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塔丽.萨洛特在中国的翻译和研究

时间:2022-08-22 07:57:11

娜塔丽.萨洛特在中国的翻译和研究

[摘要]作为“新小说”的先驱――娜塔丽・萨洛特不仅是“新小说”作家、剧作家,还是“新小说”理论家,为“新小说”提供了理论基础。对萨洛特作品在中国的翻译和研究现状的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萨洛特的写作技巧,从而更好地认识这位法国20世纪的伟大作家。

[关键词]萨洛特;“新小说”;翻译;研究

[作者简介]李凤,上海师范大学金融学院法语系讲师,博士研究生,上海200234

[中图分类号]I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2-0135-04

“新小说”首先是指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批具有同样倾向的作品,这些作品当时曾在报刊杂志上引起过许多关于小说理论和美学批评方面的争论。“新小说”也是一种小说理论,或者说是一种通过宣言、访问记、报告或者评论发表的对小说的共同看法。这些小说家虽然理论水平和著作水平相差甚远,归之于同一流派不合适,但是他们有一点是一致的,这就是对小说的传统形式加以否定。1999年10月19日,99岁高龄的法国“新小说”的先驱娜塔丽・萨洛特在巴黎寓所去世。“新小说”作家的创作活动基本结束,因而多家报刊称她的去世为“一个世纪的终结”。巨星在千禧到来之前陨落,给法国文化界添上一笔世纪末的苍凉。2009年,这位伟大的赢得世人尊重的女作家已经去世十年,笔者对娜塔丽・萨洛特在中国的翻译和研究现状作一梳理和总结,以便大家更好地认识这位“新小说”理论家、作家和剧作家。

娜塔丽・萨洛特从1939年发表第一部小说《向性》到1997年发表新作《打开》,一生的创作时间将近60年,创作题材广泛。娜塔丽・萨洛特为探索新的小说技巧奋斗终生,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本身就值得敬仰,更何况她的试验本身并未失败,她终于探索出了一种直接描写潜意识的方式,实现了预期的目标,这不仅对她个人而言是一个胜利,而且在法国文学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一、萨洛特作品在中国的翻译

娜塔丽・萨洛特的作品虽然被翻译成三十多种文字,但是她的作品被翻译成中文的并不太多。《法国“新小说”在中国的翻译与研究综述》(宋学智,《法国研究》,2004年第1期)中提到,20世纪60年代,萨洛特的《行星仪》(又译《天象馆》)的开头一节紧随柳鸣九与朱虹的长文《法国“新小说”派剖视》之后,也是因为文中作了引用的缘故。在柳鸣九编选的《新小说派研究》一书中有对萨洛特作品的选译,如《怀疑的时代》《对话与潜对话》《陌生人肖像》《行星仪》和作品提要,如《马尔特洛》《金果》《生死之间》等。

截至目前,萨洛特的13部小说中只有4部作品(《童年》《天象馆》《这里》《一个陌生人的画像》)有中文译本,分别是《童年》(桂裕芳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6)、《天象馆》(罗嘉美,漓江出版社,1991)、《童年・这里》(桂裕芳、周国强、胡小力译,译林出版社,1999)、《天象仪》(周国强、胡小力译,译林出版社,2000)、《一个陌生人的画像》(边芹译,译林出版社,2000)。桂裕芳在《童年》的译后记中说:“萨罗特的不少作品都被译成多国文字,广为流传,但由于她的作品一般晦涩难懂,故向中国读者介绍的极少。”周国强在译序中提到:“《这里》短短六万字的翻译历时半年,尝够了难懂、难译、难介绍的滋味,而这还是两个人共同努力才做到的。”边芹在译后记中也提到,“这本书很难译,译出是一种痛苦的经历”。吴岳添在《97岁的娜塔丽・萨洛特发表新作》(《外国文学动态》,1998年第1期)中认为,“由于语言的隔阂,这部小说也许无法译成中文”。

由于萨洛特作品的难懂和难译,目前我国专门研究萨洛特的论文相对较少。

二、萨洛特作品在中国的研究

(一)专门研究萨洛特的论文

根据中国知网的检索结果,1979年到2009年,“题名”是“萨洛特”的论文有12篇,其中最早的一篇论文是柳鸣九的访谈文章《新小说派、意识流及其他――访法国作家娜塔丽・萨洛特》(《文艺研究》,1982年第2期)。该文通过萨洛特的叙述,让我们了解到萨洛特和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斯唐达(又译司汤达)的区别,萨洛特注重的是对人的内心世界的描写。普鲁斯特的创作对萨洛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普鲁斯特是对内心世界进行描绘性和分析性的描写,而萨洛特不仅写内心独白,而且还写内心独自的前奏,即内心独自前一瞬间的心理活动。在访谈中,萨洛特本人并不赞成弗洛伊德把人类的感觉划成各种各样的类型,也不赞成潜意识。

12篇论文中有10篇是娜塔丽・萨洛特在世的时候发表的,后两篇是在萨洛特去世后一两年发表的。这两篇都是刘成富的研究成果,分别为:《把一生献给了“怀疑的时代”――简论法国女作家娜塔丽・萨洛特》(《当代外国文学》,2000年第4期)和《试论娜塔丽・萨洛特在心理描写上的新突破》(《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综观这些论文,研究的主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萨洛特新作品的介绍。几乎在作品发表的当年,国内就有学者对新作作了介绍,如翔的《纳塔丽・萨洛特发表新著》(《译林》,1983年第4期),吴岳添的《97岁的娜塔丽・萨洛特发表新作》(《外国文学动态》,1998年第1期)。12篇论文中有两篇是以萨洛特的小说《天象馆》为研究对象的。对于萨洛特的其他小说或者戏剧作品,没有人作专门的论述。(2)人物访谈。12篇论文中有两篇是对萨洛特的访谈论文,一篇是柳鸣九的《新小说派、意识流及其他――访法国作家娜塔丽・萨洛特》,一篇是江林翻译的《纳塔丽・萨洛特访谈录》,1997年1月发表于《当代外国文学》。(3)比较研究。董鼎山的《法国“新小说”两大师萨洛特与霍布-格里耶》(《读书》,1987年第7期)。作者分别从萨洛特和格里耶的五六部代表作品的情节内容介绍着手,分析了两位新小说作家的创作理论和创作实践的异同点。(4)萨洛特作品中“新小说”理论研究。《试论娜塔丽・萨洛特在心理描写上的新突破》(刘成富,2001年)、《把一生献给了“怀疑的时代”――简论法国女作家娜塔丽・萨洛特》(刘成富,2000年)、《萨洛特的“对话与潜对话”初探――法国新小说理论研究之一》(田兆耀、李辰民,1998年)、《娜塔丽・萨洛特的与心理现代主义》(柳鸣九,1990年)等论文论述了萨洛特在心理描写、潜对话方面的独特贡献与文学地位。最新的一篇以“萨洛特”为题目的研究于2001年,也就是说最近几年来,没有人就萨洛特的理论和创作撰写论文进行专门研究。

(二)“新小说”著作和论文中对萨洛特的论述

1.国内外“新小说”论著中对萨洛特的研究。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出版社引进了几本国外

评介法国现代小说或者介绍法国文艺理论方面的书籍,王忠琪等译的《法国作家论文学》(三联书店,1984)收录了林清译的萨洛特的理论著作《怀疑的时代》。苏联作家叶甫尼娜著的《评法国现代派小说》,书中在《四十至五十年代现代派小说演变的典型特点》中提到“新小说”派的出现的时间和主要代表人物,介绍了萨洛特的《怀疑的时代》一书的主要观点,说明了萨洛特和罗伯・格里耶在否定旧小说方面是一致的,在“解救”“新小说”的可能的药方上不一致。书中还提到了萨洛特的写作纲领。法国作家米歇尔・莱蒙著的《法国现代小说史》最后一章节介绍的《新小说》多次提及了萨洛特的小说理论和作品介绍。娜塔丽・萨特罗给了我们通向人物意识之门――这位妇女的内心意识,在《天象仪》的开头,就进入了她的那套房间。她喜欢在表面浅近的谈话下面、在陈词滥调和俗套下面,暗示出整个深层意识的躁动。

同时期,国内也出现了几部与“新小说”相关的著作,这些论著都多多少少对萨洛特的理论和作品作了论述。如柳鸣九编选的《新小说派研究》(1986)。该书介绍了“新小说派”的一些文论与作品以及作家、批评家对“新小说派”的评论,此外,还有一些关于“新小说”作品的说明资料。在文论方面,一部分是新小说派关于小说要革新的理论宣言,如娜塔丽・萨洛特的《怀疑的时代》;另一部分是“新小说派”关于小说如何革新,即关于小说创作技巧问题的论述。如娜塔丽・萨洛特的《对话与潜对话》。在作品方面,萨洛特有两部代表作入选,如《陌生人肖像》和《行星仪》。其他的主要作品,如《陌生人肖像》《马尔特洛》《行星仪》《金果》《生死之间》,以作品提要的形式予以介绍。郑克鲁的《繁花似锦――法国文学小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86)中第十三章“反传统的文学”把“新小说派”代表作家的一套理论归纳出五个特点,如自己的创作是一种探索和实验,对传统文学的创作手法的怀疑和拒绝相当彻底,取消故事情节,反对文学的倾向性,探索新手法等。柳鸣九的著作《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1994)收录了《萨洛特的与心理现代主义》一文,作者对萨洛特的小说《天象馆》作了专门研究。江伙生的《法国小说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在“新小说派”这一章节中对“新小说派”作了历史回顾,同时简介了萨洛特的生平和三部代表作《无名氏的肖像》《天文馆》和《金果》的内容摘要和艺术特色。吴岳添的《法国文学流派的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列出了“新小说派年表”,从年份、背景材料和作品三个方面对“新小说”作家的作品和社会活动作了简介,书中提及的萨洛特的作品是从1939年的《向性》到1983年的《童年》。郑克鲁在《现代法国小说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下编的第二章“新小说”的第三节,专门介绍了娜塔丽・萨罗特的生平与创作和小说艺术特点。此外,介绍“新小说?的书籍还有陈慧的《西方现代派文学简论》(花山文艺出版社,1985)、廖星桥的《外国现代派文学导论》(北京出版社,1988)、张容的《法国新小说派》(三联书店[香港]公司,1992)等。

2.研究“新小说”的论文。我国20世纪60年代就有了对“新小说”的介绍性文章。这一时期最全面地研究和评论新小说的文章,是柳鸣九与朱虹合作发表的长达两万字的《法国“新小说派”剖视》。作者在文中指出了“新小说”的自然主义倾向。在萨洛特的作品中,自然主义表现为人的“向性”。“向性”一词属于生理学词汇。它指的是由一些物理或化学因素所导致的一种方向或心理反应。发表于《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63年第5期)上的一篇论文《试论法国新小说》透视了萨洛特的理论观点和写作技巧,说明“新小说”作家的共同特点是反传统和重技巧。

根据中国知网的检索,1979年到2009年,“关键词”是“萨洛特”的期刊论文共有43篇。其中有代表性的几篇论文分别是:(1)王晓侠的《试析法国新小说叙述话语的自反性》(《文化与诗学》。2009年),这是最新的研究新小说的论文,作者在第四部分专门论述了“萨洛特的语言学”,提到萨洛特叙述话语正是在自身剖析的基础上揭示了一种“新现实”,通过语言的自反表述了人物心理隐秘的向性真实。(2)宋学智的《法国“新小说”在中国的翻译与研究综述》(《法国研究》,2004年第1期),全面介绍了“新小说”在我国的评论与翻译。(3)杨国政的《怀疑时代的自传》(《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第2期),分析了萨洛特唯一的一部谈及自身的作品《童年》,指出《童年》处处体现着萨洛特对于一切传统、成规、套式、惯例的怀疑精神。(4)杨亦军的《新小说中的理性主义》(《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总结了娜塔丽・萨洛特运用的内心独自的复调模式,看起来似乎混淆了人物的意识和潜意识、现实与内心,实际上正是以这种多重内心独自的形式扩大了心理的空间,把外在的距离移到了人的内心之中,拉开了人与现实、人与人之间的距离。(5)蹇昌槐的《后现代视角下的新小说》(《外国文学评论》,1997年第1期),从削平深度(意义的耗散)、颠覆体裁(形式的解体)、膨胀话语(数码的置换)三个层面分析了“新小说”的后现代主义特征,文中以萨洛特的《陌生人肖像》《金果》《行星仪》《向性》作品为例进行分析。(6)江伙生的《论新小说派》(《法国研究》,1985年第3期)提到了萨洛特的“心理描写”,强调的是对微观的内心世界的探求。(7)冯汉津发表的《“新小说”漫步》(《当代外国文学》,1983年第1期)一文,认为萨洛特是主观现实主义,和格里耶的客观现实主义构成“新小说”的两极。

综上所述,娜塔丽・萨洛特的“新小说”理论曾在法国和中国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擅长用语言来表达别人从来没有表达过的东西――这些极其细微的心理活动她称之为向性――为此她定义了一种超越传统小说的新的形式。对萨洛特的理论和作品在中国研究现状的梳理和总结,对于深入理解法国现代小说的叙事技巧和萨洛特特有的写作手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岳添.娜塔丽・萨洛特的创作道路[J].当代外国文学,1997,(1).

[2]叶甫尼娜.评法国现代派小说[M].白嗣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3]米歇尔・莱蒙.法国现代小说史(Le roman depuis la revolution)[M].徐知免,杨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4]柳鸣九.新小说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上一篇:论地方文献采访的若干关系 下一篇:论引导当代大学生的利他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