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让人欢喜让人忧

时间:2022-08-22 07:36:27

2011年11月8日,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11月CPI同比上涨4.2%,涨幅环比回落1.3个百分点。尽管价格运行呈现回落的走势,但当前价格总水平运行仍处于相对高位,短期内价格运行不会产生大的变化,预计2011年四季度价格总水平涨幅会在5%左右,全年价格总水平涨幅将在5.5%左右。预计2012年的价格涨幅将低于2011年,全年价格涨幅有望控制在4%以内,GDP增速有可能回落至8.5%~9.0%。

六大向好趋势

输入型通胀压力会明显减轻。目前,世界经济处于疲软状态,发达国家的债务危机导致其经济增长速度回落且未来的增长预期不理想,将会导致其未来投资及消费需求增长回落,这会影响2011年后期及2012年全球总需求的增长。

特别是欧洲债务危机会导致欧洲国家实施财政紧缩的政策,这会大大抑制以政府福利支出为特色的欧洲人的消费需求增长。这样的市场环境,既会抑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涨幅,也会抑制各国居民消费价格的涨幅。

国内环境也会减轻价格上涨压力。我国目前经济运行处于增幅回落的运行态势,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均处于增幅回落的态势,在不确定性很强的国际市场环境下外需的增长更处于疲软。因此,2012年价格上涨的压力有所减轻。

作为2011年投资增长重要动力的房地产投资在未来增速的减缓,将严重影响未来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虽然制造业总体仍处于增长态势,但增速明显回落,欧美经济环境恶化对中国经济构成的影响在逐渐显现,这也将影响未来制造业投资的增长速度。同时,随着家电下乡等刺激消费政策的结束,汽车消费优惠政策的取消,以及一些城市对汽车的限购政策的实施,2012年的消费难以保持2011年的增长速度。

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的格局不支持价格总水平的持续大幅度上涨。我国目前总供给与总需求整体上是基本平衡的,特别是在工业消费品方面还处于供大于求的格局,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的主要是生活必需的食品和垄断性商品及服务,价格变化仍然呈现结构性变化的特点,不存在居民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普遍大幅度上涨的条件。

支持价格较大幅度上涨的货币条件发生变化。

自2010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实施了严格的控制流动性过剩的货币政策,使价格持续加速上涨的势头得到抑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信贷政策的效果将进一步显现,先行价格指标的价格涨幅将继续呈现平稳回落的运行态势,并将逐步影响到下游以及滞后指标涨幅的回落。

2012年农产品价格对价格总水平的拉动作用将小于2011年。农产品价格长期来看将保持总体上涨的态势,但其价格变化具有典型的周期性特点,短期来看,农产品价格难以保持连续的大幅度上涨。目前,粮食、肉、蛋、菜、果、水产类农产品价格已经出现了一轮较大幅度的上涨,工、农业产品价格的比价关系趋于合理,且主要食品的价格水平已处于历史高位。

2011年价格上涨对2012年的翘尾影响明显下降。2011年前10个月新涨价累计约为3.9个百分点,根据目前的价格变化的监测数据测算,11月份环比价格将下降0.2%~0.0%。据以往经验判断。12月份环比将上涨0.3%~0.8%之间。按此估算,2011年价格上涨对2012年的翘尾影响约为1.5个百分点,远远小于2011年2.6个百分点的翘尾影响。

关注四方面上涨因素

结构性价格上涨仍然是目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特点,价格涨幅较大的仍然是食品和居住类商品及服务。值得注意的是,非食品价格涨幅对价格总水平的贡献率将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具体来看,2012年我国经济运行还将面临如下的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

食品价格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其一,国家的粮食收购政策对粮食价格有比较稳定的支持,2011年小麦和稻谷的收购价又有明显的提高,加之国际市场粮食价格的持续上涨,后期粮食价格仍将呈现稳定小幅上涨的格局;其二,粮食价格的高位运行和上涨,相应地会促进肉、蛋、奶、果、菜价格的高位运行和稳定上涨;其三,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除了化肥、柴油、农药、种子等生产资料之外,农业生产用劳力费用的大幅提高,更是大大地促进了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其四,初级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同时及之后,深加工食品价格持续上涨,目前餐饮、烟酒价格已经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豆制品、挂面、方便面、饮料、奶制品等深加工农业食品价格也在上涨。

服务价格上涨的压力明显加大。目前,商品价格特别是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价格已经出现了一轮较大幅度的上涨,从比价关系上看,服务价格客观上存在补涨的要求。从现实来看,无论是农村劳动力还是城市劳动力成本均有了明显的上升,这为服务价格上涨提供了可能的条件。

另外,目前居住价格中的城市生活用水、电、燃气、房租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使得从事服务业的人员在吃、住、行、医疗保健、教育、文化生活等方面因涨价所增加的支出大幅增加,主、客观上均要求提高服务人员的劳动收入,这将在成本上直接影响服务价格的上升。

劳动力价格的上涨从成本和需求两方面促进价格总水平的温和上涨;目前,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价格已经出现了一轮大幅度的上涨,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比较收益明显增加,这使得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和外出打工之间有了可选择的余地,这是雇主不得不提高农民工工资的主要原因。

而农民工工资的提高,有效地促进了城市劳动者工资的增长,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了劳动力的价格。加之政府积极、有目的、有计划地推行最低工资制度,以及从劳动法律规章等方面提高对劳动者利益的保护力度,促进了劳动者工资的稳定增加,进而从成本和需求两方面影响价格总水平的上涨。

另外,我国政府把消费增长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平稳、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近两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农民及城市中低收入阶层居民收入的增长,从而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其消费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疏解了消费增长的瓶颈制约,有效地促进了消费的增长,促使居民消费价格保持温和的上涨。

资源价格改革和地方社会公共事业价格矛盾的梳理也会促进价格上涨。目前,上下游价格的传导之所以不畅,主要是政府对重要资源价格的管制。成品油、电力、天然气、水等资源价格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政府的控制,一旦放开,将对价格总水平上涨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为了节约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我国也会主动利用价格等经济手段,通过适当提高资源价格或者资源税收的手段迫使企业减少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这也将在客观上促进资源价格的上涨,并影响居民消费价格的上涨幅度。例如,近日出台的工业生产用电价格的上调和居民阶梯水价政策的实施,就将对

2012年我国价格总水平的上涨起到各种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五策稳定价格运行

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从目前来看,价格上涨的压力虽然有所减小,但压力仍然存在,因此前期的宏观经济政策不宜有大的变化,只宜根据形势变化进行适度微调,特别是货币政策不能轻易转向,否则对未来价格的控制是十分不利的。

同时,鉴于目前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出现了新变化,继续紧缩的政策也是不可取的,物价的基本稳定既要防止价格的大起,也要防止价格的大落。应保持现有的货币政策基调不变,但可适时适当微调,要循序渐进,注意结构性、方向性的松紧适度。

既要重视对价格总水平涨幅的调控,又要重视提高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对价格上涨的承受能力,对价格总水平涨幅的适当控制是完全必要的。尽管目前价格总水平运行属于温和的上涨,但目前价格总水平上涨主要是由于部分生活必需品较大幅度的上涨拉动的,因而其影响很大。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对价格涨幅进行调控,对社会发出有效而适度的信号,有效地引导价格预期。

目前,从企业本身利益出发的涨价,有的合理,有的不合理,政府对此要加以分析并合理控制,特别是一些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商品价格,如生活必需的重要食品、垄断性商品及服务、资源性商品等必须加以合理调控。

在这种价格变化的格局下,即使是3%~5%的价格总水平温和上涨,对中低收入居民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因此,在控制价格总水平上涨幅度的同时,要把更大的精力放到增加中低收入居民对价格涨幅的承受能力上来。

切实加强“菜篮子”、“米袋子”工程的建设。从现实来看,目前,我国的价格上涨还主要是结构性价格上涨,引起价格上涨的主要是食品价格。食品中主要是粮食、蔬菜、猪肉等价格大幅度上涨引发的居民消费价格上涨。而我国粮食、蔬菜、猪肉等食品价格的上涨主要是供给问题而不是需求问题,因此就不能用控制需求总量特别是控制货币总量的方法来控制价格的上涨,而应增加具体产品的供给。最适合的方法就是加强“米袋子”、“菜篮子”工程的建设,把粮食价格涨幅作为省长的考核目标,菜价涨幅作为市长的考核目标。

尽快研究减免间接税比重,减轻价格上涨的税负压力。根据财政部数据,2010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只占税收整体的6.6%,而流转税的比重占税收收入的7成以上,大量的税收含在商品价格中。因此,降低间接税比重既有利于抑制价格的上涨,也有利于增加居民对价格上涨的承受能力。

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粗放式、外延式的增长是我国价格大幅度上涨及波动的主要原因,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增长的效益是抑制价格大幅度上涨及波动的最根本的措施和途径。

上一篇:致敬,“焦桐”新华社记者 下一篇:消防:为“两个率先”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