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2012版和2001版《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

时间:2022-08-22 06:53:33

浅议2012版和2001版《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

摘要:主要对2012版和2001版的《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进行比较,突出2012版更能适应现代医疗服务多方面的需求。

关键词:2012版;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02

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是指在全国范围内各级医疗机构向居民提供医疗服务时允许收取费用的医疗服务项目。《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是指由国务院主管的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三部委(局)颁发的用于规范全国医疗服务项目定价和医疗机构收费行为的法规性文件。

2001版《规范》是目前全国各省医疗机构正在使用的价格规范,是由以上三部委于2001年底联合颁布的,当年共颁布医疗服务价格项目3966项,之后2007年又增补了204项,修订了141项(见表1)。

2012版《规范》是从2007年7月开始,以上三部委组织成立“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研究课题组”,课题组成员共有近600人组成,其中包括临床专家500余人,对2001版进行全面修订,历时近5年,于2012年初完成,并于5月4日在全国颁布,共颁布9360项。(见表2)

表 1 目前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分类统计表

类 别 2001年 2007年 合计

新增 修订

综合医疗服务类 86 4 11 90

医技诊疗类 988 109 24 1097

临床诊疗类 2795 64 98 2859

中医及民族医诊疗类 97 27 8 124

表 2 2012版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分类统计表

类 别 项 目 数

综合医疗服务 142

诊断类 2600

治疗类 6126

康复类 150

辅助操作类 15

中医类 327

总计 9360

一、2012版与2001版《规范》整体框架的比较

2001版与2012版《规范》均是以表格方式颁布的,但2012年版本为更明确、更清晰核算每一项目的成本构成,较之2001版有很大的区别,在2001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内涵一次性耗材、低值耗材、基本人力消耗与耗时、技术难度、风险程度,同时对每一栏的内涵都有介绍说明。

见表3、表4:

表3 2001版项目框架

项目编码 项目名称 项目内涵 除外内容 计价单位 说明

1 2 3 4 5 6

… … … … … …

表4 2012版项目框架

项目编码 项目名称 项目内涵 内涵一次性耗材 除外内容 低值耗材 基本人力消耗及耗时 技术难度 风险程度 计价单位 计价说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 … … … … … … … … …

二、2012版与2001版项目内容的比较

1.项目编码

2001版本的项目编码为数字顺序码,设为9位。从左至右第1位为一级分类码,第2位为二级分类码,第3-4位为三级分类码,第5-6位为四级分类码,第7-9位为项目顺序码,有部分类别项目由于分类简单,无第三、四级分类,则记为“00”。我省对项目进行拆分后出现的子项目均在原项目后标示①、②、③、④……。例如:

表5

项目编码 项目名称 …

120400004 动脉加压注射 …

120400004① 动脉采血 …

120400004② 颈动脉加压注射 …

2012版项目编码由字母和数字共八位混合码组成,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医疗服务操作编码的基本原则,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的具有多功能、可拓展的临床医疗服务操作编码,各字母、数字代表不同的含义。从左至右第1位为章节,以字母表示;第2位表示所属的系统或亚类,以字母表示;第3位-8位则根据不同章节有各自不同的所属意义,例如:

表6 以“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例,其编码:HQK75501

码位 第1位 第2位 第3位 第4-5位 第6位 第7-8位

要素 章节 系统 部位 基本术式 入路 顺序码

要素内容 临床手术治疗 消化器官 胆囊 全切 内窥镜 第1位

编码赋值 H Q K 75 5 01

2.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即提供医疗服务操作的专业的名称。

目前我国各省的医疗服务项目执行的是2001年底颁布的,2007年又增补了204项及修订了141项,因此,目前可收费的项目共计4170项。国家在2001版《规范》中没有对项目做终极列示,每一项目中的“项目内涵”中所述的“不含”、“包括”以及说明栏中的内容实际都蕴含着一批子项目,各省根据规定可自行进行拆分,我省进行拆分后现实际有收费项目7307项,这样就使得《规范》不再规范。同时,各省在拆分时,由于理解不同,导致项目名称、内涵均出现了不规范现象。

2012年版将彻底杜绝这种情况,《规范》中所列项目将是终极项目、不可再拆分、无歧义的、唯一的项目。2012版在2001版的基础上,规定了明确的、统一的项目命名,保留了部分项目临床应用时习惯的叫法,名称以国内现行高等医学院教科书中的规范名称或临床习惯通用名称来命名。命名的一般顺序为:路径+部位(病变)+方法+术式。

2012版项目名称采用简体中文书写,特殊需标注外文的,采用外文缩写(或全程)标注于中文名称后面的括号内。名称中“/”表示“或者”,指并列关系。例如:“门/急诊留观诊察费”,指门诊或急诊留观诊察费。

3.项目内涵

项目内涵用于规范医疗服务项目的服务内容,即服务操作过程、主要路径、方法和步骤,是制定价格的重要依据2001版规范中大部分项目的项目内涵描述简单,不能清晰的表述所属项目的真正内涵或所提供服务的详尽内容,有的项目甚至没有项目内涵,导致提供服务的医疗机构与监管部门在认识和理解上产生不一致。

2012版规范中对每一项医疗服务项目的内涵均给予了详细的描述,甚至包括操作的空间、使用的设备或耗材、操作的详尽步骤,以及操作本项目可能会涉及到的其它项目,这样使得项目判定及定价有了主要依据。

表7 2001版及2012版在规范项目名称及项目内涵的主要变化见下例

项目名称 项目内涵

2001版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 无描述

2012版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名称较2001版更专业、准确) 评估患者病情、合作程度及穿刺血管情况等,核对医嘱及患者信息,取适当,检查导管,测量导管插入长度,选择穿刺部位,皮肤消毒(直径10厘米),无菌注射器预冲导管……,不含超声引导、X线检查。

三、2012版《规范》区别于2001版的主要创新

1.增加了人力成本的核算

医疗行业是高技术、高风险的行业,但之前的《规范》中根本没有充分体现医护人员的知识价值与劳务价值,只有提高医疗服务项目的技术价值,才能使得项目价格合理。对于医疗服务项目而言,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技术难度与风险,需要不同职称、经验的医护人员操作,因此,在项目中体现技术价值、风险程度是很有必要的。

2012版《规范》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基本人力消耗与耗时、技术难度、风险程度”三项能体现劳务价值的内容,使医疗服务项目的知识、劳务价值有了相对的量化指标,为项目定价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2.定价方式的改变

(1)2012版《规范》对于定价提出了“小打包”的概念,即:将项目操作过程中要使用到的低值耗材和部分一次性耗材均打包到项目当中,根据不同等级医院使用的主流耗材价格来参与项目价格的核算,通过这种方式,促使医疗机构主动控制耗材成本,尽量减少使用不必要的耗材,节约成本;

(2)检验类项目在2012版中不再根据设备及试剂或方法进行立项或定价,而是根据不同等级医院使用的主流方法来进行定价。

3.完善了医疗耗材库的分类及编码

2012版《规范》对一次性医用耗材按照使用范围、用途、功能、通用名称、材质、规格和厂家建立了七级分类目录,实行中央和地方两级目录管理,中央管理1-4级,地方管理5-7级。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耗材经营企业通过变换耗材名称,提高耗材价格,增加医疗单位及患者负担的问题。

2012版《规范》的整体设计:不仅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医疗服务操作编码的基本原则、更符合医疗机构的实际使用;有利于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有利于医疗机构的成本控制;更加科学的指导物价部门的定价、更加便于政府对医疗价格的监督与管理。

上一篇:抓住机遇,苦练内功,积极探索博物馆服务公众新... 下一篇: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措施