,有助于提高毛南族教育、科技文化水平以及社会生活质量,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促进毛南族地区经济社会的良性运行,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关键词】毛南族;新农村建设;现实难题

【作 者】黄润柏,广西民族研究所副研究员。南宁,530028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9)01-0144-006

Practical difficult issue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of Maonan people’s Gregarious region

Huang Runbai

Abstract:The focus and difficulty of Maonan people’s new rural constrution are in Maonan people’s Gregarious region. It is facing many practical difficult issues in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of the region,such as increasing peasants’ income being very difficult,low cultural quality of rural population ,high sex ratio,ecological fragility,inadequate supply of public goods. Objectively and rationally facing with the practical difficulties and searching for relevant solutions can help improve Maonan people’s education,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teracy as well as the quality of sicial life,then speed up the process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and promote benign operation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sociaty in Maonan people’s Gregarious region,ultimately achieve the goal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Key Words:Maonan people’s Gregarious region;new rural construction;difficult issue;Countermeasure

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的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对于自然条件各异、发展差距较大的民族地区农村,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规划、分步推进的原则。就毛南族地区而言,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毛南族聚居区,即以环江县西部大石山区的下南、上南、木论①、川山、水源5个乡镇为中心的地区。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制约,这一地区新农村建设面临着农民增收难度大、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低、性别比高、生态脆弱、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等诸多现实难题。客观、理性地面对当前的现实困难,探寻相关的解决对策,有助于提高毛南族教育、科技文化水平以及社会生活质量,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促进毛南族地区经济社会的良性运行,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一、毛南族聚居区人口与农民生活状况

毛南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全国毛南族总人口为10.72万人,广西有毛南族人口75079人,其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境内58893人,占广西毛南族总人口的78.44%。

环江县境内的毛南族主要聚居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下南、上南、木论、水源、川山、洛阳、思恩、大安、长美、明伦等10个乡镇的72个行政村,其中以下南、上南、木论②、川山、水源5个西部大石山区乡镇最为集中。这5个乡镇共有42个毛南族聚居村,有毛南族人口4.88万人,占5个乡镇总人口的54.5%,占全县毛南族总人口的82.9%,全国毛南族总人口的45.5%。毛南族人口比例最高的是下南乡和上南乡。这里是毛南族传统聚居区,过去分上南、中南、下南三个乡,俗称“三南”、“毛南三乡”,现在分属上南和下南两乡,原中南乡并入下南乡。1964年这里有毛南族人口14263人,占全国毛南族人口总数的63.73%,1990年有2.4万人,占全国33.20%,2000年有毛南族人口24114人,占全国毛南族总人口的22.49%。至今,这里的毛南族人口比例依然很高。2006年底,下南乡总人口18778人,其中毛南族18766人,占总人口的99.8%。上南乡总人口4535人,其中毛南族占4513人,占总人口的99.5%。两乡毛南族占环江县毛南族总人口的39.53%,占全国毛南族总人口的21.72%。

毛南族聚居区属喀斯特地貌,生产生活条件较差,毛南族村落主要分布在山间平坝和山弄中,村落周边的耕地是他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改革开放后,聚居区农民收入有了较大提高,一些村屯实现了粮食自给。但由于自然条件、人口素质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农民增收难度大。尤其是近10年来,聚居区内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慢,农民人均纯收入与环江县、广西及全国农民平均水平相比明显偏低,而且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1997年聚居区上南、下南、木论、水源、川山5个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384元③,相当于环江县农民平均水平1545元的89.6%,广西农民平均1875元的73.8%,全国农民平均2090元的66.2%。到2006年,这5个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584元,仅相当于环江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188元的72.4%,广西农民人均2770.5元的57.2%,全国农民人均3587元的44.2%。也就是说,10年间,毛南族聚居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只增加了200元,而同期环江县农民人均收入增加了653元,广西农民人均增加895.5元,全国农民人均增加1497元。聚居区农民收入由1997年相当于县平均水平的89.6%,下降至2006年仅相当于县平均水平的72.4%,收入差距10年间扩大了17.2个百分点。

由于收入水平低,聚居区毛南族的消费结构仍然处在初级的水平上,村民的消费方向依然是维持自身生存和家庭延续,终年辛劳的最终目的是获取吃、穿、用诸方面的基本生活资料,吃、穿是村民消费的核心内容,耐用消费品和精神生活消费开支所占的比重很低。农民家庭消费的恩格尔系数(饮食消费占收入的比例数)与环江县及广西乃至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2002年聚居区毛南族农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为64.9%,比环江县农民平均高出5.11个百分点,比广西农民平均高出12.6个百分点,比全国农民平均高出17.2个百分点。恩格尔系数是联合国测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生活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一般认为,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绝对贫困,50%~59%为温饱,40%~49%为小康,30%~39%为富裕。按照这一评价标准,聚居区毛南族生活尚处在贫困状态,居民消费结构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尚未完成由贫困型向温饱型的转变。

二、毛南族聚居区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难题

毛南族聚居区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现实难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结构单一,农耕条件差,经济发展水平低。

改革开放后,聚居区毛南族的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以农为主的传统产业结构尚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二、三产业发展缓慢。聚居区内几乎没有工矿企业,非农产业仅作为副业而存在,其种类很多,但规模都很小,经营者利用农闲时间经营,大都没有脱离农业,主要有运输、粮食加工、木材加工、打铁、榨油、碎石加工、制砖、建筑以及一些小型的商业。聚居区内大部分人口仍然依靠经营传统农业获得收入。

毛南族聚居区属喀斯特地貌,境内石山绵延叠嶂,山高谷深,地形破碎,土层瘠薄,可耕地少而分散,水源奇缺,自然条件恶劣。除一些村落分布有山间小平坝,有少量稻田可供耕作外,大部分村庄如下南乡的柴门、希远、下塘、景阳、玉环、古周等村,大都是大石山区,几乎没有水田,也没有河流可供农田灌溉,如上南乡的289公顷耕地中,水田只有22公顷,仅占耕地面积的7.6%。上南、下南两乡共有耕地1718公顷,农村人均占有耕地0.95亩,其中人均水田仅0.03亩。这些耕地大部分都是碗一块、瓢一块的山窝地,保水保肥性能差,易旱易涝。

尽管农耕条件差,但历代以来,种植业仍然是聚居区毛南族生计的主要来源,其内部结构以粮食种植为大宗。20世纪80年代以前粮食紧缺的时期,聚居区毛南族的旱地耕作曾经推进到远离居住地的石山深处,在那里以刀耕火种的方式开荒种小米、荞麦等杂粮,以最大程度地实现粮食自给。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垦荒种杂粮的方式逐渐放弃。毛南族聚居区粮食作物有玉米、旱稻、高粱、大豆、水稻、薯类等,耕作技术多因循传统,粮食生产水平低于环江县平均水平,如2002年下南乡粮食平均亩产只有161.6公斤,仅相当于全县平均水平的59.06%、全县最高水平洛阳镇的41.33%,而上南乡的水平更低,2002年粮食平均亩产只有90.27公斤,仅相当于全县平均水平的33%,洛阳镇的23.09%。这两个乡农民缺粮问题比较严重,部分农户自产粮食只够维持8~10个月。

养殖业是聚居区毛南族现金收入的重要来源,有猪、牛、鸡、鸭、兔、鱼、蚕、羊等。目前养殖主要是家庭经营,规模不大,养殖技术沿用传统的方法,猪、鸡、鸭、兔等禽畜瘟病常有发生,虽然村民们也有一些防病治病的措施,如撒石灰、喂药预防,染病后给喂药、打针,但收效甚微,一旦感染,常会造成大批死亡,严重影响了养殖业的规模发展。毛南菜牛是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著名特产,聚居区的下南乡是毛南菜牛的原产地,但养殖量不成规模,没有形成稳定的市场供应能力。

外出打工是多数农户获得现金收入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文化素质低,就业竞争力差,外出打工的农民往往不能取得预期的收入。

(2)人口素质低。传统聚居区内毛南族人口文化素质低于全国毛南族平均水平。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2000年毛南族拥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的人口占总人口的2.27%,高中、中专占8.59%,初中占31.09%,小学占42.38%。而在下南乡,拥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总人口的0.56%,高中和中专占5.35%,初中占47.78%,小学及以下占46.32%。上南乡拥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总人口的0.72%,高中和中专占6.35%,初中占37.27%,小学及以下占55.67%。也就是说,这里90%以上的人口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以及中专和高中文化程度的比例远低于毛南族平均水平。在20世纪60~70年代,毛南族聚居区“文风颇盛”,大中专毕业人数所占比例不亚于其他民族,但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及当地教育水平低等原因,当地学生在民族内部竞争中处于劣势,进入高一级学校深造的人数越来越少。据对下南乡中学的调查,2003年下南乡中学有初中毕业生200人,参加中考的有110人,考上高中的只有16人,升学率仅为8%,远低于环江县的平均水平。

(3)人口性别比高。聚居区毛南族人口性别比偏高,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毛南族人口性别比为.28,高于全国平均106.30的水平。下南乡人口性别比为113.61,上南乡为114.90,木论乡为117.92,均高于毛南族平均水平。在20~60岁年龄段,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调的现象尤其严重,这种现象在1990年人口普查中就已经出现,近十年来处于不断恶化的过程中。据对下南乡南昌屯的调查,2003年该屯21~40岁年龄段人口性别比高达142。41~60岁人口性别比也达到129,这种现象在上南、下南、木论、川山、水源等乡乃至环江县的贫困村落中普遍存在。人口性别比偏高,尤其是青壮年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调,其最直接的后果是导致婚龄人口挤压,适龄男性择偶困难,近年来,这一地区的单身男子越来越多。我们对下南乡农户进行的分类摸底总共统计了3333户,其中户主未婚、鳏居或妻子离异的有372户,占11.16%。入户访谈的下南乡下塘、柴门、玉环三个贫困村,被访24户121人中有成年男性55人,未婚或独居的男子36人,占被访人口的29.75%、成年男性的65.45%,其中,50岁以上的10人,未婚或独居4人,占40%;50~40岁9人,未婚或独居2人,占22.22%;40~30岁11人,未婚或独居10人,占90.9%;30~20岁25人,未婚或独居20人,占80%。也就是说,这一地区80%以上的20~40岁男子处于未婚或独居状态。在一些村屯如下南乡希远村,总人口420人中,22~50岁的单身男子超过了100人,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适龄男子娶不到或留不住媳妇,聚居区人口增长处在很低的水平上,有的村屯甚至连年出现了人口负增长。人口性别比高引发的社会问题,将会严重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4)生态脆弱。环江县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占全县国土面积的52.11%,山地中石山面积约为全县面积的25%,县境西部毛南族聚居的上南、下南、木论、川山、水源五个乡镇,即是典型的大石山区。这里地貌以峰丛洼地为主,缺水少土,基岩。

20世纪40~50年代,毛南族聚居区曾有成片的茂密森林,但现在除了木论自然保护区外,其他乡镇的森林仅存于村落附近的水源林,其余山地已经没有大的乔木,大部分地表植被以草本和灌木类为主。成片森林消失的原因,一是1958~1962年大炼钢铁时大批砍伐,导致森林资源骤减。二是由于长期缺粮,农户不得不毁林开荒种粮,或大量烧制木炭出售后购进粮食,导致森林过伐,林木消耗量大于生长量,致使不少林地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森林面积逐年减少。三是火灾。火灾对于石山区山林的破坏是毁灭性的和不可逆转的,即使可逆,也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据当地老人说,火烧过后的石山地,二三十年后树木都难以长成。长期持续的人为破坏,加剧了当地森林资源的衰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近年来农户经济状况有了改善,开荒种粮或烧炭卖的农户减少,但居民用木柴作燃料的状况尚未改变,每年每人消耗柴薪在700公斤左右,灌木林也在逐年减少。2003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森林覆盖率为52.9%,而下南乡的森林覆盖率只有0.7%。聚居区内有的地方已经呈现出石漠化趋势。石漠化地区缺少植被,不能涵养水源,在恶化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同时,往往伴随着严重的人畜饮水困难,将使居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植被覆盖率和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也是导致旱涝灾害发生频率快速上升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环江县石山区自然灾害频繁,旱季干旱缺水,雨季洪涝严重,上南乡近20年来50~100年一遇的洪涝灾害频繁发生,乡政府大院两度被洪水淹浸。这与生态环境被破坏密切相关。

2000年以来,环江县政府通过将山区部分人口移民异地安置开发、退耕还林、坡地改梯地以及政府补贴建沼气、补贴建省柴灶、建立生态公益林保护区等系列措施,石漠化加剧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植被逐年恢复,重新闭郁的石山逐年增多。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毛南族聚居区乃至环江县的生态环境将会有所改善。

(5)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毛南族聚居区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道路、农田水利设施、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短缺。毛南族聚居村大部分村屯远离集市,交通不便。据调查,川山镇的7个毛南族聚居村93个自然屯中,尚有69个屯未通屯级公路,占自然屯总数的74.2%。木论乡东山村是至今没有通路的村之一。该村的一些自然屯到乡政府要走6至7小时崎岖小路,在集市上购买的生产资料、生活用品,以及出售的农副产品,仍然依靠肩挑背驮运输。川山镇的7个毛南族聚居村93个自然屯中,尚有69个屯未通屯级公路,占自然屯总数的74.2%。交通不便、运输困难,严重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此外,毛南族聚居区大多数是望天田,靠天吃饭,受自然因素影响大,遇上天旱就无法播种。而目前聚居区的农田水利建设严重不足,现有的大多数农田水利也由于长期失修,灌溉能力下降。一些水渠填满淤泥,杂草丛生,有的已经不能引水。如上世纪80年代,下南乡曾举全乡之力在中南村修建了一条自上光屯至南木屯的水渠,水渠长2000多米,解决了南木屯5个村民小组500多人口的人畜饮水和300多亩农田的灌溉,使南木屯实现了粮食稳产高产,成为中南村的主要粮食保产区。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由于缺乏有效的维护,水渠淤堵,目前生活和农业灌溉用水都受到了严重影响。中南村三圩村民小组的人畜饮水工程也存在类似问题。

人畜饮水困难是大石山区毛南族面临的另一个现实难题。据调查,在毛南族聚居的村屯,有60%以上的人口缺水1-4个月。下南乡下南、堂八、波川、希远、景阳、仪凤6个村个自然屯、11652人中,缺水1-4个月的有80个自然屯9022人,占总人口77.38%。下南乡中南、下塘、古周、才门、玉环5个村97个自然屯中,有60个自然屯缺水3-5个月。下南乡政府所在地及其附近村屯共6000多人,也没有解决饮水问题。人畜饮水困难严重影响毛南族的生产生活及身体健康。有的村虽然有水喝,但水质很差,不能喝上安全卫生饮用水。如堂八村,总人口1432人,其中1407人没有喝上安全卫生饮用水,占总人口98.25%。

二是学校、医疗卫生等公共产品的供给严重不足。在毛南族聚居区,有的村没有学校,原因是原有学校因学生太少被教育部门撤并,村里一年级小学生要走10多公里的山路上学。下南乡就有古周、才门、希远、景阳4个村小学被撤并。古周、才门两个村小学被撤并后,适龄学童分别到2公里外的下塘小学和3公里外的玉环小学读书。由于路途远,地处偏僻,家长担心孩子的安全,每天都往返接送,有的干脆等小孩8-9岁后才入学。希远和景阳村小学被撤并后,学生分别要到3公里和6公里外的乡政府中心校读书,希远村的小学校舍也卖了。由于学生年龄太小,家长不放心,只好家长去陪读或请人照顾。这几个村农民生活本来就很困难,孩子的生活费用和陪读支出,使家长不堪重负。

大部分毛南族聚居村虽然有小学,但普遍存在校舍简陋、教学设备不足问题。大多数小学(教学点)教学设施不配套,只有教学楼,没有宿舍楼,没有球场,没有食堂,教职工及内宿学生的住宿条件非常简陋。

医疗条件差,缺医少药,农民看病难,是毛南族聚居区普遍存在的问题。毛南族聚居区内很多村没有卫生室,有卫生室的药品也很少,如下南乡下塘村有卫生室和村医,但药品只有土霉素、藿香正气水、止咳糖浆等少数几种,基本器械是听诊器,注射器是传统的玻璃注射器。这名村医要服务下塘和古周两个行政村,看病收益少且不稳定,村民看病取药多赊账,村医不得不兼顾运输、收购土特产维持生计。有的村有门诊用房,但没有医生和药品,如下南乡景阳村建有一间卫生室,里面没有药品,也没有村医,村民有病只能到6公里外的坡川求医。

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极大地阻碍了毛南族聚居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减缓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是制约毛南族聚居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

三、对策与建议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对于贫困民族地区来说,“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当前毛南族聚居区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不稳定,整个经济系统还十分脆弱,农民收入在很大程度上仅能维持低水平的生存需求,而难以形成防范自然和经济风险所需的一定数量的消费剩余。一旦遇到天灾人祸,人们便极易陷入生存危机状态。显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聚居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同时,聚居区新农村建设还要重点关注人口文化素质低、性别比高、生态脆弱、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等问题,以保证和促进毛南族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根据聚居区毛南族的实际情况,以下几条发展途径具有指导意义:

(一)提高种养业的科学技术水平,保证农民收入的稳定性。种养业是聚居区毛南族的主要收入来源,但长期以来,当地种植业频繁遭受旱灾、涝灾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收入不稳定;禽畜流行病频繁发生,养殖业连年遭受打击。科学技术水平低是制约聚居区种养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兴办职业技术教育、开办种养业技术培训、兴办科技实验点等,是当前提高农民科学技术水平,保证农民收入稳定性的重要途径。

(二)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引导毛南族聚居区劳动力的分化和整合,为农民致富拓宽门路。毛南族聚居区农耕条件差,可耕地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要实现这一地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就要加快这部分劳动者从第一产业分离出来转入其他产业的过程,促进第一产业劳动力的分化和整合。现阶段当地二三产业尚不发达,劳务输出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事实证明,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农民就业渠道,减少农业资源压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三)提高人口素质,增强竞争能力。聚居区毛南族人口文化素质低于全县平均水平,人们的思想观念较为传统,他们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提高毛南族人口文化素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提高人口素质的措施,首先是加强学校教育,争取普及初中甚至高中教育。其次,改善经济环境也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途径。现阶段毛南族地区产业结构单一,劳动力仍然主要在第一产业就业,在一个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里,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难以符合现代工业社会的要求。因此,大力发展二、三产业,让农民充分参与现代经济活动,是尽快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有效途径。以产业结构的调整来培养现代人,而人的素质的提高又必将带动产业的迅速发展,最终实现人口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发展二三产业对于增加农民就业机会、促进农民群体的分化,亦具有重要意义。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聚居区城镇化建设。毛南族聚居区新农村建设的阻碍因素,除了人口文化素质及其经济空间上的边际性地位之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其地理空间位置上的边缘性的制约。毛南族聚居区地处偏僻,远离作为农副产品的消费市场和现代生产要素供给市场的大中城市,使得当地农户无论是在销售农副产品方面还是购买现入要素方面,都存在着极其高昂的直接成本和交易成本。由于商品化的成本过于高昂,市场贸易缺乏真实的利润空间,影响了当地农产品的商品化水平以及产业结构从农业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因此应通过改善当地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来降低其运输成本和信息成本,为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条件;通过推进山区内部的城镇化建设,形成新的商品集散地,来拉近其与中心市场的距离。而无论是改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还是推进城镇化建设,都离不开大规模的资本投入。显然,单纯依靠毛南族自身来积累这笔资金是十分困难的。寻求外部区域的援助,提高国家投资效益,是当前改变聚居区毛南族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必要途径。

注释:

①2005年,木论撤乡并入川山镇,上南撤乡并入水源镇,为保持数据的连续性,本文仍沿用原上南乡、木论乡的称谓和资料。

②根据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统计局提供的内部资料《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一九九七年国民经济统计资料》统计。

上一篇:我国西部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下一篇: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权利主体制度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