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意境的美学

时间:2022-08-22 09:00:34

论意境的美学

摘要:意境的存在,使艺术变得更美丽,更有生命力。意境通过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等手法将它的美体现在歌、绘画、书法、建筑……方方面面。

关键词:意境;美学;情景交融;审美追求

中图分类号:J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172-01

什么是意境?……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景,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

――宗白华《美学散步》

通过对于文学原理的学习,我早已知道意境有虚实相生、情景交融、韵味无穷等特点,而从宗白华的论述中我们又不难看出,艺术不应仅仅停留在具体实物上,更重要的是要有创作主体心理因素的积极介入。连《辞海》也认为“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也就是说,不是机械复制或照搬照抄现实生活,而是应该表现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感受。

意境的美学,我想从诗歌,绘画,还有建筑三方面做简要论述。

诗歌方面,诗人们通过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等方法塑造了很美好的意境,这正体现了意境具有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相融合的特征。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其中的客观的环境完全是通过是人主观试听所感受到的,这里意境里的一切已经不是生活的事实,而是主体化了的、心灵化了的、审美化了的世界,是诗人张继即景会心的结果,是诗人在须臾之间呈现出的人生体验,表达了张继作为漂泊旅人的无限孤寂和愁闷之情。

绘画方面,更能充分表现出创作活动中的虚实转化。清代的方士庶在《天慵安随笔》中写道:“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画家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这也就是说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必须把主观情思灌注到艺术形象中去。这便是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而《天慵安随笔》中另一段话说:“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曲尽蹈虚揖影之妙,”记得以前看郑板桥的《题画》中画竹的相关故事,有这样的一段话:“江馆清秋,晨起看竹,……其实心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忽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显而易见,眼中之竹是实景,胸中之竹是创作主体对眼中之竹的体验和独特感受,是虚的。而最后落在纸上的手中之竹才是创作主体化虚为实之后得到的艺术形象。

孩童时,我还看过一个“深山藏古寺”的故事。是讲宋徽宗很喜欢书画,一次出了“深山藏古寺”的题目给画师,有的人画了庙的一角,有的画的是断壁残垣,但主考官一直不满意,直到看到一幅画,画的是有一股清泉从崇山峻岭之中飞流而下,而泉边有个挑水的和尚,其实就这么一个挑水的老和尚,就把“深山藏古寺”这个题目表现得含蓄深邃极了。如果只是一个和尚,那他喝水就好了,为何要挑水呢?说明这水是用来洗衣做饭的。这就叫人想到附近一定有庙;和尚年迈,还得自己来挑水,可以想象到那庙是座破败的古庙了。而整幅画中没有见到庙的影子,这样就把“藏”字表现出来了。这幅画正是用虚实相生的方法来切合“深山藏古寺”的题意的。

各门类都有其独特的审美要求,意境的创造也正是它们共同的审美追求。意境的美学,不仅见之于诗歌,绘画,还见之于建筑。当代园林艺术大师陈从周先生在《说园》中指出,“文学作品言意境,造园亦言意境”“意境因情景不同而异,其与园林所现意境亦然。园林之诗情画意即诗与画之境界在景物中出现之,统名之曰意境。”如《红楼梦》中的例子,贾政领着众清客来到大观园:

只见正门五间,上面桶瓦泥鳅脊,那门栏窗棂,俱是细雕时新花样,并无朱粉涂饰,一色水磨群墙,下面白石台阶,凿成西番莲花样。左右一望,下面虎皮石,砌成纹理,不落富丽俗套,自是喜欢。遂命开门进去。只见一带翠幛挡在面前。众清客都道:“好山,好山!”贾政道:“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更有何趣?”……忽抬头见前面一带粉垣,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入,只见进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一间房舍,两明一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

我觉得《红楼梦》这一节的描写,是意境运用于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的突出表现。建筑疏密相间,庭院曲折有致,房舍虚实相生,园景含而不露,布局简繁适当……它的经营布局,收天下名山胜水,集四海吉地佳境于眼前,一方之地,一泓之水,却可以造成空间超越而给人以丰富感,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效果。

综上所述,意境的美学体现在诗歌,绘画,艺术……甚至还有书法等等方面,只有体会了细微处表达出的意境,才能发现更多更多的美。

参考文献:

[1]古风著.意境探微[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

上一篇:发现肠息肉就要处理 下一篇:浅论中国现代美学理论中的“幽默”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