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天使”心

时间:2022-08-22 11:52:02

孩子的身体健康通常是父母们关注的重点,但是近年来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情况逐渐增多,孩子的心理健康也引起了社会和家庭的广泛关注。如何培养出心智健康的孩子呢?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的专家为你解读儿童的内心世界。

关注儿童多动症

多动症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简称,是最常见的儿童精神障碍,表现为活动过度、注意力集中困难、情绪不稳、冲动任性和学习困难等。该病共患其他精神障碍的危险度很高,常见的有伴品行障碍、伴抑郁障碍、伴情绪障碍等。

美国3%~6%的学龄儿童患有该病,我国学龄儿童的患病率为4.31%~5.83%,其中70%患儿的症状会持续到青春期,30%会持续终身;继发或共患破坏障碍及情绪障碍的危险性高;成年期物质依赖、性人格障碍和违法犯罪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5-10倍。

儿童多动症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心理社会治疗、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感觉统合训练及食疗等,其中药物治疗是首选。

帮助抑郁儿童走出困境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罹患抑郁症?哪些儿童易患抑郁症?父母如何帮助孩子“精神减压”呢?

不良亲子关系可诱发儿童抑郁

儿童的情绪发展有着显著的生理。心理年龄特征,学龄前儿童大都有情绪不稳定、冲动、易变的特点;随着年龄增长,情绪分化和情感体验趋于复杂多样。孩子经历了创伤性体验后容易促感,调查显示,抑郁症儿童经历的精神刺激事件比正常儿童多3倍,重大生活事件如早期亲子分离。父母一方患精神病。家庭成员中有抑郁症患者和自杀史。父母离异等不良亲子关系都可能诱发儿童抑郁。

女孩发病率高于男孩

抑郁症多发于青春期,且女孩多于男孩。主要表现有:情绪低落、思维迟缓;不愿社交,回避熟人;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好;对未来缺乏信心,体验不到生活的快乐。同时还会伴有失眠、食欲不振、疲劳、头痛等。抑郁的孩子看上去疲乏倦怠、表情冷漠,有的还自暴自弃,想独自离家,甚至自残。自杀。

家长帮助患儿共渡难关

当孩子出现抑郁症状时,父母一定要更关心孩子,倾听他们的心声,多给他们鼓励。此外,还要经常检查自己的情绪,克服自身的局限,营造良好的家庭气氛。尽可能为孩子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通过集体活动扩大孩子的人际交往,支持他们参与竞争,增强信心。如果孩子已经出现情绪障碍,尽快到医院的心理门诊咨询。

孩子面前说话“七忌”

一忌居高临下 如“你不听也得听”、“我在你这个年纪早就……”等等,家长总是高高在上,孩子会口服心不服。

二忌冷嘲热讽 如“你以为自己很能干吗”、“你可真是个天才”等等,孩子最怕从父母口中听到这些话。

三忌绝对否定 如“你从来不好好听课”、“你总是撒谎”等等,话说得太绝容易引发逆反心理。

四忌言过其实 如“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玩具”、“你是全世界最漂亮的女孩”等等,随着年龄增长,孩子会分辨这些话里的水分,成年后对他人的赞赏也会将信将疑。

五忌人身攻击 如“你胖得像头猪”,“你是个蠢材”等等,孩子能体会话里的恶意。

六忌威胁恐吓 如“不好好写作业就关你禁闭”、“不听话就把你送人”等等,这些话让孩子对家长失去信任。

七忌冷若冰霜 如“没看到我正忙着吗”、“等会儿再说”等等,孩子觉得大人对他做的事毫无兴趣,漠不关心。

非语言行为教育的重要性

除了语言行为的教育功能,日常生活中还应用目光、表情、服饰。姿态等非语言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表情 面部表情是内在态度的指示器,家长切不可随意对孩子施以脸色,自己高兴时满面春风,对孩子百依百顺;不如意时满面怒容,甚至迁怒于孩子。这不但影响孩子的情绪,还会损伤孩子的心理健康。

目光 柔和热诚的目光给孩子以激励;埋怨责怪的目光使孩子不安;瞪眼盛气凌人;斜眼轻蔑鄙视。家长应该用亲切、和蔼,信任与期待的目光注视孩子,让孩子增强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交谈时看着孩子,表明你的专注。

姿态 是指父母的体态、手势、步态等,力求自然适度,给孩子稳重而不呆板、潇洒但不做作、文静而不孤高、幽默但不庸俗的感觉,树立父母形象,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服饰 穿着打扮体现个人气质和修养,以整洁、美观、大方的形象出现在孩子面前,让孩子受到正面的积极影响,对培养正确的审美观极为有益。

上一篇:信息时代的后遗症 下一篇:人蟑大战 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