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有活力的语文教学

时间:2022-08-22 08:12:57

追求有活力的语文教学

摘 要: 语文教学要达到“教不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就必须做到“胸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课堂有活力”。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教” “不需要教”

翻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会发现叶老在不同的场合都说过这样的话:“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1]“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2]“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3]“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而不是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4]……由此可见,达到“不教”是语文教学的最终使命,而抓好课堂教学是“不教”的第一步。

课堂教学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课堂是实施素质教学的主阵地,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渠道。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一是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积累知识并优化他们的知识结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发展他们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教师的教如真要使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一、“胸中有教材”

“语文是美丽的,语文学习是美妙的。如阅读《蜀道难》,感受和体验到生命的奇崛之美;阅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感受和体验到生命的超然;阅读朱自清的《春》,感受和体验到生命的勃发之美和生命的灿烂。在语文课上阅读一个文本,即是一次生命的体验,一次精神探险;写一篇文章,就是一次生命活动的过程,一种情感的发泄,一种生命力的释放。[5]“在阅读教学对话过程中,师生读者各自与文本的阅读对话在前,师生之间以文本为中介的教学对话在后,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延伸”。[6]显然,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建立在对课文也就是教材正确研读的基础上的,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是课本,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是课文又是单元的部分;单元是课文的综合,又是教材的有机部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以全局的观念来确定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把握住每篇课文的重点难点,并力求做到部分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渗透,以及部分与整体的之间的协调。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建立在教师对文本正确深入地解读的基础上的,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课文、心中有大纲,对教材反复揣摩,了解内容,把握重点、难点,克服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的现象,既要避免“大而无当”,又要避免“舍本逐末”。教师对具体的文章要用心品读,找出课文的亮点,设计探究话题,独立思考,力求根据自己对文本独到的认识和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创造“跳一下就能成功”拓展链接。绝不能照搬教参资料,让教参分析束缚自己的思维,让专家、前人的条条框框禁锢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只有在全面解读、深入解读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超越教材,设计出学生乐意接受的教学方案来,通过有限的课堂教学、课文解读达到无限的自觉阅读,进入“不教”的化境。

二、心中有学生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做到“胸中有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做到“心中有学生”。哲学家巴赫金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是一种“对话”状态,即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关系,应该尊重对方,因为任何人都是有价值的。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之按自己的兴趣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习的主体还是学生,因此,教师只有了解自己的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层次,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才能真正确定适合的教学任务和学习目标,才能“对症下药”,帮助学生达到他们的“最近发展区”,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正如当代教学设计理论家和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M.加涅所说:“为学生设计教学。”实践证明,为学生设计教学,教学才会受到学生的喜欢,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让他们从沉默的大多数变成主动探究的主人,才能顺利完成各项教学任务,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意识地通过“引―扶―放”的教学三步曲,培养学生自我阅读的能力。

但是在传统教学中,一统天下的是教师一讲到底的“独言堂”式的教学模式。教师才是课堂的“霸主”,教室是教师一个人表演的“专场演出”;学生是“跑龙套”的,是“观众”,他们只是教师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工具和接受既定语文知识的容器,他们压根不需要思考,只要全盘授收。教师备课,往往集中精力钻研教材,寻找参考资料,着眼于怎样把知识点“讲全讲透讲深”,为大考小考终考打基础,而很少考虑或根本不考虑学生怎样学才容易入手,怎样学才有益处,怎样学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把学生看作承载知识的容器、考核自己教学效果的标本,学生占有的知识越多,成绩就越好,教学的考核业绩也就越好,社会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也就越高。教师根本不需要去探究知识的来源和意义,只要照本宣科、紧抓硬催就可以顺利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缺乏对知识深层次的思考,从不去想为什么这个知识会是这样,“此”与“彼”之间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只要死记硬背就能考出一个不差的分数,就能在教师和家长面前交差。这种一味以考试成绩为主要参考值“只见分数不见人”的教学思路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以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和“满堂问”,以为“灌”得越多,“问”得越多,学生就学得越扎实,学生的能力也提高得越快。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方式非但无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还大大地败坏了学生学语文的胃口。也就有了这样的“语文童话”:一个语文成绩很好的小学毕业生连一张合格的请假条都不会写;一个合格的初中毕业生却写不好一封格式正确、文从字顺的家信;一个中文系的高材生对四大古典名著的了解除了来自语文课本仅剩下电视剧……这些看似荒诞却又实实在在的现象无不折射出当前语文教学的窘境――费时多、耗能大、效果差。

要“不教”,首先教师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想到所教的学科,而且要注意到学生;注意到学生的感知、思维、注意力和脑力劳动的积极性。教师在自己关于教师的思考上使用的精力越少,则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越高。如果教师把全副注意力都用在自己关于教材的思考上,那么学生感知所教的东西就很费力,甚至听不懂教师的讲述……”[7]要达到“不教”的化境,教师一定要从教学“主演”的转变为“导演”,要从教学的“执行者”转变为“引路人”。

“心中有学生”还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教学中,不要吝啬肯定和赞美,对学生的每一次学习活动,哪怕是很浅显的,一听就知道是错误的,也要作出合理的判断。要引导学生找到他们的“最佳表现点”,帮助他们发掘自我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层设立学习目标,给以肯定、赞扬、鼓舞和激励,不断为学生铺设成功的台阶,使学生感到自己能够胜任并且经常取得成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样就会形成强烈积极的心理互动效应,让他们不断受到成功的鼓舞,因为不管是谁在本质上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美。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登门槛”效应,为学生铺设成功的阶梯,不断的成功、每一个小的进步都会使他们真正爱上语文,并在成功的喜悦强化下不断学习,不断鞭策自己达到另一个成功。假以时日,学生的语文水平就会有质的提高,语文能力就会有质的飞跃。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认为,教学就是学习者通过一系列有条不紊地陈述一个问题或大量知识,以提高他们对所学事物的掌握、转换、迁移的能力。

三、课堂有活力

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一个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语文课堂应该成为有活力的课堂。可是事实呢?长期以来,学生在年复一年的考试、升学的沉重压力下紧张而又疲惫地学习着,“考、考、考,老师的宝;分、分、分,学生的命”,老师压、父母逼、社会催,一切的一切都围绕成绩转,有的学校甚至根据学生成绩的差异给班级冠以不同的名字:尖刀班、火箭班、蜗牛班。在这样的高压政策下,学生早就丧失了学习的热情和求知的主动性,他们的求知欲被长期抑制在“沉睡”状态,有的甚至被教师粗暴地扼杀在摇篮里,他们一边日复一日地学习着,一边又日甚一日地厌学。对于教师来说,没有比唤醒学生的求知欲,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教学任务了,甚至可以这样说,唤醒学生的求知欲远远要比教给学生一定的语文知识重要得多。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唤醒”学生求知欲的最前沿,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精心安排每一个教学步骤,巧妙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小心谨慎地对待学生的每一个奇思妙想……通过务实、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他们的求知欲。

1.巧导入。导入作为常规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历来受到教师的重视。“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世界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7]一篇课文,从哪里入手进行教学,即教学的起点是很有讲究的。一个好的导入听来使人如沐春风,它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思维,让他们迅速进入到课文要求的特定场景中,对一节课的成功是不可或缺的。优秀的导入可以让一篇内容平白,不甚出彩的课文显得厚实而有味道,就像一位资质平平的姑娘却因擅长打扮而显得楚楚动人、风韵美好;而糟糕的导入语则味同嚼蜡,让人兴致索然,打不起精神,即使课文本身的内容很精彩,也像一个天资不错的姑娘却不修边幅一样让人倒了胃口、失了兴趣。有活力的课堂一定是精心设计导入语的课堂,不论采用什么样的导入方式,都要做到目标明确、吸引学生注意力、简明精练。

2.巧设问。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在旧知识、旧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系统,或把新知识纳入(改造、发展)原有的知识系统的过程。教师的启发引导,从根本上说,就是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打通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教师要抓住那些能对理解文本内容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结合学生的语文基础、语文能力和实际水平、设计独到的问题,把握提问的难易、提问的时机、提问的对象,把学生的思维激活起来,并引向对文本深入的思考,从而顺利地完成课文的教学任务。因此,教师要在指导学生学习某种新知识,尤其是难度较大的新知识的时候,如果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固有的知识或经验,学生必会兴趣陡增,使教学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形成“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双赢局面。

3.巧板书。板书是课堂教学辅助工具,精彩的板书设计对课堂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篇课文的板书,绝不能为了板书而“板书”,让板书成为教学参考书的缩影,也不能随心所欲,信笔乱写,让板书成为教师的课堂草稿。一个成功的教师一定会让板书成为整节课的“眼睛”,让它为教学“画龙点睛”“锦上添花”。

4.巧留白。传统教学往往是教师教一点,学生学一点;教师走一步,学生跟一步,教学变成两点联结的线性关系,学生往往只能跟在教师的后面亦步亦趋,即使在高喊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学仍然是教师和少数优秀生表演的舞台,教室里仍然有大量的学生是沉默的大多数,这种教学方式严重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研究调查显示:成年人和孩子的思考速度和准确度是有着质的差异的,成年人耐心等候的时间通常不超过一秒钟,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学生是根本来不及思考的,而当等候的时间增加到三秒以上时,学生的回答会渐趋完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特意留下一些“空白”,不要用连珠炮似的“为什么”催促学生去思考;不要急于公开答案;不要用所谓的“启发”来引导学生揣摩教师的态度……教学是慢的艺术,需要教师的耐心和等待,教学的过程需要等一等,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钻研,让学生在思索中获取知识,发展智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课堂就会更精彩。因为“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炬”,古希腊哲人普鲁塔戈在3000年前说过的话在二十世纪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仍然适用。

5.巧收束。写文章讲究“豹尾”,讲究卒章显志,课堂教学也应是如此,收束得巧妙,常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编筐编篓,重在收口”,精彩的课堂结尾既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又能巩固教学效果,还能激发学生再次阅读的内在需要,它体现了教师课堂处理艺术的水平,也是辨别一节语文课优劣的重要标志之一,好的收束当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成功的语文教学有着各自的精彩。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教育的技巧在于随机应变。不管哪种教学模式,“教”只是手段,“不教”才是目的;只要能通过课堂教学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达到“无师自通”,“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境界,使他们“好读书”并“每会意,欣欣然”。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奥本海默说过:对现在和未来,方法比事实更重要,掌握了方法,有了自学能力,离开学校以后,才能随时获得新知识。

通过“教”达到“不需要教”,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成功的,这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这也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最终使命和最高追求:“衣带渐宽终不悔”。

参考文献:

[1][2][3][4]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1986.

[5]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参考.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2.

[6]韩雪屏.从创作空白处与文体对话.语文教学通讯,2003,(11).

[7]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上一篇: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质疑 下一篇:谈语文教学的“序幕”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