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英语》课程情景化项目教学探索

时间:2022-08-22 01:03:50

《幼师英语》课程情景化项目教学探索

摘要: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师英语》课程注重锻炼口语能力和积累理论知识,缺少情景演练和实践锻炼,这样的状况不利于学生教学能力的提升,因此应当在现有教学体系上进行改革,让教学内容项目化,更具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本文阐述了学前英语教育的概念、理论基础,学前儿童英语学习的特点,并提出了情景化项目教学以及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目前的《幼师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情景化项目教学;案例研讨;课堂模拟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1-0128-02

一、引言

近年来,幼儿英语教育一直备受关注,很多幼儿园纷纷打出国际双语幼儿园的广告,各家早教机构和少儿英语培训机构纷纷推出浸泡式全英文教学。然而在现如今的大学体系中,并没有一个专门的专业来培养少儿英语教师,相关的两个专业只有英语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相比较而言,学前教育的学生具备幼儿教育相关理论和专业技能,适宜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中加大英语课程比重,来专门培养幼儿英语教师。

二、学前英语教育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学前英语教育是指在幼儿园对幼儿开展的正式的、专门性的英语语言的教育教学活动。“启蒙性”是学前英语教育的定位。启蒙性的含义是学前英语教育对幼儿进行英语方面的早期启蒙,培养他们对英语语音、语感的敏感性,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学习一些常见的、和生活相关的英语词汇和最简单的问候语等;幼儿初步了解英语国家人士如何运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感情,从感性上了解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的不同;为日后学习英语作一个良好的铺垫,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2岁到12岁之间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关键期以后,人类习得语言的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弱。儿童在习得母语时,要经历为期大约一年的“听”的过程(被称为语言学习的沉默期),然后才开口说出第一个词。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第二语言习得,沉默期的长短因人而异。

三、学前儿童英语学习的特点

(一)亲和动机强

亲和动机是指学习者处在某一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为了能够适应这个语言环境,尽快成为该语言群体的一员而主动学习和掌握语言。3~6岁的幼儿求知欲强,好奇心盛,活泼好动,乐于探索,并且往往把英语学习当成一种游戏或一种得到成人关注和赞扬的方式。处在第二语言的环境中,幼儿会主动地玩这种“新的语言游戏”,努力掌握游戏中的“游戏规则”,并积极参与游戏,大胆尝试、接受和运用新语言,也会将此当作参与游戏活动以及获得爱、安全感和奖赏的一种方式。因此,在这个时期对学前儿童开展适当的英语教育,不但易于为儿童所接受,而且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通过动作、表情和直观形象进行直觉学习

学前儿童主要依靠对周围人的动作和周围事物的颜色、形状等具体形象的直接感知和由具体形象产生的联想来进行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方式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可以使儿童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通过直观的动作、丰富的表情、具体的情景和实物以及表征实物的图片、玩偶等来理解、接受和使用语言。因此,教师要选择儿童生活经验范围内的学习内容,教学中要运用直观的教具,如图片、挂图、模型、头饰、玩偶、动画片或实物等。

(三)多感官活动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教师应为学前儿童设计形式多样、活泼有趣的活动,如说唱、游戏、表演、制作、绘画、比赛等。这些多感官活动,可以多角度激发儿童学习兴趣,使他们在积极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游戏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因为它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以有趣的方式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在学前英语教学中,将语言学习和肢体活动相结合不仅能帮助儿童理解内容,还能提高儿童回忆起所学内容的可能性。

(四)注意力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

无意注意指的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指的是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由一定目的引起的,并由这个目的来维持。3~6岁儿童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持续时间较短。教师在英语学习活动中应利用儿童的无意注意,发展有意注意,正确把握这两种注意的特点,并善于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儿童进行两种注意的转换。

(五)语言学习存在沉默期

如同习得母语时一样,儿童在英语学习中也会经历一段“沉默期”,同样遵循先听后说的规律。因此在英语学习的开始阶段,应尽量创造条件让儿童多听录音、多看教学动画片,以及多听、多看教师的示范。在“沉默期”,多给儿童英语输入,在他们不愿开口说英语时不要急于求成,而要耐心做好英语输入和英语表达的示范,鼓励儿童多听、多看、反复练习,帮助他们逐渐开口说英语。

(六)需要成人的鼓励和帮助

儿童掌握英语的过程需要成人的支持和帮助,教师和家长对儿童英语学习的支持表现在对儿童寄予良好和恰当的期望,发自内心地给予儿童肯定、赞扬和鼓励,这样做会激起他们对教师和家长更真诚的信任和尊重,从而下定决心努力学习。教师和家长对儿童在英语学习中的点滴进步和良好表现及时表扬和鼓励,这对儿童来说是一个正向的引导,也是一种成功的体验。

四、《幼师英语》课程改革

(一)情景化项目教学

幼儿园和少儿英语培训机构的课程设置,通常都把同类单词放在一个时间段来教学,经过研究幼儿园和少儿英语培训机构的教学内容,将幼儿英语教学内容分为12个主题,分别是家庭成员和问候语,身体部位,颜色和形状,动物,食物、蔬菜和水果,数字和时间,天气与季节,运动与乐器,服装和饰品,常用交通工具,职业,国家。这12个主题的内容都是选取自幼儿生活经验范围内的,简单易懂,易于实施教学。每个主题的学习都分为三个步骤:(1)熟悉相应主题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内容非常重要,因为幼儿英语都是选取自幼儿生活经验范围内的,幼儿易于感知的词汇和句型。在学习过程中,首要的是要转变观念,感知幼儿的世界,熟悉幼儿易于理解和掌握的学习内容,为今后进行幼儿英语教学奠定一定基础。(2)在明确了相关主题学习内容之后,学习相应的儿歌、游戏、故事及教学方法。对于专科的学生来说,学习过程中应当尽可能的少理论多技能,通过每个主题学习相应的英语儿歌、游戏、故事和教学方法,学生实实在在地掌握一首首儿歌,一个个游戏,学着讲故事,这些切实可用的技能让学生更有自信。在此基础上,学生方能自己设计游戏,编歌谣,从而设计英语课堂。(3)掌握了主题教学内容和相应教学方法之后,开始进行课堂模拟。一些学生扮演幼儿老师,一些学生扮演幼儿,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刚开始可能是演练一个游戏,讲一个小故事,逐渐加大难度到最后能够设计一节英语课堂。幼儿英语课堂一般都是动静结合,环节众多,老师需要能唱、善跳、善表演,需要多种技能来支撑,所以前期的儿歌、游戏、教学方法的积累非常重要。通过情景化项目教学,幼儿英语听说、幼儿英语儿歌活动、幼儿英语故事活动、幼儿英语游戏互动、英语绘本剧表演等多角度组织课堂,使学生学会学习幼儿英语、学会教授幼儿园幼儿英语、学会利用幼儿英语组织各种幼儿活动。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1.案例研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未来的幼儿园老师,在将来的课堂中要能设计和实施课堂,所以在课堂上应当不仅限于对他们灌输知识,而是要启发他们去思考。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适宜分配一些任务给学生来探讨,让他们带着问题去查阅资料,分享各自的观点,这样的学习方式会更主动,更深刻。比如在学习英语字母的时候让他们根据字母形象编相应的歌谣,在学习动物类、颜色类等词汇时让他们设计游戏和相应的教学环节,学生通过参与巩固了知识,提升了兴趣,强化了技能。

2.课堂模拟。在学生对学习内容和技能有了一定掌握之后,便可以进行课堂模拟,部分学生扮演幼儿老师,部分学生扮演幼儿。模拟的内容刚开始可能是做一个游戏,讲一个小故事,慢慢就可以深入到其他教学环节,最后到独立设计一节幼儿英语课堂。

3.翻转课堂。一部分课程通过翻转课堂完成教学,比如说英语儿歌的学习,可以通过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进行教学。网络平台上的幼儿英语儿歌教学视频,生动活泼,欢乐有趣,让人情不自禁地歌唱,让英语学习变得更有趣、更容易。

(三)理论与实践交替融合

1.理论。在每个主题的教学中,采用教师讲授或者案例研讨的方式来学习幼儿英语教育的相应理论、教学内容以及相关教学方法。在有一定理论基础之后,方能进行之后的教学环节。

2.课堂模拟。课堂中打破了传统的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凸显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参与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充分利用案例进行启发式、探究式教法理论讲解,围绕多岗位的要求,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模拟活动。把幼儿园活动搬进课堂,学生充当小朋友和幼儿教师的角色,为学生教学实践提供丰富的训练平台,在课堂上锻炼学生实践授课能力。

3.校内实训室。学校建有蒙台梭利教学实训室、奥尔夫教学实训室、感觉统合实训室。学生在掌握了相应教学内容和进行了课堂模拟之后,可以进入实训室,使用相应的教具,在实训室中感受幼儿园的氛围,身临其境,会大大促进英语教学。

4.校外实训基地。学前教育专业与当地40余家幼儿园建立了深层的教学实训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到幼儿园进行幼儿英语的观摩和教学。在课堂模拟和校内实训室进行实训之后,学生进入幼儿园进行英语教学观摩及亲身授课、讲评课程,实现学生幼儿英语的教授。

五、结论

通过情景化项目教学,学生对于学习内容更明确,掌握了在今后工作中切实可行的技能,锻炼了思维能力。通过课堂模拟,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反反复复的实训实践,巩固了学习内容,固化了教学技能,增强了教学能力,为今后的求职又增加了一项砝码,为自己增添了更多自信,收获更圆满的人生。

参考文献:

[1]高敏.幼儿英语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强海燕,赵琳,西格尔.幼儿英语浸入式教育活动[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上一篇:研究性教学模式下温病学课程优化研究 下一篇:职业技能导向下地方本科院校“立交桥”模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