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专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初探

时间:2022-08-22 10:37:07

职业中专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初探

一、课程的选择与命名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在多年的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深感道德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尤其当今社会道德缺失的现状,学校做好德育工作,更觉紧迫。以往的德育课教学,有较多说教与教条的倾向,对新时代的青少年学生很不适合。笔者向往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阅读和思考,感悟更多关于人生、社会的哲学问题,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当然,同样重要的,希望所教的学生学习思考人生,思考社会,学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所以,选择了职业中专德育校本课程开发这一研究方向。

最初的定位是在职业道德这一主题。但在在第一次课上,与学生探讨“我的职业理想”过程中,发现学生脑中空洞,学习意识淡薄,学习习惯较差,文明礼貌修养不足。基于此笔者从整体思路上作了较大改变,要针对学生目前成长的需要选择我的课题, 职业二字并不着急,道德却是长久的为人之本,要把重心放在后两字上。关于“道德”二字,曲阜师大的段文阁老师授课时给了我很多启发,还受到复旦大学陈果老师的感染,笔者为接下来要教的学科取了一个名字叫《道德与修养》。对学生可逐字解释为:道――道理,做人的道理;德――得到,内得于己;修――修炼;养――养成习惯,滋养心灵。

二、课程设计

1、教育理念的引领

对杜威虽没有深入研究,但是非常喜欢他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的论点,笔者也一直希望和学生一起过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

近年来国内一批教育学者钱理群、黄克剑、张文质等人倡导生命化教育理念,他们提到“教育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对知识的热情,对自我成长的信心,对生命的珍视,以及更乐观的生活态度”;“教育是对生命的唤醒”;“教育是生命对生命的成全”… 对此我也深有感触。

2、教学课题选取

前一个学期中,结合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问题,我与同学们探讨了以下课题:

第一讲 我的职业理想

第二讲 课堂礼仪规范

第三讲 课堂学习规范

第四讲 直面学习困境

第五讲 学会珍惜――关于网络(退学事件反思一)

第六讲 自强自立――关于打架事件(退学事件反思二)

第七讲 文明语言习惯

第八讲 社会交往礼仪

第九讲 异往

第十讲 亲子关系

这些题目的选择和确定,刚开始觉得很费脑筋,但很快发现可讲的题目太多了,常常是上个课题没讲完,下一个就冒出来了,并且每个课题都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又服务于学生的实际生活。课题怎么出来的呢?在此次研究过程中,我有了深刻的体验,即 “课题从哪里来,――从学生的问题中来!”

3、教法的实施

方法是为目标和内容服务的,既然教育是为了促成学生的健康成长,适合达成这个目标的方法不论外在形式如何都可以用。

有的同事说你是否讲得太多,学生活动少了点。我并不这样认为,什么样的活动比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更有价值呢。我喜欢看到孩子们专注的眼神,闪闪发光,有笑,有泪;我也常常受到鼓舞,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话题当场冒出来。我感谢孩子们为我营造出这种“场效应”,我体验到教育真是一种“相互的成全”。我讲得的确多,一句名言,一首古诗,结合学生实际,不经意就是一节课,这是备课时始料不及的。所以我甚至想试一试,干脆不做太多准备,完全现场即兴发挥,会不会有更多精彩?这里所说的精彩,是指学生收获最大。我一直在想,如果教师个人的表演与学生的收获不能兼得,应该首选什么?我们选了前者的根源在哪里,是自恋吗还是自私?

灌输是为了熏陶和积累,同时我也在创造尽量多的机会让学生锻炼,后者的作用的确有奇效。鉴于学生知识基础的薄弱,问题的设计一定要多层次,多角度,要舍得、乐于“蹲下来”和孩子对话。到底什么算教学方法,我说不清楚,我给学生提供的课堂表现形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说文解字(学语文:识字、组词、读课文、背诗句… … ),

登台表演(演小品:下通知、迟到、问路、志愿者、打电话… … ),

畅所欲言(说出心里话:我不让座、我不学英语、我睡不够觉、她是高分低能 、我只会一句… … )等等,

这里面包含着许许多多有趣的小故事(括号里的词是提示),都是生动的教学案例。有时间整理出来,将成为一本个人的教育随笔集。

4、作业与考试

“作业”采用活页式,每节课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倾向,自由总结。可以记录老师课堂阐述的道理,所讲的故事;可以回顾自己课堂具体的表现;可以写出自己的感悟;可以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教师“批改作业”则是与学生一对一的心灵对话,学生因此会乐于“做作业”。总之,以学生的爱好和收获为根本,让作业成为学生自我成长的记录,让写作业成为反思自我的习惯行为,滋养人生的历程。

考试的内容形式也灵活多样,有时采取现场活动考核式,也有时采用闭卷答题式。尤其令人欣慰的是,由于试题的生活化和开放性,例如:请你以送棉被为背景设计一篇给父母打电话的文稿(亲子关系,文明语言),又如:请你设计分组教学时与老师互致问候的方式(课堂礼仪)等,学生在答卷时各显其能,根本不会出现抄袭现象。事实是,试卷答得满满,还出现要求监考老师延长考试时间的“怪事”。该课程考试,没有不及格现象。

三、成果与反思

中职生的文化基础薄弱,意志品质欠缺,厌学严重,给学科教学带来极大的障碍。本课程的探索是基于这个现状,也希望对该现状有所改变。在一学期的教学探索过程中,取得了明显的教育成果。学生课堂睡觉、玩手机现象完全改观,可以说是自觉消失;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老师提出的话题讨论,并经常有表演活动,气氛活跃,其乐融融;学生在以往受教育过程中因为受到过多的批评指责,而产生的对教师,对课程、对作业的曲解,甚至怨恨,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最令人欣慰的是,通过该课程的探索,实现了师生平等对话,心灵相通,这为其他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扫除了最大的障碍。

上一篇:重视英语语言学习,现代教学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下一篇:从环境课程的角度谈谈高中班级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