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研究

时间:2022-08-22 08:18:59

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市政工程造价管理难的问题,从市政工程投资控制环节、投资监管等方面,对于市政工程的设计、招投标、施工等做出的探讨,提出了一些造价管理的工作要点,以期提高政府投资效率和效益。

【关键词】工程造价;控制;效率

1 市政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市政工程投资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

在市政工程项目建议书阶段,建设单位提出的投资估算,内容相对简单往往容易造成漏项。有的参照以往相关类似工程而未结合工程实际具体情况计算,造成投资估算准确性较差。有的建设单位委托设计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编制投资估算,但由于在此阶段仅以经济分析和方案为主,工程量计算尚不准确,从而造成投资估算准确性较差。

1.2招投标阶段和施工阶段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些建设单位为了节约建设资金,利用建筑市场上“僧多粥少”的现象,在做标底时肆意降低工程造价。还有的管理单位在投标过程中确定最高限价时,不是根据每个工程的实际情况,而是根据历史经验,以下降到一个统一的标准来确定最高限价,使得工程造价严重失真。

2 市政工程造价控制办法的探讨

2.1 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1)做好地质勘察工作,减少不必要投资。地质勘察数据是进行项目设计的第一手资料,如果不把详细的地质调查报告提供给设计部门,将会使投资产生大量漏洞,而且极易造成工程事故。因此,要根据钻探地质报告,邀请专家会同设计人员对基础选型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做经济比较,充分挖掘地基潜力,选用最佳基础设计方案,来减少不必要的投资。而目前政府投资项目往往对此不重视。

(2)设计阶段是投资控制的重点。项目投资的 80%决定于该设计阶段,而设计费用一般为工程造价的 1.2%左右。在项目确定后,决定投资额的大小完全取决于工程设计。故投资控制者应对设计进行主动控制,主要措施有:

① 审查设计概算。看它是否在批准的投资估算内,如发现超估算,应找出原因,修改设计,调整概算,力争科学、经济、合理。同时,可以推行设计收费与工程设计成本节约相结合的办法,制定设计奖惩制度,对节约成本设计者给予一定比例的分成,从而鼓励设计者寻求最佳设计方案,防止不顾成本、随意加大安全系数的浪费现象。

② 进行设计招标,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多种方案的竞标,优选出具有安全、实用、美观、经济合理的建筑结构和布局的最佳设计方案。为了克服一些设计人员不精心计算,而是随意加大荷载等级,增大概算基数,增加投资,不仅方案设计阶段要通过招标完成,对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也引入竞争机制,推行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招投标,使每个设计阶段均通过竞争,完成在设计中对每个设计阶段进行的经济核算。

③实行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是设计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控制方法,在初步设计阶段,各专业设计人员应掌握设计任务书的设计原则、建设方针、各项经济指标,搞好关键设备、工艺流程、总图方案的比选,把初步设计造价严格控制在限额内。施工图设计应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其限额的重点应放在工程量的控制上,将上阶段设计审定的投资额和工程量分解到各个专业,然后再分解到各个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上。设计人员必须加强经济观念,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经常检查本专业的工程费用,切实做好控制造价工作。

④ 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实施动态管理。工程变更是目前工程建设中非常普遍的现象,变更发生得越早,损失越小。如果在设计阶段发生变更,只需出修改图,而其他费用尚未发生;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变更,势必造成更大的损失。为此,尽可能把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影响大的变更,要先算账后变更,严格控制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

⑤ 改进设计取费方法。目前实行的按投资或者按面积收费的方式都不利于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只要画出图纸就给钱,而质量好坏、投资超不超与设计收费都没关系,这样无疑扼杀了设计人员主动控制投资的积极性。如果在现有收费办法的基础上,加入节约投资提成、投资超出则扣除一定比例设计费的办法,这就会使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的设计思想大大改观,从而鼓励设计者寻求最佳方案,防止不顾成本,随意加大安全系数,严重浪费现象。充分显示出经济杠杆的力量,使设计和工程投资有机地结合起来。

2.2 招标阶段的造价管理

(1)加强对招标行为的监督和管理。招标公司尽管因为具备有关条件和相关专业知识,但其行为也是市场行为,目的多是为了盈利,所以市场也是鱼目混杂,存在一些招标公司违背职业道德,损坏委托方利益的现象。

(2)加强对标底编制的监督和管理。在招标过程中,有些报价单位的标底与工程实际相差较大,这是因为编制时间紧,工作粗糙,或编制人员素质低,工程量计算不准确,定额与材料价格选用不合理,或为了自己工作的方便甚至为了一已私利故意抬高标底。

(3)加强招投标管理。招标应严格按照《招投标法》进行,投资控制者应在招标文件和合同条文中细致考虑一切影响投资的因素,尽可能避免疏漏和文字含混,避免因合同原因而受到索赔。严密的合同条款是投资控制的前提。招标既指工程招投标又指材料设备招投标。

2.3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1)加强对工程变更的管理。建设单位要加强现场业主代表和管理人员的经济观念、素质教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在积极协助、配合监理工程师做好工程质量、工期和安全监督的同时,充分重视节约投资的重要性。严格控制工程现场变更,是铲除滋生人为腐败土壤、反腐保廉治本的措施之一,但在具体工程施工中,仍存着可能产生腐败的环节,这一环节主要集中在工程现场变更方面。

一些施工单位往往会通过现场变更虚报工程量,浑水摸鱼。为了杜绝在这一环节中产生腐败,首先应加强前期准备工作,即在前期设计时就尽量把一些可变的因素考虑进去,如设计图纸和现场是否相符、有无草皮清理、建筑物清理等等。在工程进行中,如果遇到重大变更情况,则成立专家小组,让专家评审,同时要求设计、监理、审计等单位一起到工程现场。对于必须发生的设计变更,必须由设计单位代表、业主代表、总监理工程师共同签字方为有效。要严格控制扩大建设规模、增加建设内容以及施工单位为施工方便而提出的变更。

(2)加强对暂定材料价格的管理。因为是暂定价格,所以其价格的制定往往是比较高的,在认质认价时由于参与人员责任心不强或与材料供应商有利害关系,遂使得认价要高于市场价格,所以对暂定材料的认质认价最好也要采用公开招投标。

(3)加强对工程签证的管理。由于政府投资主体一般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也可能比较忙,工程签证往往是监理在现场计量确定后再请建设方代表补签,甚至有的项目监理方和建设方代表被施工方收买,使得工程签证名不符实,所以应该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监督。

结语

市政工程造价控制是一项系统工作,它集管理、技术、质量、施工、经济、法规等知识技能相一体,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动态管理。我们除在总结和分析上述的原因外,还需要不断探索、与时俱进地建立一套高效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投资管理,最大限度地节约建设资金,最大限度地提高政府财政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尹贻林.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2]刘长滨,任宏.建筑经济专业与实务[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8.

上一篇:浅析中小河流治理存在的问题与治理措施 下一篇:南水北调渠道人工衬砌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